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书香天地

青春育见 聚焦沂源教育的“后浪” 看TA们怎样定义青春…

编辑:张兆伟 发布时间:2025/05/03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东淄博讯(通讯员 宋尚建 王成明)三尺讲台写芳华,一片丹心润新苗。在沂河源头的碧水之畔,山东沂源县教育战线涌现出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青年教师。他们以青春之我奔赴教育热土,用智慧点亮课堂,用爱心润泽童心,在教育改革前沿、乡村振兴一线书写动人篇章。即日起,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推出"青春育见"专栏,聚焦全县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通过事迹展播的形式,展现他们扎根教坛的育人智慧、创新实践的破局勇气、亦师亦友的成长故事。让我们共同聆听教育新生代的心声,见证青春力量与教育理想的炽热碰撞,期待更多青年教师在这里被"看见",让优秀教育故事持续"发声"。

沂源二中  李 瑞

640_副本_副本.jpg

    李瑞,32岁,中共党员,沂源县第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从教7年,李老师一直用心血演绎着教育的本质,用执着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市教坛新秀、市班级管理突出个人、县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在沂源县第二中学的思政课堂上,总能看到学生们专注的眼神与热烈的讨论。执教七年来,李瑞老师始终秉持“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理念,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面对高中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的特点,她一直坚守议题式教学模式:在讲授《哲学与文化》时,组织学生围绕“DeepSeek会取代人类思考吗?”展开辩论,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剖析技术伦理;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带领学生走访社区老党员,制作“红色家书”有声档案,让理论照进现实。在参加市级讲课比赛中,她以一堂《从“脱贫攻坚”的视角看新发展理念》名列前茅,用学生家乡的蝶变故事串联理论,“让思政课既有烟火气又有思想力”。

640 (1)_副本.jpg

    “ 班主任是离学生心灵最近的职业”,这是李瑞老师写在《班级成长手册》扉页的誓言。面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与成长困惑,李老师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通过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2022年高考前夕,学生小琳父亲突发重病,她一边联系学校心理教师介入辅导,一边发动家长委员会轮流送餐,最终帮助孩子以超常发挥的水平考入重点大学。 当小琳把录取的消息告诉李老师时,只见李老师眼里噙着滚烫的泪水。

640 (2)_副本.jpg

    李瑞老师担任思政备课组长以来,最常挂在嘴边的是“咱们得抱团取暖”。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组织集体备课,带着组里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标准,帮年轻教师逐句打磨公开课。去年冬天流感暴发,她把熬好的梨汤和手写复习提纲塞进每个老师办公桌抽屉。她说:“县城讲台虽小,但足够让思想火花燎原。”家长座谈会上,常有家长感慨:孩子回家主动谈论国家大事了,说我们李老师讲的。同事评价她:“总能把最难讲的思政课变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640 (3)_副本.jpg

    晨光中,李瑞老师的办公室的台灯总是最早亮起,灯光下是批注密密麻麻的教案和塞满抽屉的学生来信。这位32岁的教师常说:“县城的孩子更需要看见星辰大海,而我要做那个举起火把的人。”在沂河水的见证下,她正用思政教育的火种,点燃一片片青春的荒原。

历山中学  谢青松

640 (4)_副本.jpg

    谢青松,1997年10月生,沂源县历山中学教师,现任历山中学政教副主任。曾获“淄博市优秀班主任”“淄博市教坛新秀”“县教学先进个人”“县德育管理突出个人”等称号,教学方面获“市级优课”等奖项,所带班级获得“淄博市优秀班级”称号。

    在历山中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善用大智慧解决小事情,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的各项活动和教学成果都名列前茅,获得了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同行的一致好评,他就是谢青松,目前担任初二历史教学、班主任以及学校政教副主任工作。

640 (5)_副本.jpg

   “以共情唤醒学生”是谢老师一直恪守的教育理念。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活,用自己的共情能赢得孩子们的理解与喜爱,同时也能唤醒很多“沉睡”的同学。

    自参加工作以来,谢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六年来,他每天早早到校,等着学生入班,陪着学生早读,伴着学生跑步,他全身心地扎根班级,对自己的“亲学生”信手拈来,与孩子们的小心思保持同步,亦师亦友,同频共振,理解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工作之余,他也不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他把班主任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对于自己的学生倾注满腔热情。

    谢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班上有位学生,行为习惯很不好,经常违反纪律,经过多次教育这位同学却给出了“不稀罕”三个字的回应,事后,谢老师就一直在思考和反思,后来逐渐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必然经历不成熟、不完美的成长阶段,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去呵护和陪伴。学生的成长是慢慢发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潜心育人,静待花开,要对学生持续地正向强化与积极暗示。

640 (6)_副本.jpg

    往后的日子里,谢老师充分挖掘这名学生的优点,只要有机会就带着这名学生穿梭在楼上楼下,让他课余协助老师做一些学习外的工作,在相处的过程中,谢老师因势利导,不断对这名学生进行增值性评价,不把该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横向对比,而是要求学生只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行为是否更稳重了,课堂上是否安静了,与人相处是否更友善了,说话是否更有分寸了……只要有一丁点进步,谢老师都会让学生感觉到“可喜可贺”,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尽管距离优秀还差一截,但只要你一直是进步的,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谢老师常常鼓励学生们说。

    好的教育就是利用共情的手段,对孩子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去唤醒孩子的心灵,点燃他们的心灯,激发孩子找到让自己变优秀的力量。慢慢地,学生眼里就会有光,心中就会有念,生命被唤醒了,剩下的就是拔节生长。

历山幼儿园  刘佳慧

640 (7)_副本.jpg

    刘佳慧,2000年1月生,本科学历,于2022年9月考入历山幼儿园,现任幼儿园大三班班主任及大班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先后获得县学前教育工作突出个人、办学质量评价突出个人、县一师一优课一等奖等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这也是她所期盼的。作为一名幼教岗位的新手,她想讲讲属于她热爱的幼教之路。

    她说:“起初成为幼儿园老师只是一份工作,后来这份工作被赋予了生命,有爱有欢声笑语有泪水。”每当提到“幼儿教师”这个称呼,有人不以为然,淡淡一笑,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人则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认为幼儿教师对孩子很有爱心,对工作很有责任心。她也经常会问自己,幼儿教师这么累这么苦,为什么一定非选择幼师呢?渐渐地在工作中找到了答案……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温暖的小故事,让她更加坚定了做幼儿教师的想法。

640 (8)_副本.jpg

    还记得2022年小班刚开学,连续一周,每天早上最先听到的声音就是一声声的哭闹:我要找妈妈,带我找妈妈……并没有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产生不良情绪,反而是尽心尽力去照顾每个孩子,有的孩子不会自己动手吃饭,老师一个一个去喂,孩子想妈妈哭鼻子,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左手抱一个右手拉一个。

    此时此刻孩子情绪不稳定,家长同时不放心、担心自己的孩子,晚上送完孩子,班级老师挨个做电话追访,分享孩子一日情况。日复一日,终于熬过前两周,孩子整体稳定很多。

    经常听到有家长说:太佩服你们老师了,在家一个孩子我都头大,在幼儿园照顾这么多,太辛苦了。我想这简单的一句话,是对她最大的认可。

640 (9)_副本.jpg

    慢慢地,她成了孩子和家长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孩子们的心走得更近了,和家长感情更深了,于是她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她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她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互相帮助,师幼们谈笑风生,在师幼的共同呵护下,她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幸福乐园。

值班总编: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