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扶贫战线上的“花木兰”——记岐山县京当镇京当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亚妮
扶贫战线上的“花木兰”
——记岐山县京当镇京当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亚妮
中国早报网 记者 祁军平
在岐山县有这样一名扶贫女干部,她不辞辛苦,一心扑在扶贫上,起早贪黑,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带领当地贫困户发展种植业,一心一意为村集体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精准施策拔穷根。她巾帼不让须眉,时刻将贫困户的冷暖挂在心上,对待贫困户就像对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在四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她竭尽全力,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倾心扶贫,真帮实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被当地群众誉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花木兰”,她就是岐山县京当镇京当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亚妮。 时年44岁的李亚妮,2017年5月,被岐山县发改局选派至故郡镇独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8年2月份她被调整到周原故里京当镇京当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兼任扶贫工作队长。 京当,原名京张,因地处先周“京邑”中心且张姓居民众多而得名,明末因曾经地处先周京都中心之义更名京当。京当村位于岐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北与麟游县接壤,该村地理位置偏僻,辖7个村民小组,930户,3650人,耕地面积5300亩。京当村水利条件差,种植业靠天吃饭,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养殖为主。 驻村后,李亚妮立即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困户及群众促膝交谈,嘘寒问暖,开展扶贫扶志,宣传扶贫政策,并力所能及帮忙干一些农活,拉近干群距离。随着对扶贫工作的熟悉,她开始忙碌起来,积极协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积极落实帮扶种养产业直补到户、产业托管、移民搬迁与危房改造、教育、健康、转移就业、金融等扶贫举措,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路子,从精准识别到精准脱贫,从“输血”到“造血”,“白加黑”成了她工作的常态,面对紧张繁重的扶贫工作,李亚妮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想法设法 倾心帮扶 在平日,李亚妮经常会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不是咨询生产生活的问题,就是咨询扶贫方面的惠民政策,对来村委会办事或反映问题的群众李亚妮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倾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得,2019年的冬季,李亚妮去西红柿大棚种植户张烈仁家大棚去查看产业发展情况,进了大棚只见张烈仁老人蔫头耷拉,见状她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张烈仁告诉她自己种的西红柿苗起了蔓疫病,老两口试了各种方法都不顶事,正为这事犯愁。看到第一书记李亚妮来访,张烈仁难过的边流泪边说:“李书记,这几天也不知是啥原因,有些苗子起了蔓疫病,有些分杈不再生长,重新补的苗子还是起病,这可咋办嘛?”李亚妮查看了苗子也说不上所以然,她一边安慰劝解,一边掏出手机给县农技中心的技术员打电话,邀请技术员来大棚现场指导。第二天在她的陪同下,农技中心的技术员来到蔬菜大棚,给西红柿苗“把脉”,指导施药救治,没过几天西红柿苗恢复了生机,由于当年价格好,收入比上年提高了6000元,高兴的张烈仁老人逢人就夸她,几次叫她去菜园吃西红柿,她笑着说:“张姨,应该感谢的是技术员,咱是自己人,不见外。” 爱出者爱返。还有一件小事,让李亚妮每每想起来心里就会涌上一股暖流。记得那是2020年端午节的那天,李亚妮接到了曾经帮扶过的建档立卡脱贫户老刘的电话,虽说老刘2017年已经脱贫,但是现在还一直联系着。老刘打电话问她忙吗?说是找她有点事。那天下午李亚妮正好在县城开会,她便对他说,下午下班后去找他。老刘在岐山县城一所学校务工,做水电维修,带着妻子住在学校里,他的妻子患有精神残疾二级。三个孩子小的时候,妻子病情时好时坏,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他自己还要出去挣钱,日子过的得艰难。曾经在他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是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温暖了他们,是李亚妮和村委会帮他家申请落实了低保补助,给他的妻子申请了疾人补贴和慢性病报销,帮助他们家度过了难关。那天傍晚,她如约来到老刘在学校务工的住处,她看到老刘妻子情绪比以前有所稳定,气色也不错。当她问及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老刘说,也没什么事,就是在校园空地种了些青菜、葱和萝卜,让她带点回去给孩子吃。他见李亚妮左右推脱不肯接,便说:“李书记,你经常说咱们是亲戚,你经常帮扶我们一家,咋连我这个穷亲戚的一把蔬菜都不愿吃呢?”她连忙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蔬菜还是留给你的妻子和孩子吃吧,扶贫是我的工作,帮扶你家也是我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 贫困户庞军,54岁,是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坐在屋里能数天上的星星,他经常说一个人过日子没心劲,凑合过嘎算了。李亚妮了解到情况后,带领四支队伍隔三差五去他的家里,入户走访、与他沟通交流,做其思想工作,帮助他树立生活信心,他虽然被列为了危房改造户,自己却无能力建房,根据实际情况村上雇请了工队,对他家拆旧建新,进行了危房改造,当他搬进新房的时候,高兴的逢人就说:“要不是国家和党的好政策,要不是我们的好干部,我这辈子都住不上新房子。”他还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李书记督促他参加村上黄桃技术培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甘草地里有活,也催他参加,挣份收入,让他重拾信心,对生活有了希望,周围的邻居都说自从第一书记李亚妮驻村以后,庞军的变化很大,人也勤快了。庞军对笔者说:“李书记经常来我家里和我唠家常,开导我,使我觉得生活有了奔头,咱不能光靠国家,咱要自食其力哩!” 完善设施为民生 发展产业补短板 李亚妮驻村期间实施并建成投入使用道路硬化、饮水管网提升改造、街道绿化亮化、产业基地机井及灌溉项目、抽水站及配套设施、天然气安装进户等基础设施项目15个,投资720多万元,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近年来,在第一书记李亚妮的带领及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把脉会诊,在落实“一户一策”的基础上,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胆尝试,流转土地种中草药、花椒,为村级主导产业发展探索寻找新路子,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扎实基础。结合村实际情况动员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使他们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增强了致富的信心,今年群众新增栽植经济林果50亩,种植中草药50亩,新增100头养猪场一个。精准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能看到致富增收的希望。推动果、菜、畜三大主导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同时,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让大家比决心、比干劲、比成效;并通过“红黑榜”表彰奖励先进典型,鞭策激励后进。采取“红榜”带“黑榜”的方式,让先进典型向大家传经送宝,带着“黑榜”明思路、领着“黑榜”学经验、帮着“黑榜”同致富,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激励贫困群众向先进学习、向标杆看齐,使他们在脱贫路上携手共进,摆脱贫困。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年来,李亚妮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用真心,动真情,真扶贫,在她的带领下,2018年京当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全村254户845人实现了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宝鸡市巾帼脱贫行动先进个人、宝鸡市及岐山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岐山县“三八红旗手” “十佳最美女性”等荣誉称号,只要提起她的名字,京当村的群众都翘着大拇指称赞她为扶贫一线的“花木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