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黎评|严守农村宅基地红线,守护乡村发展根基
中国早报评论员 胡立成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明确指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一政策的重申与强调,犹如一颗定心丸,为农村宅基地管理划定了清晰的红线,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民权益以及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承载着农民的居住权益和情感寄托。长久以来,宅基地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居住保障,维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一些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甚至出现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图片源于网络)
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禁止城镇居民和退休干部违规获取农村宅基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有力捍卫。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所享有的一项特殊福利,具有保障性和福利性。如果允许城镇居民随意购买,可能会导致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居住资源,使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这也有助于防止农村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掠夺,保障农民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宅基地,实现安居乐业。
从乡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有助于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促进乡村的健康发展。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对于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无序的宅基地买卖和违规建房行为,会破坏乡村的整体规划和风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严格执行宅基地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可以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比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让农民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将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实现增收致富。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这一政策举措,是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一次有力规范。我们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守护好农村宅基地这一宝贵资源,让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支撑。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