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履职尽责 展示形象
中国早报 山西讯(记者/赵玉虎)为了配合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残骸回收工作,山西地电乡宁分公司30座变电站,12条重点线路,95%供电域配合停电,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范围配合停电工作。
275名工作人员待命,多部门配合,多专业协同,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演练;
16个小时,586项操作内容,129个重点注意事项,这是一场业务水平的“检验场”;
……
3月29日,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地电乡宁分公司全面落实保障措施,主动承担起火箭残骸落区配合停、送电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闻令而动,从容应对
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地电乡宁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结合乡宁电网分布情况,重点对涉及区域电网设备进行确认。此次涉及停电的区域包含乡宁县8个乡镇,范围内有8座主网变电站、22座用户变电站,作为乡宁电网主供电源的乡宁220千伏变电站和壶口220千伏变电站也在停电范围之内,需在同一时间配合上级电网与所辖输变电设备停电工作,还要平衡春检计划安排和森林防火保电任务,挑战前所未有,任务繁重艰巨。
为做到优先响应,地电乡宁多次组织技术力量对调度执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最终敲定,暂缓春检工作,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全面配合3月29日停电计划,并提出了“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
3月27日任务下达当天,地电乡宁第一条停电通知便通过微信、电视、电话等终端送达用户手中;次日,所有指定设备巡视完毕,保电人员随发电车辆集结完毕,全部运维力量集结待命,全过程管控工作措施落地,为大面积停电工作做足了准备。
靠前指挥,压实责任
密集的操作指令,大范围的协同作业,意味着安全生产的风险更高。“要将安全与效率放在第一位,确保万无一失。”在3月28日大面积停电工作推进会上,地电乡宁负责人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地电乡宁提前组织模拟演练,反复研究、论证节点、措施、技术、安全及时间成本等各个环节,在最大限度调动可用资源的前提下确保各个专业环环相扣、不留隐患。一方面,地电乡宁采取远程操作的方式进行停、送电,力争规避就地操作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现场增派专职安全员,加强安全管理,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100%安全交底。
3月29日一大早,地电乡宁在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对事故反措、计划安排及人员状态进行了最后确认。主要分管及管理部门领导、专工全部下沉现场,督促各项指令严格按照规程及计划正确执行、保障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期间,地电公司负责人也来到乡宁电网调度室进行技术指导,与工作人员一起坚守至送电成功的时刻到来。
连续攻坚,夺取胜利
29日11时30分,随着昌宁110千伏变电站全站停电,标志着《乡宁调度执行方案》第一阶段工作已经按预期完成。
各专业、各管理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精准协作,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停电计划,高效率的工作赢得了临汾地调同行的肯定与赞许,为上级主网操作争取了充足的时间。地电乡宁运行人员对停电变电站内直流设备进行检查、投退,确保送电期间通讯电源正常运行。在对侧通讯机房,通讯专责实时监控通讯电源、网管、传输用光缆及通信链路是否畅通,重点完成壶口-东团通信通道检查、维护。
与此同时,地电乡宁组织代维单位对东团I线115线路、东团II线114线路、蟒光线134线路进行特巡,修试人与运维人员严守设备现场,严阵以待。所有设备信息都准确无误在调度控制中心汇总,调度人员根据设备情况,适时动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一条条精准、科学、缜密的调控方案在电网恢复中落地。
“终于可以喝口水、润润嗓子了。”3月29日23时40分,地电乡宁调度人员用沙哑的声音自我调侃。集中操作出色、顺利地完成,不仅凝聚着所有工作人员16个小时的努力,而且也是地电乡宁前期扎实准备工作的直接见证。忙而有序,杂而不乱是这次大面积停送电最鲜明的特征。一个字一个字斟酌、一条指令一条指令核对,零失误创造了地电乡宁大型操作的纪录,也为多人调度指令同时下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现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乡电铁军形象。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