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书香天地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多样化的尝试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8/04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中心小学  邓信梅   张友生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问题,多以抄写生字词、完成习题册、背诵课文为主。这种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同时,统一化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目标的培养。

 

二、家庭作业多样化的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双减”背景下,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作业设计需融入趣味元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将词语积累转化为“词语接龙闯关游戏”,把句子训练设计成“句子魔方拼接”,通过游戏化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二)实践性原则

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关,多样化作业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如布置“家庭小剧场”任务,让学生与家人合作改编课文片段并表演;设计“生活观察日记”,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设置基础层、提升层和挑战层三个梯度。基础层侧重巩固课内知识,如规范书写生字;提升层强调知识运用,如仿写课文段落;挑战层注重创新拓展,如创作短篇故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中获得成就感。

 

三、家庭作业多样化的具体实践形式 

(一)生活化作业: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家庭语文角: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整理客厅、书房等空间,设立“家庭阅读角”“名言警句墙”,定期更换内容并交流感受,在生活场景中渗透语文学习。

社会观察任务:让学生记录街头标语、商店名称中的错别字,分析广告文案的语言特点,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度。

 

(二)探究性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主题研究小报告:围绕单元主题设计探究任务,如学习“民间故事”单元后,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民间传说,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小报告,并在班级分享。

跨学科融合作业:结合数学、美术等学科,设计“制作课文思维导图”“为诗歌配插画”等任务,在跨学科实践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三)合作性作业: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小组共读计划:4-5名学生组成阅读小组,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分工完成“情节梳理表”“人物分析卡”“读后感分享会”等任务,通过合作交流深化阅读体验。

 家庭合作任务:如与家长共同完成“家庭年度故事集”,学生负责记录家庭中的重要事件,家长协助修改润色,最终装订成册,既锻炼写作能力,又增进亲子关系。

 

四、多样化作业实施的成效与反思 

(一)实施成效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抵触情绪明显降低,参与度从原来的50%提升至90%。在期末测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创新能力等指标均有显著进步,班级整体语文成绩平均分提高9.5分。此外,家长反馈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主动阅读、写作的次数显著增加。

 

(二)反思与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问题:一是部分家庭对多样化作业的配合度不足,需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群等方式加强引导;二是作业评价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应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多样化,本质是从“知识灌输”向“素养培育”的转变。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探究性和合作性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更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未来,还需持续探索更贴合学生需求的作业形式,让语文家庭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器”。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