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三拜九叩未必灵 虔诚当以善如常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1/13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png 

——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第十九章(中)

文/邹中海 图/王光兴

 

今天继续讲《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第十九章。今天的讲解,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讲一讲许峰诗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点,就是许峰老师提出“崇古不固古”的这个理念;第二个知识点,要对许诗中上次没有讲解的其中两首诗《叹岳飞》和《观国画〈昭君出塞〉》进行解读;此外,在本文的第四节,有对诗院诗人的表彰。

 

一、许峰诗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崇古不固古

其实无论是从事物的发展还是从文化的传承来说,“崇古不固古”这个理念,都是堪称真理级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崇古,是为了扎根;不固古,是为了开枝散叶。换句话说,就是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大都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和时间的检验。但是崇古,是教人守善道,崇尚真善美,却并不教人墨守成规。所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是最好的发展与传承。如果处处以古论事,那将是灾难性的,大则意味着我们永远会处在古代的思维里不能自拔,社会就会永远停滞不前;小则会让那些过时、不一定正确的观点,永远弥漫,因此就谈不上文明与发展了。古代先贤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早就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因为只有守正创新,才是出路。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温故方能知新,如果没有扎实的“故”“旧”之基,则新不足为奇,标新立异,看似华丽豪奢,实则装腔作势。就像当今的网红,即无才学,也无羞耻之心,不但不能产生美,反而毒害心灵。正如许峰老师诗歌《叹垂柳》所抨击的:

“弓腰袖手江湖边,随风摇曳翻闲篇。

曲生百年无梁柱,只为悦君人世间。”

在诗言诗,我们今天就只谈诗歌界的一些现象。许峰老师的这首诗,我认为邓三君老师解读非常好:“诗人这首诗,抛却了一般文人骚客只看到“花前月下柳丝条”美景的狭隘心境,以哲人加诗人的嗅觉透视出人世间更深更远的另一面,讽刺了那些无所事事、百无一用的花拳绣腿,立意深刻,比喻形象,耐人寻味。(见《许峰老师的主题诗集《四季如歌》87页,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恰如邓三君老师所说,现在诗坛这种现象非常严重,尤其以一些写格律诗的那些人为甚,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奢言创新,却自以为是,关键在于舍弃了恒提恒新的核心问题,偏离了正确的航道。所以我们今天重申许峰老师这个知识点,其目的就是正本清源,以其对诗歌创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诗歌的起源与脉络。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化源头,产生于生产、生活、祭祀、民间与宫廷的语言与音乐。合韵为诗,不合韵为文,所以诗歌与散文,慢慢地又分化无数个派系。以诗歌一脉来讲,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等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格律诗词,就是指唐诗宋词里面的一部分有格式和韵律的诗歌。所谓格律,格就是“格式”,也就是说,有规定行数、字数的诗歌样式;律就是韵律,韵律就包括节奏与押韵。也就是说,平仄相对,音律和谐。用湖南话讲,就是要“答来音”。我们以格律诗为例讲,因为词牌比较宽泛,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规定,其中又有一些变体。所以用格律诗讲这个问题比较好。格律诗除了上述要求外,还有一点小技巧,比如绝句,要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就要讲究“粘对”。这个说穿了是什么呢?绝句的起承,就是第一句说过的话,第二句继续说。第三句要转折,第四句是要把前三句说过的话,综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心境。律诗的“粘对“,这又是两个概念:对就是一二句或三四句的上下平仄相对,粘就是粘接,其实所谓的粘对就像做鞭炮,二三句首字“平粘平”“仄粘仄”,以此类推。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技巧,但不在此文的表述中。如此简单的东西,又哪里高深了呢。《红楼梦》中林黛玉说:“写诗哪里难了,无非就是对对子。”

 1广东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牌子.png

二、中国诗歌真正的源头

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知识点,有些诗人都能说出《诗经》是诗歌的源头,但《诗经》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说得出来。所以我就在这里再普及一下《诗经》的来历,不然一些自以为高深的格律“大师”,既不知道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却在洋洋得意、自以为是:

