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半条被子"温暖中国,脱贫攻坚致富沙洲 一一“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孙子朱小红脱贫探访侧记
(特约撰稿人胡立强 通讯员 邓生祥)
11月19日,旭日东升,枕着滁水河醒来的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揭开了美丽的面纱。笔者对"半条棉被"主人公徐解秀孙子朱小红进行了实地探访。
早晨八点不到,52岁的沙洲村土菜馆老板朱小红就骑着摩托车,从镇上把饭店食材采购回来。“
今天天气好,游客一定很多,维护秩序任务重,我作为保安队长不能迟到了。”
刚回到家,朱小红立即从厨房端出一碗蛋炒饭,匆匆扒了起来。一旁的妻子朱陆英连忙端来了一杯茶,关切着他,“慢慢吃,别噎着了。”正说着,歺馆里走进了一帮游客,夫妇俩马上微笑着迎过去。“
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习总书记9月16日到过沙洲调研并到你家座谈过,就想着到此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来自长沙市的陈先生介绍,此次出游为自驾游,与亲朋好友7人过来。“习总书记来过的土菜馆就是这里啊!”同来的游客陆续进来,见到朱小红夫妇,都惊喜地笑了。
这个“小队长”像模像样
戴上帽子、整了整保安服,朱小红骑着摩托一溜烟赶到了沙洲“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步入初冬的十一月,徐徐的风中透着温暖,各地游客陆陆续续抵达。在陈列馆入口拐弯处,朱小红挥舞着手势,指挥旅游班车有序进入停车场。“自从习总书记来了后,沙洲的游客更多了,每天站在路口引流车辆成百上千,一站就好久。”朱小红说道,黝黑的脸上渗出了小汗珠子。有同事过来顶岗,朱小红又拿着对讲机,带着两名治安队员,开始了治安巡逻,对陈列馆前前后后认认真真巡了个遍。见来自郴州市的一大群小学生正在片排队整列,朱小红马上返回保安室,提起大喇叭赶了过来,向同学们喊话,“进入陈列馆要带好口罩,保持秩序.......”就这样来来回回、兜兜转转,时针指向了十点半。
趁着朱小红进入保安休息室的间隙,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这个陈列馆对于我来说,有份特殊的情结所在。”朱小红咋了一口茶,悠悠聊了起来。1934年11月,3 名女红军路过沙洲村借宿朱小红的奶奶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故事后,汝城县快马加鞭开启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作为徐解秀老人的孙子的朱小红,从小就聆听过很多次奶奶讲“半条被子”故事。当乡村工作人员邀请他加入参与项目协调服务和化解矛盾等事项中时,他二话不说应承了下来。他说:“陈列馆建设事关讲好半条被子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国事也是家事,我责无旁贷。”短短八个月,沙洲景区很快建起。2018年村里建立管理组织,邀请朱小红当保安,维护好景区治安环境。当时县里主要领导嘱托他的话时刻提示他干好保安,“沙洲建好了,你不维护好,哪个地方遭到破坏就找你负责。”2019年,县里在沙洲建立景区管委会,领导又找到他,叫他出任保安队长,牵头负责保安、环卫工、绿化工等30多人的调度安排。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朱小红咬咬牙认了下来。按照每天早上8点20到岗的要求,朱小红坚持每天早到半小时;下午下班了,他也留到最后一个离开;晚上经常参与景区管委会工作会议,忙到很晚;每天晚上,都要到景区全面巡逻一遍才休息。“我现在每月工资2000多元,比起开歺馆钱不是很多,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朱小红说,维护好景区是不能用经济账来核算的。
这位“朱老板”忙忙碌碌
中午时分是络绎不绝的游客用餐高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蜂拥而至,沙洲土菜馆迎来了热闹繁忙的时候。厨房里,8位餐饮服务人员紧张有序忙碌,2层餐厅10个桌子早已食客满座。一楼客厅桌子成了网红打卡处,许多游客宁愿等上半小时,排队坐上去就餐。从陈列馆中午下班刚回家后,朱小红马上系起了围裙,一头扎进厨房,炒菜、配菜、端菜,娴熟而干练,还不忘热情回应着催菜的游客。“今天中午就餐人员很多。”朱小红介绍,他家歺馆仅从网上预订的客户就有12席,加上临时客户今天大约会有20多桌,毛收入将达到6000多元。习总书记到沙洲考察调研后,朱小红家土菜馆的生意越来越很火爆,每天都有不下十桌客人,收入保持在3000多元以上,两个月来总收入逼近10万元。忙前忙后、转成陀螺,是朱小红下班后的常态,但他却乐此不彼,脸上时刻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相比以前苦干蛮干,还没有收入的日子,我现在很知足。”
