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独具一绝的空心月饼
作者:曹庆芳
今天是八月初八,距中秋节还有七、八天,小小的山城乡宁,空气中弥漫的月饼香气越来越浓,过去是一进七月门,大街小巷都是加工月饼的摊点,随处都能看到卖月饼的。近年来县城环境得到了优化美好,加工月饼的都拥挤在小巷深处,而且更密集了,越是临近十五,月饼越紧张,家家月饼堆的高高,订单都是满满的。
这都是因为乡宁月饼闻名遐迩,久负盛名,人们总想在十五前,通过各种渠道,车载人捎、快递托运,把寄予团圆之情的月饼,早早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更主要的是全中国的月饼都是实心的,唯有乡宁月饼是独具一绝空心的,味美远播,深受人们喜爱,作为乡宁一张靓丽的传统文化名片,也漂洋过海了。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殷商时期的太师,商纣王身边举足轻重的大臣)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有了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因而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就叫“月饼”。中秋吃月饼,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从此中秋赏月吃月饼在宫廷内流行,“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时期,民间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称“月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当时乡宁的月饼也和全国一样都是实心的。
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揭竿反元,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朱元璋的麾下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中秋节将至,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向起义军和广大民众发出消息,在人们互赠的月饼里面夹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起义纸条,纷纷约定在八月十五那天夜里起义,大家一起反抗,推翻暴政。
鞑子,即鞑靼,古族名,又作达怛、达旦、塔塔尔等。相传元蒙掌权时,对汉族和其他民族实行高压统治,把汉族当做最卑贱的奴隶,奉行严厉的民族歧视政策,除建立各级地方元蒙统治机构外,有的地区汉族家里还要派驻一个蒙古兵,用以牵制和监视汉人,汉人称之为“家鞑子”。这些家鞑子无恶不作,白吃白喝汉人的不说,平时还要拥有绝对的特权。为防止汉人造反,白天不许汉人一起集聚,外出要向家鞑子请假,夜晚更是不许外出,这帮鞑子兵是无恶不作,百姓饱受欺凌。
当时民众都积极相应朱元璋的号召,在中原广阔地区都是用实心月饼传递起义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乡宁县城后,有聪颖慧智的老者感到,藏有“起义纸条”的月饼,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被人们误食的可能,还有被鞑子发现的可能。就潜心研制出来空心月饼,皮薄酥脆,拿到手上,人们用眼睛会意,用力一捏,月饼就破了,就立马看到“起义纸条”,消息传播的不仅快,而且保险,不易出差错,不容易被鞑子发现。那时鞑子监管的非常严,稍有不注意,就有危险。在乡宁“起义纸条”上,除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外,还多了“听钟声行动”几个字。
在古鄂城东北方,有一座宋朝修建的寿圣寺,寺院的山门是一钟楼,每日凌晨108响洪亮钟声,响彻方圆45里。因而在鄂城区能听到钟声的乡村都用空心月饼传递“起义纸条”,约定“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听钟声行动”。
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天,商店里,小滩上,到处都是卖月饼的。用空心月饼传递“起义纸条”,卖实心月饼祭月,有的人家买不起,便有人赠送。中秋晚上,家家都捧出月饼、瓜果祭月,举行祭月仪式之后,家人们围在一张桌前,赏月饮酒,家鞑子也趁热闹,吃着喝着,乐得傻笑,人们有意灌醉鞑子。子时一到,寿圣寺洪钟响起,人们用木棍打,农具砸,全城、全村一齐动手,未用一顿饭食的工夫,平日嚣张跋扈的鞑子兵,全都报销干净。这是一个欢腾的夜晚,完成了杀敌任务,人们都走出家门,敲锣打鼓,噼噼啦啦的点放起鞭炮。
乡宁的空心月饼也就是从那时起,在县城周围45里范围内,过八月十五开始制做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宁地方风味。出了45里这个范围,其他地区过八月十五的的的月饼就不是空心月饼了,风俗就各有不同。
清代民国时期,中秋吃月饼就成为城区一种普遍的风俗,每年一进八月门,许多家户就开始筹备制做月饼,乡宁人叫“打饼子”,只因制做月饼是用模具往下搕,有打的动作,模具一般都是由杜梨木、枣木等硬质木料制做的。以圆形为主,雕刻有嫦娥奔月、五女拜寿、封猴挂印、年年有余、月亮等各种图案,还有小孩喜欢的梅花、石榴、桃桃、娃娃、鱼鱼、兔子等不同形状。心灵手巧的主妇饼师们潜心研制空心月饼的配方,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基本形成了独特乡宁空心月饼,丰胖略鼓,色黄不焦,中空壁薄,馅饱皮脆。看,涎垂欲滴,闻,香味四溢,拿,生怕碰碎,吃,入口酥脆,食,甜而不腻,品,余味悠长。空心月饼成为深受大众青睐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
解放后,过中秋打月饼风俗在县城更加盛行,家家户户都打月饼,兰炭(焦炭)火炉烤出来的月饼,酥脆俱佳,形状饱满。十五敬献月亮,寓意更加丰富,从十六开始,人们就提上蓝蓝,走亲访友,互送月饼,以示丰收,欢乐喜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乡宁打月饼走上专业化道路,乡宁副食厂、金尧园食品厂、亚宇食品公司在传统月饼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降低了糖类、添加了豆类、以及果脯、果粒、蜂蜜等有机结含,增加了蛋白质、维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创出《白蔷薇》、《尧园》、《天亚》品牌月饼,使手工空心月饼达到天然、营养、美味。千层空心月饼,更是以其皮酥、香脆、掉渣而出众,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月饼市场非常火爆,人声鼎沸,盛况空前,成为乡宁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乡宁空心月饼,独具一绝,从明朝传递纸条开始,到中秋节祭祀月亮,到八月十五走亲访友互赠礼品,到畅销全国,到远飘海外,荣誉满满,传承着乡宁人民诚实、团结、善良、淳朴的美德,满载着乡宁人民对安详、团圆、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乡宁儿女在古老的鄂邑大地上代代都在描绘美丽富裕、幸福和谐的乡宁画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