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书香天地

如何引导留守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初探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中心小学 孙泉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生,留守学生众多,对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拖拉现象和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拖欠作业现象无计可施,苦不堪言。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特有功能,我们不妨尝试创建班级 QQ 群,了解留守学生心理需求,既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可以作为家校联系的纽带, 架起一座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

 老师上课2.png

一、从留守学生最想做的事做起

记得那是一次家长会,在征求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困惑时,大多数学生家长说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经常玩手机,我们做爷爷奶奶的管不了。对孩子回家玩手机的现象十分棘手,要求老师帮忙管教。很多科任教师都认为小学生决不能让他们玩手机,这样会影响学习。我当时在科任教师发言时抛出了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学生玩手机,要让学生学会玩手机,要尝试让学生在玩手机中找到学习的快乐。领导和家长对我的说法疑惑不解,甚至摇头表示反对。

 

玩微信,建QQ家校联系群,对于农村小学,特别是偏僻的乡村小学,更是新生事物,一时难以让家长接受。我当时没有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就在我所任的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对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拖拉现象和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拖欠作业现象无计可施,苦不堪言。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特有功能,我们不妨尝试创建班级QQ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可以作为家校联系的纽带,架起一座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班级开始尝试建班级家校群。学生们都支持我,因为我满足了他们接触新生事物的愿望。我把建QQ群的意见征求表发给每一位家长,要求每一位家长支持我的做法。大多数家长不好拒绝,让我先试验一段时间。就这样,我们六年级的QQ家校群在我们学校率先建起来了。

 

对于QQ群,我不仅仅用于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我也尝试着让学生在群里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我于是和学生“口头签约”,你每天完成了各科家庭作业后,每天晚上六点至七点,是我们群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所得,解疑问难的开放时间,你尽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天南海北,但必须聊与学习有关的话题,同学们都答应得爽快。就这样,我们开始在群里学习。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帮我查阅资料;有时,我把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用手机拍照后传到群里,让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并能说出理由。这样,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的主要任务是在群里对学生交流言之有理又很活跃的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每位学生我给出的评价都不一样,不仅仅是“棒棒棒”简单了事,而是根据学生回答给出不同的赞美。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的表现欲望愈来愈强。有一次,记得是母亲节前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给妈妈洗脚,并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所做所感用眼睛摄像,用心灵感悟。就在我们群解除全员禁言后,一个文静的小女孩——网名为阳光下的葵花在群里弹出这样一条信息:“老师,我妈在我两岁时就和我爸离婚了,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可不可以不做这样的作业呀?”当时,我鼻子一酸,觉得这个孩子怪可怜的。我略思片刻,给她回言:“静轩,原谅老师对你家庭情况不够了解。老师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可以给与你相依为命的奶奶洗洗脚啊,你看如何?”这个孩子欣然同意,她做完这件事后,很快把自己的日记用手机拍照传到了群里,并附上一句:“各位同学,我的哪些地方写得还不够细腻,帮我指出来行吗?”同学们欣赏着别人的习作,也找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并尝试着修改,再发到群里。同学们相互鼓励着,快乐着。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的习作读起来有滋有味了,有真情实感了。在QQ群里聊天,聊出了知识,聊出了真情,聊出了学生灵动的智慧。就连那些平时完成家庭作业老是“打欠条”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群里的学习,我开始品尝着建立班级QQ群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给自己八小时以外带来的那种充实,那种惊喜。

 33古筝表演.png

二、让留守学生在群里感受到温暖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建立QQ群,你就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记得那是我班学生参加荆门市小学生首届网络作文大赛,我班当时有四个学生参加了。开始时浏览量和回帖这一环节,我们班四位选手一路领先,可到了微信投票环节就遇到“拦路虎”了。因为,我们农村使用微信手机的用户很少,班上所有学生家长的微信都使用上了,才九个人。一个微信用户只能为每一位参赛同学每天投一票,每天九票要想取胜谈何容易。我当时就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回家让亲友,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帮他们投票。一天晚饭后,我亲眼看见我班的一个孩子,在母亲的引领下,挨家挨户的去让别人帮自己的女儿投票,走完方圆两公里的路程才增加了十多票。还有个孩子在群里诉苦说:“老师,我在街上移动营业厅里坐了大半天,凡是有微信的用户我都央求别人投票,别人都答应天天给我投票呢!可是也只弄到了十几票,你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那一刻,我真的被孩子们的执着感动了。第二天,我把为孩子投票的链接发到我参与的群里,可有些人不理解。记得当我把这信息发到“草根论坛”群里,群主李玉平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踢出了群,说什么群里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不允许在群里拉票,并告诫我:“这样拉票即使学生获奖了又有何意义呢?”我好说歹说,群主才让我再次入群了。我把我和我的学生微信投票的故事向组委会发帖说明后,组委会的负责同志也感动了。对我们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感谢,并表示我们只要尽最大努力投票,最后环节专家评审会做出公正评价的。在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下,最后,我们有一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有三位同学获得了二等奖。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几位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学生玩微信并不是坏事,它让学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也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贵在坚持。我把留守学生在网络作文中获奖的事在群里极力“吹捧”,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慢慢体验者学习的幸福。

 

三、给留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玩微信,并利用好QQ群让学生去创建班级文化更是一种创意。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环境的美化对孩子的熏陶,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规范及精神层面的要求。老师努力营造一种适合自己班级的文化氛围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这种氛围之中,与家长携手让孩子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我们通过班级QQ群,把我们的班级文化彰显出来,把我们的育人理念传达出去,老师与家长形成一种合力,就会推进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比如,最近学校开展“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我们通过班级博客将我们每日朝读经典的内容及讲解展示出来,不仅让家长知道我们学了些什么,家长也从中增长了知识,受到教育。QQ群其实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建设好班级QQ群,也就营造了一个好的班级育人氛围。让家长和学生、老师都能从群中获取力量,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同时也让学生在QQ群里找到属于孩子的那份快乐。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