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贵州岑巩县赓续红色血脉 奋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凯 发布时间:2022/05/1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贵州讯 (记者 贺文生 通讯员  陈昆 黄燕 ) 80多年前,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军团驻扎在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胡家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现在,红色资源成为当地宝贵的资源禀赋,红色文化也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图片01.jpg

        1936年1月8日下午,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军团进入岑巩县水尾镇,在新场村、大树林村沿途的十余个村寨宿营,并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大树林村胡家铺组新屋胡春生家的四合大院里。一天一夜的短暂停留,贺龙和他带领的部队与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亲民爱民故事,一直在这一带广为传颂。

图片02.jpg

       红二军团在大树林村胡家铺驻地遗址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修缮,这段时间,大树林村计划完善红色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大树林村党支部书记陈红军正在向镇里介绍遗址修缮情况以及依托红色资源谋划的新发展思路:“目前,贺龙驻地遗址已经修缮完成,我们想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把这里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同时,结合乡村振兴,还计划将这里打造成全县的红色旅游基地。”


       大树林村不仅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还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立足坝区资源优势,培育壮大蔬菜主导产业

图片03.jpg

       初夏时节,大树林村200亩生姜种植已迎来尾声,基地里正在忙着种植生姜的工人都是来自附近的村民。


     “产业发展到家门口,既可以照顾在集镇上学的小孩,又可以在基地做工补贴家用。”大树林村村民舒腊春高兴地说,今年从生姜开始种植,我就一直在基地做工,每天有80元的工资收入。


      大树林村地势平坦、坝区土地资源丰富,结合水尾镇万亩大坝蔬菜轮作基地的发展规划,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四季蔬菜产业,2021年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实施生姜种植,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增加了新渠道。

图片04.jpg

       “我们一年劳务费支出要80多万元,每年还有10万元的土地租金,都是在生姜开始种植前支付给村级合作社。”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负责人郑昌洪介绍,基地从生姜种植到采收各个环节都有用工需求,可以给当地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图片05.jpg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依托红色资源,以革命精神为榜样,大树林村大力弘扬吃苦耐劳、勇于奋斗、敢闯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发展生姜种植200亩、芥菜种植200余亩,种植杂交水稻制种535亩、烤烟150亩、百合160亩等。


      “我们村将传承革命精神融入到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和培育本土大户,不断推动村级产业发展,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我们群众持续增收。”陈红军说。

       80多年过去,在这片红色热土,当年的红色足迹早已变成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当地的干部群众在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