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阅读长城 纵论长城--长城文化沙龙“我眼中的长城”举办
中国早报山西讯(首席记者 贺文生 特约记者 陈建文) 长城是一部大书,一生也读不完;长城是一种精神,永远也道不尽。仰望长城,心头涌起无限崇敬;行走长城,胸中荡漾无边感慨。
“游山西,读历史”。2021年3月27日上午,山西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少儿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和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共同主办的“长城文化沙龙”首期活动在图书馆长城文献中心举办。
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袁建琴,副会长李海林、刘志尧,副秘书长李文艺、翟勇,常务理事徐崇源、呼志军,《大同晚报》记者崔莉英,大同大学学生张宇丹,图书馆长城文献中心主任陈建文等参加沙龙活动。
大家围绕“我眼中的长城”这一主题,畅所欲言,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长城文献中心陈建文觉得长城是苍凉的、壮伟的,令人自豪而忧伤;长城专家刘志尧认为长城是一个伟大的震撼人心的线性工程,有着多方面的多元现象;长城民俗研究者翟勇感觉长城是与众不同的,长城是一条线,长城分界线分隔了晋蒙,也封闭了世世代代居住与此的村人的生活,长城沿线农村空心化及贫困化堪忧;摄影师李文艺看到的长城是伟大的,是值得拍摄记录下来的,相对而言,自然保护更好一些;大同大学学生张宇丹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长城、左云八台子长城,她对长城的认识是初步的,朴素的,但困惑于匈奴和中原汉文化的异同和融合发展;大同大学副教授李海林更感性一些,她在文献中认识了长城,也踏勘了不少长城,认为长城的内涵和内容是深厚的,有血有肉的;记者崔莉英眼中的长城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值得我们深入阅读,深入了解,长城人家的故事更值得关注;李二口下乡扶贫干部呼志军的长城认识也是感性的,他讲述了遇到的长城旅游人的故事和中外三对夫妇来李二口旅游和拍摄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长城旅游开始热起来了,有平面跳跃起来了,但长城发展、文化挖掘和宣传还不够;袁建琴会长近些年走遍了大同长城,用视频、照片记录长城,到处宣讲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带领一群人,团结一条心,做着一件事,就是宣传保护长城、推动长城文旅发展,她眼中的长城更多的是和平的、融合的,厚重沧桑的,是走向世界的。
《山西日报》和大同广播电视台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活动开始前,袁建琴会长代表图书馆长城文献中心、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接受了大同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少儿图书馆)馆长陈来义、副馆长张燕也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据悉,长城文化沙龙今后将每月举办一次,邀请长城研究者、爱好者,就某一个具体的长城主题进行交流与研讨。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