《〈诗经〉的来历》

《诗经》共305篇,简称“三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集,也是周代前期500多年间的诗歌选录。它的来历据西汉人说,是古代帝王为了考察风俗的好坏、政治的得失而设立采诗的官,采诗的官把采来的诗篇献给乐官大师,大师再献给天子。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意为封建统治者吹嘘,因为先秦古书并没有记载过采诗的官和采诗的事,所以周代是否有这种制度,还不能论定。但汉人所说那时的诗篇最初都集中在乐官手里,却是事实,有两个证据可以说明这一点:第一,诗三百篇都是乐歌,所以墨子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乐歌原来是供统治阶级娱乐的东西,乐官正是掌管诗歌、音乐、舞蹈,为统治者们服务的人。那么乐歌和乐官在当时是分不开的,编辑乐歌的人就应该是乐官了。(乐官编辑之后,乐歌才转入统治阶级的教育课本),第二,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 南》《召南》《邺》《鄘》《卫》《王》《郑》《齐》《幽》《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所谓周乐,差不多包括了今天《诗经》全部(只有《鲁颂》《商颂》不在内),这些诗是鲁国乐工所歌。既然称作“周乐”,那么编辑者应该是周王朝的乐官了。周王朝的乐官所以能够得到这些诗歌,大约有三个来源:第一,王朝的贵族为了充实音乐,为了祭祀鬼神,为了夸耀功业或别种,将其作成诗歌,交给乐官。《周颂》里应该有些诗篇是出于这个来源。第二,王朝乐官为了给贵族服务,尽到他的责任,留心搜集流传在民间的或出于士大夫之手的诗歌(并不是专业的采访)。《小雅》《大雅》及《王风》里应该有些诗篇是出于这个来源。第三,诸侯各有乐官,掌管本国的乐歌。诸侯为了尊重王朝,与之交换音乐,便派人把乐歌献给王朝。《王风》外的十四国风及《鲁颂》、《商颂》里应该有些诗篇出于这个来源。《国语·鲁语》说:“昔正考父校(校当读为效,献上之意)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便是例证。

通过上述的三个来源,周王朝乐官掌握了不少诗歌,并随时增加,随时编选。经过500多年,乐官们才完成了这部书的编辑工作。所以我们说《诗经》是周王朝各个时期的乐官所编辑。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把《诗经》加以修订,作为他教育学生的课本。他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篇》)可见《诗经》是经过重订的。

《诗经》这部书,原来当有320篇左右,不幸遭到秦始皇的焚烧,被禁止学习,到西汉初年,还剩下了305篇。

西汉时期传《诗经》的有四家:鲁人申培所传的通称“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通称“齐诗”,燕人韩婴所传的通称“韩诗”,鲁人毛亨所传的通称“毛诗”。鲁、齐、韩合成一个宗派,他们的传本自文都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叫做“今文诗”,毛自成一个宗派,据说他的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写成的,所以叫做“古文诗”。四家经文小有不同,解说多有歧异,今文家和古文家歧异更甚,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晋朝的东渡,韩诗亡于宋朝的南渡(只有《韩诗外传》尚存),现在《诗经》只有毛亨所传的一种本子了。(引自高亨《〈诗经〉今注》)

 

从上诗歌的发展脉络来看,《诗经》都是在不断变化中重塑,格律诗既不是开头,也不是结尾。这说明格律诗也是很从传承和变化中而来的,如果没有传承与变化,那就不可能有格律诗!我们再从时代性来看,唐诗宋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那个时代,上应天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应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应人道,男耕女织、耕读传家,那么这种意境或者画面,在现在社会还存在吗?现在的人大都是疲于奔命、背井离乡,996、007,但同时,又以机械化取代了原始工具和纯体力劳动;如果再以现在的意象,写古代的格律,能不能营造出古代格律诗的意境,这是一个问题;其二、即使能以现代的意象写格律,那么你面对的又是现代的读者,他们能不能理解你诗歌中所说的意境呢?!这是第二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最关键的点,就是格律本身早已不全:一是“入声”丢失,四个声调,已经丢了四分之一,这个格律早就不严谨了,所以再以格律来论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此抱残守缺,不是误人子弟吗?!第二个点,如前所说,格律诗既不是开头,也不是结尾,仅仅只是唐诗宋词里的一部分,那你的格律诗词,又怎么能代表浩瀚的中华诗词呢?所以我非常赞同许峰老师的话:“我经常看几个大群的格律诗,味同嚼蜡!也经常看新体诗,如同孩子随地大小便,无奈!有些诗词学会会长的诗,一句一二十个字,这种状态毫不奇怪!在我的故乡也很盛行,还觉得摇头晃脑很有嗞味,实际上狗屁都不是!”

