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娄义华:快递小哥在平凡的岗位创造无限可能
作者 娄义华
在宜春的大街小巷,人们总能看到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穿梭的身影——李小明。他有三重角色:快递员、授业师傅、“流动哨兵”。他从快递小白到中通“最美小哥”,从宜春市劳动模范到“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今年46岁的李小明用11年的时光,用三种角色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内涵。当大多数人对快递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跑腿送件"时,李小明早已突破职业边界,在平凡的岗位上搭建起多维度的价值坐标系。(8月19日《宜春日报》)
作为投递路上的"幸福使者",李小明将标准化服务升华为情感化交互。他手机里存着3000多个客户电话,微信置顶着28个社区群聊,这种数字资产背后是"活地图"式的服务哲学。当同行还在比拼配送速度时,李小明早已将竞争维度转向"情感带宽",用11年零投诉的纪录证明: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其实是心与心之间最短的距离。
转型为投递班组的授业师傅后,李小明创造了独特的"三阶培训法"。第一阶段"盲派训练"让新人蒙眼分拣包裹,锻炼肌肉记忆;第二阶段"情景复现"通过角色扮演模拟200种客户场景;第三阶段"压力测试"在暴雨天安排特殊派送任务。这种源于实战的培训体系,使团队人均效能提升40%,2023年宜春市邮政技能竞赛的奖牌榜印证了其成效。更可贵的是,他建立起"师徒对赌"机制——徒弟业绩增长部分师徒分成,这种利益共同体模式破解了快递业"留人难"的困局。在他的带动下,团队中走出7名网点负责人、3名市级技术能手,印证了"赋能他人是最深度的职业投资"的职场真理。
成为社区"流动哨兵"的角色转换,则展现了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价值增量。李小明设计出"快递+反诈"的精准传播模式:针对年轻女性包裹贴网购诈骗提示,老年人物流箱附子女联络卡,商户快件夹带税务诈骗案例。这种"顺手公益"模式正在被复制推广,目前宜春市已有600余名快递员注册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
李小明的三重角色嬗变,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蓝领劳动者的进化路径。从技能型劳动者到知识型服务者,再到社会型协作者,这种职业价值的叠加效应,打破了传统职业发展的线性逻辑。其背后是"快递员数字工具箱"的升级——智能路径规划系统提升配送效率,客户大数据分析优化服务质量,政务协同平台扩展社会参与渠道。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个包裹都是改变的机会,不仅是改变收件人的生活,也在改变我们自己的可能性。"
在零工经济兴起的今天,李小明案例提供了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他的故事证明:职业天花板往往不是行业设定的,而是自己认知划定的。当大多数从业者还在计算每单提成时,那些愿意在服务中注入情感、在协作中创造知识、在流动中承担责任的劳动者,终将突破职业的物理边界,在更广阔的社会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从"生计型就业"向"价值型就业"的跃迁,或许正是新时代劳动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每天清晨,当李小明整理好工装开始新一轮派送时,他的三轮车装载的不仅是包裹,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对职业尊严的诠释、对服务价值的定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投递路上,每个脚印都在书写着:平凡岗位的无限可能,永远属于那些愿意给职业注入灵魂的人。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