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法治新闻

乡村社区治理别样红——山西天镇县以法治助推社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编辑:贺文生 发布时间:2025/02/25 来源:天镇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秘书股
分享到:

特约记者 王朔清


        2023年8月,农民工李某在建筑工地意外离世,施工单位拒绝赔偿,家属无奈选择信访。关键时刻,山西天镇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县办主任果断指示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援助。通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齐心协力,联合调查取证,最终由天镇县人社局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建筑公司赔偿100万元。天镇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解决突出问题的案例还有许多。

        山西天镇县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法治助推社会治理,乡村社区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图片01.png

 图为米薪关镇党委书记贺占军在全县述法报告会上作述法报告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推动平安和法治天镇建设、深化“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农村社区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制度,有效提升全县农村社区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添加了助力。
       县委、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纳入全县工作大局谋划、推进,完善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先后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案》《天镇县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实施方案》《天镇县贯彻落实<山西省法治乡村建设县级指标体系>》《天镇县贯彻落实<山西省法治乡村建设乡镇级指标体系>》等文件,各乡(镇)、各村委会(社区)都先后成立全面依法治乡(镇)委员会及办公室和全面依法治村(社区)委员会及办公室,确保基层法治责任落实。
  全县11个乡(镇)和社区治理服务中心调整更新12名政治素质高、熟悉政法工作、了解基层情况、热爱基层工作、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担任政法委员,为乡村(社区)法治建设队伍注入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
  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党委、各乡(镇)党委、全面依法治乡(镇)委员会都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度工作清单》,制定了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建立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机制。社区治理服务中心、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把工作抓紧抓实。社区中心、各乡(镇)、各村委会(社区)都制定了学法计划,聘请律师、法律顾问讲解法律法规30多场。
  县委、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建立督察督办考核制度。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出台《开展“双百家”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和“督察考核办法”,明确了乡(镇)和农村(社区)创建标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先后召开全县创建活动推进会,安排部署农村(社区)基层法治化工作,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目前,各村委会(社区)健全了法律服务室、调委会,每个村(社区)都有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各村(社区)都有2到3名专职网格员等,基层治理预警机制建立,群众表达诉求渠道顺畅,为推动农村(社区)社会治理工作落实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片02.png

 图为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察考核


深入农村(社区)督察指导

推进乡村(社区)法治建设

        先后成立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主任为组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副主任、县司法局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县纪委监委、县检察院等单位组成的法治建设专项督察组,对社区治理中心、11个乡(镇)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县委巡察办对乡镇、社区中心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全覆盖巡察,发现了像逯家湾镇李二口村和谷前堡镇一畔庄村、洋河里社区等几个法治建设工作做的好的村庄(社区),对工作落后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作用。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乡村”示范创建,先后以李二口国家级“法治乡村”示范村,一畔庄、李二口两个国家级、三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带动全县各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法治乡村建设。
  围绕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县村级事务决策从议案的提出、受理、议定和实施都纳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村民重大事项民主议事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度健全,档案台账齐全完备,村民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意识普遍增强,强化了日常管理,规范了基层民主决策程序。
  同时,强化了村务公开,落实了基层民主监督。全县各个村委会(社区)均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了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监督小组,实现了村务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时间统一化、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过程动态化,确保村务决策落实有效,强化了村务公开,落实了基层民主监督,如今乡村社区干部法治意识提高了,懂得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社区治理,依法治村(社区),依法办事在成为习惯和自觉。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增强法治宣传教育


       目前,全县172个村、16个社区,建有法治文化广场180个,建有农家书屋173个,建有法律服务室、调解室190个,村村建有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栏。成立法治宣传歌舞队198个。在国家4A景区李二口村“法”“景”融合,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利用显示屏,开设了“李二口法治在线”专栏。 该栏目通过解读一件件真实的案例,带领游客掌握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共同感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所弘扬的公平正义,同时了解法治天镇、文明天镇、文化天镇,引起当地群众和游客广泛关注,收到较好普法宣传效果。

图片03.png

 图为李二口村“法治在线”

         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社区)基层普法工作机制,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有专人负责法治宣传工作,每村(社区)有“法律明白人”3到5人。县司法局、县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组织法治文艺“三下乡”活动,利用集会庙会、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先后将民法典、法治思想、反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等普法科技书籍10万余份(册)全部免费发放到农村家庭。通过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学法、“光影照乡村”法治电影下乡、法治微电影展播、法治文艺下乡等活动,做到村委带起来、群众干起来、法治立起来。派驻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点对点服务,发挥村规民约等“软法”约束作用。村(社区)全部安装监控系统并接入“雪亮工程”,打造县、乡、村三级贯通的安全防控体系。

        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村(社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和法治思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图片04.png

 图为调解员深入农户调解


充分发挥“枫桥经验”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了“退役军人调解委员会”和“老兵调解室”,创新调解方式,遵循“能调尽调、应调尽调”原则,推行“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努力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促进争议就地、就近、就便化解。2024年以来“枫桥”司法所、“枫桥”派出所、“枫桥”法庭、“枫桥检察室”和各村(社区)调委会及行业调委会运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化解土地纠纷、信访事项、涉企纠纷、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矛盾221起,成功率97%。大同电视台法治频道报道了“枫”景这边独好--“天镇县‘三级联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政法委推行“五级架构十户联治”工作法,在划网格、建网格、管网格、保网格、显网格上大胆实践探索,蹚出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新路径。网格员在网格内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10件,成功率达到95%。各乡镇各行政执法部门深入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重民生安全,将液化气罐全部纳入智能化管理,排除了全县燃气罐安全隐患;化解“贾家屯麻油”商标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持续加大打击酒驾力度,处理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案件30多起,醉驾案25起,酒驾案151起,行政拘留5人。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天镇、法治天镇谱写了新篇章。

图片05.png

 图为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

        如今,全县普遍形成自觉学法、遵法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环境。天镇县的乡村(社区)治理仍在不断探索与努力中,这里的乡村(社区)法治建设将永远在路上。

执行总编辑   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