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散文|年少时的耕读记忆

编辑:ljh 发布时间:2020/10/26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原创:谭文革

 

有“半个圣人”之称的曾国藩是湖南湘中人,他坚持每天读书,要求家人也如此。他曾说:“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


曾国藩的这个家训,体现了湘中地区典型的耕读文化即半耕半读,农忙时以耕种为主,农闲时以读书为主。

1603671971154271.jpg

我老家在涟源市六亩塘镇,此地属湘中地区,受耕读文化的影响亦深。


小时候,我常陪爷爷去屋前田野、涟水河边或屋后山上放牛,晚上和爷爷同睡一床。爷爷常跟我讲故事,讲他去长沙、武汉担脚的往事,讲他在抗战期间为前线的中国军队挑送战争物资的光荣历史,讲他年轻时走南闯北的有趣故事,也讲过曾国藩的耕读故事。爷爷期待我多读些书,长大成才。


我从两三岁起,当父母去田间地头劳动时,与姐姐、哥哥一起常跟随去,姐姐大些,能帮父母做点事了,哥哥和我还小,只能跟着玩。后来大些了,我也能帮忙干点农活。


如点绿豆、黄豆、碗豆等,父母把土翻好平整了,留好了穴位,我们只要把豆子按规定的大致粒数放入穴内,上面放一点栏肥,再盖一些土就行了。若种的是绿豆或黄豆,每个穴内就应多放几粒;若种的是碗豆,每个穴内就应少放几粒。


又如插红薯,也是父母先把土翻整好,留好了穴位,我们把红薯茎苗插下去就行,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上面再施点栏肥,也可以不施。若施了栏肥,则栏肥上还需盖些土。

1603672001175459.jpg

每根红薯茎苗长约一尺,茎上必须有一个节,节还须留在土壤外,因为今后的红薯苗会从这个节长出去。插红薯苗对天气有要求,须是下雨天或雨后才能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成活。


红薯苗的成活率极高,几乎是百分之百,无需过多的照顾,也可以说,插下后完全不要管。只是为了让主根下的红薯长得更大,过一段时间后,兄姐和我会先后翻两次藤,防止藤上的节向下长出嫩芽,防嫩芽深入地下又长出小红薯。


我再大些后,便参与了更多的农活,也可以说,当时的农活我大多干过。培育蔬菜秧苗和水稻秧苗是项技术活,要依时令而行,对这些我那时确实不懂,还有犁田、耙田等,我也不会。


我参与得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年一度的“双抢”,那是刻骨铭心的,也是充满欢乐的。


那时我家人多田多,我家的田大多在屋前的田野磨石垅里,一到夏天“双抢”时节,田野热闹极了。收割早稻的,抢插晚稻的;犁田的,耙田的,担谷的,送肥的,捆禾的,灌溉的,全都来了;有年老的,也有年少的。机声隆隆,笑声朗朗,吆喝声声,田野一片欢腾。

1603672062597256.jpg

那时,我喜爱踩打稻机和担谷,也喜欢插田。插田有两种方法,一是先一排排放线,每隔一定距离插上一排,其后把空着的地方插上;二是先由方位感好的人一排排地插,其余人再跟着插,横向排挤。我方位感好,因而这项工作我做得多。


87年高考后,我去长沙读书,离开了老家,农活干得少了,参加工作以后,农活干得更少了。但“双抢”我一直参与,直到三十多岁后,父母年纪大了,家里未再种田。


“耕”的方面,我做得不错;“读”的方面,却逊色多了。虽然爷爷一直鼓励我读书,期待我能成为大家庭的第一位“秀才”,但我读小学、初中时成绩一直中等,偶尔才中等偏上。


87年高考成绩公布,我得知自己超过最低录取线近10分,心里一阵狂喜,并在第一时间告诉了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很高兴。我的同学、老表、爷爷的外甥刘斌也考上了,爷爷连得两喜,兴奋得唱起歌来,并酌了两杯米酒,爷孙俩开心地对饮起来,奶奶则在我身旁微笑着。

1603672085130950.jpg

年少时的耕读往事过去了那么久,我的记忆却如此深刻,心里头留下了铬印。那些耕读经历让我吃了很多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乐。此刻回首往事,我心里甜甜的,很有幸福感。


那是我走过的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我感恩那个美好的时代,感恩勤劳的父母,感恩慈祥的爷爷奶奶,感恩所有的遇见。我很享受那段美好的时光,难忘年少时的“耕”和“读”。


(写于2018年11月15日)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