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游艺书海乐无倦
——方铁先生访谈
中国早报河南讯(曹道伟 王自亮)春日午后,天气虽然有点阴冷,但是仍然遮挡不住蓬勃的春意。大家聚在一处,听方铁先生侃侃而谈。先生干练潇洒,面容白净,蔼蔼如也。特别引人的是那双眼睛,很大,很灵活,眼神炯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历经世事磨砺,人事乘除,还能有这样明亮的眼睛。这样的人,一定有着极高的境界和修为。果然,方铁先生阅历丰富,做过公安民警,下过基层,当过总编,见多识广,人情畅达。更难得的是他爱思考,阐述条分缕析、严谨周密;论事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随着他的谈论,我们也随同他一同进入,他为之浸淫一生、乐而忘返的书法世界。
一场改变命运的书展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墨海弄潮》书法展在绿城郑州举行。时间很快证明,这次书展,以它磅礴的伟力,富于开拓的精神,在中国书坛掀起了一股中原风。将以张海为首的一大批书法家推向了中国书坛。年轻的方铁,参观了这次展览。游走在龙飞凤舞的线条世界,方铁的心灵受到了深深地触动。他眼中,这些笔墨,是有生命的,张扬、欲语、悲喜、呐喊,他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那天夜晚,他失眠了。习惯于总结思考的他,又开始反省自己的道路:他从学生时代就喜欢书画。70年代末油画作品还参加过省美术展。80年代初美术作品又获奖。一度想报考美术院校,虽然愿望没有实现,这个梦却埋在心底。今夜,这梦想又想春草一样萌生出来了。如何在工作之余从事美术,如何做到兼顾?经过权衡,他选择了书法。相较美术,书法简便易行,要求条件不高,随时随地都可习练。工作之余,方铁重又拈起了笔。这一拈,就是四十余年。
泛舟书海路漫漫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方铁学书的成长初期。这个时候的他偏重感性认识,以自学为主。每天下了班,房门一关,就是他自由挥洒的天地。但这种自发式学习,进步缓慢,如同小孩学步,歪歪斜斜。学然后知不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说:“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2000年,中书协培训中心临摹与创作高研班招生的信息触动了方铁。方铁克服种种困难,下定决心走了出去。这是中书协在全国开办的第一届高研班。“这次培训对我震动太大了!”现在回想起来,方铁先生仍然记忆犹新,感叹不已。第一天开班,班上学员将作品陈列起来,老师逐一点评。第二天大家便吃不下饭。是的,大家触动太大了。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大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书法训练,有的在当地还小有名气。可是经过老师点评,大家才发现,自己何等浅陋,一是对经典缺乏认识,二是审美意识不正确。方向不对,走的越远,用功越勤,危害越大。此后的日子,大家都如发疯一样,泡在教室揣摩练字。这次培训,让方铁端正了认识,明白了师法经典是步入书法殿堂的不二法门。“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不为其上,又焉能得上?
经过思考,结合自己审美,他把隶书作为自己的方向。他宗法《张迁碑》的古朴厚重,《曹全碑》的飘逸灵动,《礼器碑》的庙堂之风,《石门颂》的潇洒劲健,形成了他自己厚劲高古、端庄飘逸的书法风格。他热爱法帖,与古人为友。他形容《曹全碑》是俊秀的美少女,《张迁碑》是阳刚的英俊少年。话语之中,掩抑不住对古法的喜爱。
他认识到,书法不仅是技,更在于道。书艺和人文、哲学、审美相关。学书要精通两种字体。因为题款要用行书。隶书静,行书动。他再次进修学习,自费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师从张旭光教授。张旭光是中国书协领军人物,对二王体系深有研究。经过系统学习,方铁的眼光再次扩展,理念再次提升,在书法传统继承、经典理解、艺术审美上,都有了新的提高。近些年来,方铁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全省人社系统书法展一等奖,省直机关展览一等奖,全省文联离退休干部一等奖,屡屡斩获大奖,再次印证了方铁的艺术实践。
高雅书法进万家
离开工作岗位后,自主的安排,充裕的时间,让方铁的书艺进入了升华阶段。他坚持临研创结合,书法之果越发丰硕。在自我陶醉、享受书法甘美的同时,他仍然不满足,经常思考着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发挥书法的社会价值,怎样为社会服务。他时常举办书法公开课,通过自己学书体会,教别人临习经典,少走弯路。他组织了书法志愿者服务群,热心公益,开展“书法进社区”等活动,用书法服务社会。他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他敏锐发现当下,群众物质生活好了,开始有了精神需求,市场上书画艺术需求在上升,但是,相当一部分书法作品缺失经典继承,沾染江湖习气,品味不高。为此,他说出了自己的书法愿景,就是在根植传统、学习经典、入古出新的基础上,弘扬书法艺术,积极推动“高雅书法进万家”活动。用工薪大众能够承受的价格,把继承传统的、入古出新的高雅书法作品奉献给社会大众,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书法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憩息心灵、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生其得道者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