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经幡飘动时 医心映高原
中国早报 西藏讯(记者 赵玉虎)5月,西藏比如县进入挖虫草的黄金时节,比如县卫计委积极行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奔赴挖虫草第一线,为当地民众送医送药,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晨光初现,大巴车碾过结霜的山路,缓缓驶离比如县。我回望身后渐行渐远的雪山,这一周的高原义诊历程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海拔 4500 米的虫草采集区,成了我们移动的诊室。清晨,帐篷顶挂满冰凌;午间,大团冰雪不时砸落在诊疗队员身上;狂风裹挟着经幡呼啸而过,发出阵阵轰鸣。即便头痛欲裂,医疗队成员依然咬牙将血糖仪、便携 B 超机搬运到海拔约 5000 米的营地。每当藏族阿妈掀开帐篷,总会将一杯杯暖烘烘的酥油茶塞进我们手中,透过搪瓷杯传递的体温,温暖了我们冻僵的指尖。
在茶曲乡山腰的临时医疗点,比如县卫计委书记徐值强与我们并肩工作。他神情关切,轻声叮嘱牧民服药要避开牦牛奶。一位患膝关节炎的老牧人,蹒跚三小时下山求医。当他脱下厚重藏袍,露出肿胀红肿的膝关节时,武队长毫不犹豫地跪在冻土上,仔细为他检查关节。留守采集点的老人们,也纷纷端来热腾腾的酥油茶,表达他们的谢意。
七天时间里,我们辗转十多个虫草采集点,诊疗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八九百个名字。在最深处的朗切村,二百多名患者翘首以盼。当我们冒着暴风雪抵达时,五色经幡下早已备好晒干的牛粪饼和风干的牦牛肉。有位患胃病无法进食的老人,在风雪中苦苦等候多时。当 B 超探头贴上她胸膛的那一刻,临时诊点内外响起此起彼伏的念经声,那声音饱含着对生命的祈愿。
大巴车转过最后一道山梁,手机突然有了信号,几十条藏文短信蜂拥而至。翻译姑娘轻声念道:“你们留下的不是药,是萨普的眼睛。” 此时海拔仪显示已降至 4120 米,但我胸腔里的震动却愈发强烈 —— 那是医者的初心,在高原苍穹下,与生命的坚韧共同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两次比如县义诊的经历,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卫计委徐书记、县医院院长,羊秀乡的藏族女院长、朗切村村长…… 他们的关怀、微笑与敬业精神,早已铭刻在我的心间。
再见了,比如。这不是第一次离别,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酥油茶的余温尚在指尖萦绕,在那雪线之上,我们以心跳丈量海拔,与并肩战斗的老师们、战友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化作了风马旗上的美好祈愿 —— 此次离别,恰似经筒的又一次转动,预示着下一次重逢,而这份情谊,将永远珍藏在心底。此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心中满是不舍。即便我们不一定能再次相见,但我坚信,终有重逢的那一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