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有钱没钱 理发过年

编辑:卢开基 发布时间:2024/02/06 来源:三只眼传媒
分享到:

郭少峰/山西


日月更迭,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神州大地,家家户户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是游子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是探亲访友的时候,是告别过去的一年、满怀激情迎接新年的时候。
由于所处地域不同,过年的形式五花八门,内容极为丰富,但总的目的集中体现喜庆团圆。在诸多内容中,有一个不大为人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的现象,就是“有钱没钱,也要理发过年”。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不管农业收成丰欠、学习成绩好坏,挣钱多少、日子过得穷富,过年都要理发。


640.jpg



大家还记得一贫如洗的杨白劳吧?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还不忘“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凌乱的头发理剪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让人一看漂亮好几分、年轻好几岁,在新一年里给自己一个好心情,给别人一个好形象。
或许不少人心里是这么想的:今年不说啦,好也罢,坏也罢,明年重新开始。这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就付诸实际行动,“从头”开始吧!
多数人平常是一个月理一次发,或长或短。而到了过年之前,也就是腊月二十前后,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几乎人人都要理理发,长的剪一剪,白的染一染,干的焗焗油,想飘逸的拉拉直,想拉风的还要烫一烫、卷一卷。


640 (1).jpg



每当这时候,你看那理发店、美容美发店,生意那叫个火爆,理发师、美容师有时候忙得连吃饭的空都没有。
理发师在旧社会被人看不起,视为下九流,叫剃头的。而如今新社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称“理发师”、“美容美发师”,升为师傅级别,由于是手工劳动很辛苦,理应受到社会尊重。
早先理发使用的工具,基本上就是一把剃头刀、一条磨刀布,有人叫鐾刀布,剃头刀不快了,在磨刀布上,正拉反推几下就快了,再“啪、啪、啪”亮个路数,给人们一种神秘感。
过去剃一个头的报酬也就是两三毛钱,或者一张剃头票,到年终理发师凭票结算。
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去剃头,当师傅刚刚给他洗完头,准备剃的时候,这人推开理发师,说:“我洗洗鼻涕。”而理发师听成了“洗洗不剃”,便说:“洗洗不剃,也得两毛五!”


640.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先是有了手动推子,后来又有了电动推子、掏剪、吹风机等等。出于卫生和安全需要,剃头刀也换成了一次性的,店铺称为“理发店”、“美容美发店”等。
在暂短的排队等候期间,是人们难得闲下的时候,理发店里经常有人谈论国内外大事,散布爆炸新闻,传播小道消息。
话说有个人很懒,无论啥时候脸上总是埋埋汰汰的,别人见了,带几分耻笑地问他:“你几天洗一回脸?”他满不在乎地说:“一个月吧,还是剃头时理发师给洗的。”
在理发店里,有时候理发师和客人开玩笑:“不行噢,你这头大得多掏钱哩!”也有客人说:“我这头发快落光了,该少掏点钱吧?”


640 (2).jpg



玩笑归玩笑,马上快过年了,如果你习惯于一个月理一次发,就临近年关去理,否则你可以随意安排时间,毕竟许多地方有那么个讲究,就是“正月不理发,理发S舅舅”。谁都想图个吉利,不能让至亲的人不好吧?
社会上流传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正月里外甥给舅舅拜了年,舅舅没有给压岁钱,孩子的爸爸也就是姐夫,开玩笑说:“儿子,走,去理发去!”舅舅一听,慌得赶忙掏压岁钱。
正月不能理发,人们都喜欢农历二月初二去理发。传说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龙的传人,在龙抬头时理理龙头,说是会带来好运,也许是真的呢!

作者简介

640 (3).jpg

     郭少峰,山西省绛县人,中共党员,从军15年,系绛县交通系统退休工人。晚年喜欢上了文学创作,曾在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等报发表多篇作品,在《三只眼传媒》公众号发表作品30余篇。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