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王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稳就业保民生面临的问题建议
王 政
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需要专业性技术人才,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是近年毕业人数增加,就业竞争更激烈。尤其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增加导致低学历的毕业生在岗位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再加上对小岗位及基层工作的不看好,因此造成就业的严重不平衡。
二是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产业吸附就业能力下降。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企业没有抗住疫情的影响,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性裁员的现象或直接破产。加之传统行业加大了技改方面的投入,调结构促转型也使企业的用工人数呈下降趋势。
三是部分学生择业观念出现偏差,期望值高。部分毕业生对就业方向的不确定性及对社会所需人才认识的不全面性,加上受传统思想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对期望的工作要求高,想法多。从而导致部分企业用工严重不足,而有些企业则竞争激烈。现代企业更需要有敬业精神、有工作经历、有工作业绩、有创业意识的人员。期望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动手能力强,一步一步积累经验,了解生产的过程,便于以后的发展。
四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仍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与市场需求脱节。有的院校专业多而杂,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无优势可言,有的院校冷专业就业难度较大。
五是农民工就业困难问题。首先存在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即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与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有技术的人员受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而技术单一或无一技之长、低学历等农民工缺乏就业竞争力,就业压力较大。其次,农民工求职渠道不够宽,信息不对称。仅靠亲朋好友介绍或就业APP的狂轰乱砸使得择业者虚假难辨。
二、对策与建议
1、建议加大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招商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政府通过更有效、更直接的刺激手段引导就业,并加强企业需求对接,增加信息量,扩大信息面,千方百计使用工者和求职者信息对称。当前,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实体经济和服务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就业吸附能力强,带动就业人数多,且技能要求相对不高,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的主要就业领域。
2、进一步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规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在实现就业的同时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加大对第三产业、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用工。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建立健全延迟录用和对延迟离校毕业生的系列帮扶政策。
3.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要与市场需求一致。针对部分大专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帮助相关院校专业转型,尽快尽早实现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育人目标。
4、建议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进一步加大稳岗和就业补助,农民工群体参与的就业岗位多涉及建工、服务业等基层岗位,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提供更多资金补助以稳定就业和提升就业意愿。进一步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为农民工针对性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培训项目推荐、职业指导、企业岗位信息推介、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等服务,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并鼓励企业优先聘用农民工。深入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农民工量身制定就业培训计划,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不被劳动力市场淘汰。
5、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技术性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是当前的迫切需求。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政府应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优秀高校毕业生及优秀企业家回乡创业、返乡就业。现在很多的乡镇年轻劳动力匮乏,多数是一些中老年人在留守,他们缺文化,少技术,无信息,无资金。而要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那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的企业家回家返乡才是大有可为的,否则,乡村五大振兴是很难实现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