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岭南画家李英士与蒋作良
广东:黄华欢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他们被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革命思想所吸引,怀抱匡时救国远大志向,以革命家姿态和先行者的使命感,提出了现代绘画"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口号,并积极参与到″改造国魂″的行动中。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成一格,从学者众,开启了中国画的新局面。并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高剑僧、林介如、方人定、阮云光、司徒奇、卢乔根、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容漱石、黄少强、赵崇正、容大块、苏卧农、何磊、郑淡然、黄霞川、李抚虹、李英士、伍佩荣、张坤仪、何漆园、周一峰、招辉堂、叶永青、黎葛民、黄独峰、陈凝丹、卢传远、翁芝等。李英士不仅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更是于艺术教育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之一。
一、岭南李英士,英气雄纠纠
李英士(1894-1966),中山市小榄镇人。1912年远赴上海,是第一位投身高剑父门下的中山籍弟子。其后蛰居乡间,以牙医为业之余,仍不舍昼夜,作画不辍,并在省画展中屡获好评。
李英士行医之余亦乐于向乡间后学传授画艺,其弟子有蒋作良、罗裕荣、李荣辉、刘桂熊、麦英銮、黄小兰、梁家贤、梁国桢及梁欣基等。梁欣基曾任中山美协主席;黄小兰的学生黎柱城也曾任中山美协主席。
二、英士有佳弟,作良品兼优
蒋作良,1944年6月出生于中山市小榄镇十二桥街巷,画家。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名家李英士先生,能传其法。现为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岭南画派早期代表画家李英士先生故居坐落在小榄镇十二桥街巷41号之一,连着十二户人家,其中一家就是蒋作良祖父辈世居之所。蒋家属书香之家。蒋作良母亲李氏也是丹青里手,在母亲的教导下,蒋作良自少绘画点染,深受熏陶。而与蒋家仅隔几户的是岭南画派传人李英士之家,街坊邻里都知道李英士是岭南画派高剑父的高足,在上海已深得高剑父先生悉心教导,掌握了岭南画派艺术真谛。学成后,远离繁华,寻求属于栖息自己内心宁静的一片乐土,回乡行医绘画,上世纪四十年代曾举办过画展,并教习乡间弟子。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李家宗亲的蒋夫人还经常带小作良到李前辈家请教,蒋作良顺理成章成为名符其实的入室弟子。有一定家学底子又勤奋好学的蒋作良日夕有幸得到李英士老师耳提面命教益。他经常看老师作画,领会构图经营,笔情墨趣之道,尤以对水墨色彩化润渲染技法,领悟日益深入。李师还常以力作为范本指点他创作要领,以至给他临摹,使之熟练技巧。他还常与师弟梁家贤跟随老师出外写生,师法自然。在母亲和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又经多年勤奋努力,蒋作良已初步掌握了绘画本领,读小学时,已写得一手好画,甚得老师同学以及乡人的好评,自始至今 画笔未辍,醉了数十载人生春秋。
上世纪六十年代,蒋作良比很多人幸运,他经人介绍到中山县文教卫线属下的坦洲公社文化部门工作,主要负责美术宣传等。当时坦洲偌大一个沙田地区,历史文化底蕴较薄,文化相对落后,美术人才稀缺,蒋作良的到来,能写会画的特长派上用场,他独当一面,包揽了大部分的文化宣传事项。少时打下的丹青功底,年青时不怕苦累的干劲,地方宣传任务的责任压力,练就了他过硬的丹青笔墨驾驭能力。在坦洲工作了十年的蒋作良得到了尽情发挥,而且还收获了爱情,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
上世纪七十年代,蒋作良调返小榄,先后在机械厂、印刷厂、电影队等单位工作,干起了美术印版设计的行当。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审美风气渐开,百姓家居装饰绘画备受欢迎,于是蒋作良的绘画本领有了更大的施展平台。期间,他为不少画店绘画,花卉雀鸟人物山水图案等派上了用场,并为乡镇的一些印刷厂绘制版面。就这样,几十多年来,蒋作良一直笔不离手,遂使绘画水平也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素描造型精准,笔画严谨,焦点透视、散点透视驾驭得心应手的功力的艺术风格。蒋作良是一位性情淡泊,宁静自守,不事张扬的人,故很多人都不知十二桥有一位擅长绘事的画家:
隐艺卅余载,
画坛未识荆。
丹青追古韵,
缕缕榄乡情。
二十一世纪初,小榄兴起书画热潮,他一退休就加入了工人画会,从此回归画坛。2007年创作了首张以本土高文阁的国画题材在《菊城报》登出,及后来创作的《十二桥风情》画在小榄画坛亮相,蒋作良之名渐为人们熟悉。
【本文作者】黄华欢,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人。研究员,客座教授。当代著名画家、音乐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沙田放歌》《沙田民歌读本》《粤海华章》等,有“沙田民歌之父”美誉。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责任编辑:王光兴)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