 

许峰老师所说的这种现象,我也经常遇到,也经常与这样的人辩论。他们也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风波》中的人物赵七爷似的形象一一抱着本残缺不全的《平水韵》或《词林正韵》表,摇头晃脑,装腔作势、顽固守旧,处处以学问家自居!

 

许峰老师是一代宗师,其实他犯不着为了几首不入流的小诗大动肝火。他是爱之深责之切,是为了中华诗歌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不让老祖宗传下来的精华,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断送。许峰老师所说的这种现象,很能误导人,如果不拆穿,中国诗歌,真正会走进死胡同。这些人大都有点小影响力,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传播似是而非的诗学观点。所以,发扬许峰诗学,迫在眉睫。

 

三、许峰诗歌诗学的意义

我现在很少写格律诗,于是有些人怀疑我的格律水平。其实我早些年,也写过很长时间的格律诗,后来因我接触到《许峰诗论》后,就再也没有写了。因为我认为,许峰诗学,才是任何时代诗歌创作的正确方向。但如果我不展示,也没有说服力,因此今天我展示两首格律诗旧作,也是属于没有思想内涵的老干体,但绝对符合格律,欢迎大家交流:

其一、七绝.咏梅

文/邹中海

墙角梅花独自开,风吹叶动影徘徊。

天生傲骨踏霜雪,铁胆忠心冷日来。

 梅花.png

其二、七律.国庆颂

文/邹中海

东方狮吼九天惊,禹甸而今簇簇荣。

领袖英明谋策划,人民奋力地勤耕。

山河日月随心用,春夏秋冬不老情。

百姓安康黎众乐,守疆卫国有雄兵。

 

从我上述的诗论可知,诗歌的形式是最容易的,最难的是内容,这里面包括了诗人的学养、见识、情怀、文字功底、胆略和勇气。我们看许峰老师的这两首诗:

 国庆.png

其一、叹岳飞

近期看《抗倭名将戚继光》,让我想起了岳飞。历史长河中,岳飞是一位最可叹的人物。据载:岳家军在正要打败金国之时,金国买通奸相秦桧使用反间计构陷岳飞。岳飞明知是奸邪作祟,还是选择回京赴死,导致宋朝抗金之战功亏一篑。岳飞的愚忠可谓误国又误己。在这个问题上戚继光处理得很成功。故有一叹:

勇冠三军有何为?枉死城中骨成灰。

空有愚忠难报国,兰台一阵口沫飞!

 岳飞44.png

其二、观国画《昭君出塞》

近日于朋友处观赏名家国画《昭君出塞》,被画中的场景深深震撼!送女和亲以避战火的故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实为当时昏君庸臣畏战创造的华夏男人悲哀!但这种中国男人的劣根性至今也未消除。请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历程,只要碰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围剿,每次都有一些“软脚蟹”振振有词地呼吁退让,有的干脆卖身投靠,想想都觉悲哀!

 

双眸回望泪未干,顶风冒雪出边关。

男人畏战女和亲,换来王公醉梦欢。

 

我们先看第一首《叹岳飞》,岳飞在历朝历代,都被看成“精忠报国”的典范。天下至德,莫过于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岳飞真的报国了吗?没有,他明知是奸邪作祟,在岳家军即将打败金国最关键的时候,还是放下战事,选择回京。致使抗金战事功败垂成、前功尽弃!所以他关键时刻,并没有“报国“;如果真正报国的话,打赢这场战役再说,哪怕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才会有意义!反过来看,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没有“报国”,所以这种“忠”也不是“真忠”,是“愚忠“,“真忠”应该是为主尽责、为国分忧。但这种“愚蠢“的思想,却在华夏流传了上千年。直到许峰老师的诗歌出现,才重新引发思考。

 

再看第二首《观国画〈昭君出塞〉》,这也是一个令人伤感故事。王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被他画丑,所以被汉元帝命她远嫁匈奴和亲,结果客死异国他乡,杜甫诗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昭君出塞.png 