以前,朱小红一家缺资金、缺技术,儿子读书,父亲驼背严重,母亲半瘫痪,住的房子也简陋。只有初中文化的朱小红只能在家里耕种2.8亩责任田和周边临时务工,一年下来家庭收入不足万元,入不敷出,还欠了外债。2014年,他被村里列入了贫困户。当年在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特色果蔬种植培训班后,到邻村承包了11亩土地,种植奈李和反季节蔬菜,享受每亩200元的奖补,家庭收入翻倍增长。同时,教育扶贫、医保和社保等由政府出资,减少了开支,2015年实现了脱贫摘帽。2017年,景区建好后,朱小红家房子也改建一新,汝城帮扶央企中国中铁到沙洲开展第一期厨师培训班,为期十天,朱小红参加了,系统学习了烹饪技艺。同时,扶贫队也组织他到资兴市参观了餐饮和民宿业,让他受到很大启发。当年十月,在湖南省红色旅游节到沙洲举办后,朱小红在自家房子建立起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馆。当月每天都有600多元的收入,这让他从农事耕作中解放出来,身体状况也好起来了。
这条"脱贫路"不忘党恩
随着游客量的激增,朱小红家庭收入跳跃式增长。2014年8千元,2019年8万元,2020年截至10月突破十万大关,让一家老小乐开了花。朱小红说:“真没想到会这样好,看着账户里每天哗啦啦进账,苦点累点都特别开心。”这条“幸福路”念念不忘一拨拨游客进进出出,一桌桌饭菜撤除又更上,一群群人就餐打卡留影......转眼间来到了下午两点钟,到了朱小红到景区上班时间。“大家辛苦点,保证好服务,不要让游客在咱们店里的体验不好而影响对景区的满意。”朱小红解下围裙,照例跟大家打招呼,嘱托妻子在之后的工作人员餐中加菜,犒劳大家。临了,他招呼着厨师罗友香出门交头接耳,嘀咕了好一会,大致是怎么把菜做得更好,满足游客口味需求。“
好的,请师弟放心,我会尽力的。”罗友香笑嘻嘻满口应承。罗友香是邻村贫困户,也是朱小红厨师培训班的师姐。在开起了土菜馆后,朱小红把她请过来,开出了3000多元的月薪,帮助她家稳定脱贫。“咱们依托党的好政策,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也不能忘了乡亲。”朱小红介绍,目前土菜馆聘请了村里8位乡亲过来帮工,从早上10点忙到下午3点,五个多小时70元劳务费,大家都很高兴,也改善了生活。”“鸟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年轻人也回来了。”朱小红继续介绍,现在村里抓住红色旅游红红火火机遇,引进和选育优质水果种苗,发展名优特色水果,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电商等新产业,农旅融合的经济业态为助农增收广辟渠道。全村种植奈李、枇杷、水晶梨等特优水果780亩,发展农家乐、民宿等32家,农特产一条街摆开摊点上百个,村里的年轻人都“自南向北凤还巢”。不仅朱小红稳定脱贫,沙洲全村贫困户30户95人在2018年全部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村集体收入从一穷二白增至40万元。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朱小红自掏腰包2000多元,为村里老人送出了27分月饼。他说,礼轻情意重,也是听从了奶奶的教诲,延续了“半条被子”的温暖。11月9日,作为特邀代表,朱小红参加了湖南省工会组织的异地交流活动,他来到了精准扶贫的发起地十八洞动情地讲到:“半条被子,温暖中国。几年间,我从脱贫困难户转身为增收致富带头人,有了稳定门路,生活越过越红火。三位女红军给了我奶奶半条被子,共产党给了我幸福日子......”“当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泪掌声,带队的领导在我的讲话结束后,甚至把我抱起转了个圈,说我讲得太好了......”说到十八洞之行,朱小红至今都还闪动着激动的泪花。保安巡逻、开店增收、村里公益、义务讲解,朱晓红说,这样日复一日,会很忙碌和辛苦,但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日子,他会一直坚持这样干下去。
结束探访,已临近傍晚,沙洲村后龙山麓升腾起霞光,朱小红重复讲了多次的话萦绕耳旁,“不忘党恩,跟党走,日子会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