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山西绛县古绛镇“五指并拢”抓实乡镇综合行政执法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卢开基 通讯员 张广瑞 王志峰)今年8月初以来,山西绛县古绛镇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抓实“五个强化”,着力破解综合执法难题,全面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强化机构完善,建强执法队伍。该镇成立了由镇长任队长、分管行政执法副镇长任专职副队长的综合行政执法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负责审查、指导、协调和监管本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管,规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运行。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全镇现有12名考取执法资格证的工作人员中,有5名为专职执法人员,统一配备了服装、执法记录仪等装备,为规范、有序推进工作提供了保障。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他们严格按照《绛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执法权责事项,进一步厘清执法边界,确保依法依规科学执法。制定了古绛镇《综合行政执法日常工作制度》《综合行政执法分工包片负责制度》《综合行政执法日常巡查上报制度》《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集体审核制度》等配套制度,规范全镇综合行政执法流程和相关文书,推动基层执法更规范、更精准、更科学、更有力,切实将执法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古绛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了指挥体系、日常巡查、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网格化机制,确保对违法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在执法办公室设立综合指挥中心,把执法事项全部纳入指挥系统,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全程指挥。建立执法人员巡查机制,把全镇划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由执法队员分片负责,包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进行全方位日常巡查。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综合行政执法,确保及时发现和反馈违法行为。乔野村网格员在村内例行巡查时,发现在乔野堡自然村一荒沟内有倾倒的黑色不明固体残渣。该网格员立即将情况反馈给村委会,村委会第一时间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进行了上报。乡镇综合执法队联合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绛县分局执法队迅速出击,到现场进行查看,确定车辆路线,通过调取路口监控,锁定了倾倒黑色不明固体残渣的车辆及倾倒时间。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绛县分局组织相关机构对黑色不明固体残渣进行了专项清理。从不法人员倾倒黑色不明固体残渣,到发现再到处置,只用了半天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强化执法为民,提升执法水平。该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坚持温度执法、人性化执法,坚持把执法行为、执法过程、执法结果晒在阳光下,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综合执法,积极化解信访矛盾,解决了一批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乔村两户村民因为建房影响采光问题产生了矛盾,一直上访。乡镇执法队既当矛盾化解员又当普法宣传员,从问题的根源着手,积极学习运用《民法典》,通过法律法规讲解,和群众积极沟通,有效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强化实绩实效,坚持依法治理。古绛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管理、畜牧养殖、卫生整治、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作为工作重点,依法开展执法活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现已开展安全检查、地质灾害点检查、非煤矿山的巡查百余次,查处违规占地2起,治理散、乱、污小作坊5家,整治农村乱堆乱放行为8起。他们在近期开展的“喜迎二十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中,积极开展执法行动,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乱象,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保驾护航。行动期间,执法人员以宣传教育为主,积极劝说农户严格遵守《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觉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行为进行整改,维护好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同时,对拒不整改的人员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据《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发放《责令限期清除乱堆乱放告知书》,责令当事人迅速整改、现场清理,倒逼居民群众遵纪守法,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