这是杜诗对王昭君的身世之叹。许峰老师在对王昭君的身世之叹之外,又升了一个层次,上升到我堂堂华夏,竟要一位女子忍辱负重来换取安宁。诗人借古讽今,联想到当今的国际形势。用诗人的话说:请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历程,只要碰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围剿,每次都有一些“软脚蟹”振振有词地呼吁退让,有的干脆卖身投靠,想想都觉悲哀!”所以这首诗体现出来的意境和张力,大到无可复加。诗人的家国情怀与铁骨铮铮的血性,也呼之欲出。这样的诗歌写出来,我们就是把当代所有咏“风花雪月”的所谓诗歌打包绑来,也抵不上其中一首。

 

现在的诗坛,已完全迷失,新诗无序、无韵、无味;古典诗词又太偏激,无思想、无语言、无新意。要想改变这些状况,唯有回到许峰老师“崇古不固古”的理念上来,才能守正创新,让诗歌繁荣昌盛,回归到公众的视野。在对待古典诗词上,既不盲从古代那些已经与时代的发展并不适宜的思想文化;也要守正,那些已经带有民族印迹的思想文化的要传承与发展,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并融入世界文化体系,得到全世界的认同。《道德经》被看成奇书,但是老子幻想回归到小国寡民的社会里,既不现实,也无法实现。就如现在的格律诗诗人,再幻想回到唐宋时代是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许峰诗歌诗学的影响力和许院的发展来看,许峰老师提出的“崇古不固古“的理念,是唯一正确的理论指导。尽管我们认同唐诗宋词的价值和艺术成就,在情感上亲近它们并接受这些诗词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吸收它们的长处,同时希望在心性上无限靠近这些彪炳史册的先贤先哲们,这是可取的,不仅是必要的工作伦理,也是全面传承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方式,但切不可墨守成规,反而害了这些经典诗词。

 

下面用许峰老师《咏龙虎山》的诗作为收尾,期待能点化成金:

《咏龙虎山》

文/许峰

龙虎相依披云锦,天师点化粟成金。

人生奢求多不得,唯有励志铸丹心。

一一辛丑年春日于恵州

 龙虎山.png

四、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文件

许院[2025]001号

 关于表彰2024年度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优秀编辑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各会员单位:

2024年度(2023年11月-2024年12月),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全体诗人、作家、艺术家们在许峰诗学的引领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精诚合作,把许峰诗歌诗学推广发扬,创下了里程碑似的奇迹。其间,涌现了很多可歌可赞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作品,大大提升了许峰诗歌研究院的社会形象,为许峰诗歌研究院走进高等学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本院的发展规划,圆满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全体诗人作家艺术家们的作用和团队精神,因此决定对2024年度优秀编辑和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们再接再厉,一如既往,为许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出更大的贡献和写出更优美的华章!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

2025年1月7日

附件:

许峰诗歌研究院2024年优秀工作者名单

一. 优秀社长:洪新爱

二.优秀总编:王光兴

三.优秀工作者名单

鱼志清 郭怀亮 白勇 肖思科 王建国 邓三君 罗跃华 邹平生 叶小兵 关润喜 丘新梅 余斯文 丘国华 张善廷 陈新良 孙德江 丘昭骏 王勤 邹武 邹 冰 郭仁炳 沈志昂 邓新生 李小燕 武春燕 夏云南 唐奇芳 梁平霞 秦源光 李华锋 梁文君 彭日校 许日辉 张智弘 杨秀东 王楼 郑保平 田德清 肖祥凤 张学礼 李章海 曾春光 黄璜 李杰 丛延春 薛有毅 刘文波 张延杰 朱 江 梁振举 仲华 刘文轩 陈正田 朱文光 余桂银 王俊杰

 抄报:广东省写作学会 各会员单位 胡伟会长 许峰老师 黄日暖副会长

 许峰诗歌研究院 2025年1 月7 日印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许峰照片3.png

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诗集《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诗论《许峰诗论》。

 邹中海图片.png

作者简介:邹中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家联盟编委会主编,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央视诗歌《致敬钟南山》的抒写者。有多篇、首诗文获奖、馆藏、选进教辅和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组稿:洪新爱 王光兴)

广东省作家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领导(新).png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