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驻英大使因涉港问题被英方召见?中国官员或被制裁?中方回应
11月17日,刘晓明大使出席英国中国商会、48家集团俱乐部、英中贸协、英中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线宣介会,发表题为《把握新机遇,注入新信心,开启新征程》的主旨演讲并回答提问。刘大使演讲和答问全文如下:
尊敬的英国中国商会会长方文建先生,
尊敬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先生,
尊敬的英中贸协主席古沛勤爵士,
尊敬的英中协会主任葛珍珠女士,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再次与中英工商界朋友们在线座谈。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77年前的今天,上海正式开埠。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国门。177年后的今天,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认为,《建议》的重大意义体现为四个“新”:
一是迈入新发展阶段。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2021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集中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国经济将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激发14亿中国人民的活力,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重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传统的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建议》提出,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更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绝不会动摇。我们将深入参与国际循环,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是明确新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面对这次疫情冲击,中国有力有序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大流行。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我认为,将增强四方面信心。
一是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信心。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鼓吹“新冷战”和“脱钩论”,威胁国际社会稳定和安全。《建议》提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更无意跟任何国家打“冷战”、“热战”。中国历来主张中美双方应加强沟通对话,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我们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越发展,就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发展壮大,就越能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二是为世界开放发展注入信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还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三是为世界创新发展注入信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与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分享中国科技成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同时,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将为此制定实施规划。我们将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合作,为促进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为世界共治发展注入信心。《建议》提出,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倡导全球事务由各国商量着一起办,治理体系由大家一起建设,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女士们、先生们,
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给中英两国工商界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一是中国庞大的市场机遇。疫情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是“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重要引擎,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大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在上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英国公司在多个领域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3亿英镑的商业订单。中英两国企业界可进一步利用好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平台,扩大双方经贸合作,携手促进两国经济复苏和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二是合作共赢的开放机遇。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脱欧后的英国致力于打造“全球化英国”,扩展全球合作伙伴,希望英方继续为中国企业在英投资兴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英应加强政策对接和经验交流,拓展两国及全球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三是优势互补的创新机遇。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新兴产业。英国是世界创新强国,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中英在创新领域优势互补,可以进一步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合作,推动疫情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地方发展合作,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在世界创新合作大潮中走在前列。
四是“两会”对接的绿色机遇。2021年中英两国将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双方正就两场大会加强对接,实现协同增效。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英国在应对气变和发展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方面具有特色。中英企业应抓住两场大会契机,积极拓展绿色复苏、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共同引领全球气变治理和绿色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人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之中,中国正开启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共同谱写中英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共同开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未来!
谢谢!
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48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感谢刘大使的精彩演讲,演讲清晰而全面地阐述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我对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很感兴趣。中国将建设四个主要城市群,每个区域的人口可能超过1亿。请问英国如何与这些区域开展合作,向其提供英国的服务和商品?
刘大使: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省、市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对此,中国政府因地制宜,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中国西部发展落后于东部,20多年前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担任驻埃及大使后,曾到中国西部省份甘肃省挂职,担任了两年省长助理,对此有切身体会。20多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显著成绩,西部地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如果各位有机会到甘肃省省会兰州看一看,一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二,中国的中部地区相对发达,但仍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有很强的自身优势,既不同于西部,也不同于东部。为此,我们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旨在挖掘中部六省的发展潜力。第三,东部大部分地区位于沿海地带,拥有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许多发达城市,我们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第四,我们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东北地区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就汇聚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工业外,这一地区在农业上也非常重要。东北土地肥沃,是中国最优质的大米和小麦等作物产地。我们通过统筹区域发展,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关于城市群建设,我们也制定和实施了发展规划。我们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地区都各有优势。英国也制定了“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中部引擎”等区域发展战略。我认为,中英在区域发展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我们要挖掘双方地区优势和机遇,加强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英中贸协主席古沛勤爵士:英中贸易协会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高兴看到今年前八个月英国对中国出口额增长近10%,表现十分抢眼。中国在英留学生数量稳定,中国对英投资前景广阔。根据英中贸协调查,英中贸易为英国本地贡献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我们十分欢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开放不仅对中国十分重要,也能为英国带来繁荣。我们企业界对“双循环”非常关注,希望刘大使再谈谈对“双循环”的看法以及英国企业如何能从中获益。
刘大使: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抉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第一,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统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第二,中国国内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增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其他大国经济一样,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中国经济循环日益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第三,新发展格局强调的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将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同时,深入参与国际循环,扩大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托国内强大市场,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将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努力使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优势实现共赢。这对英国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大机遇。我衷心希望英国工商界能够充分抓住“双循环”机遇,增强信心,进一步扩大中英经贸等领域合作。
英中协会主任葛珍珠:感谢刘大使介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来自英中协会,与中国很多机构都有密切合作。请问刘大使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国将如何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刘大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中国的全面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都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这些建议明确了指导原则和方向。明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制定和通过具体的政策、框架和举措。建议你密切关注明年“两会”。总之,中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方文建(代表与会人员提问):中国和有关国家刚刚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议获批生效后,中国会否更重视与该协议签署国的合作?这是否会影响未来中英经贸投资合作?你如何看待中英商谈自贸协定前景?这与RCEP有何关系?
刘大使:RCEP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共同努力达成的重大成就,是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胜利,不仅将有力推动东亚地区发展,也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中国只关注东亚地区。正如我在演讲中所说,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英国和欧洲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对与英国达成高标准自贸协定持积极开放态度。英国工商界对此完全不必担心。我担任驻英大使10年多来,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增长约20倍,这在中英关系史上从未有过。英国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仍具有吸引力。
当然,毋庸讳言,中国企业对英国也有关切。首先是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仍不清楚英国最终会“有协议脱欧”还是“无协议脱欧”,我们密切关注英欧谈判进展。其次,英国有些势力企图推翻英国主流社会形成的共识,即中国是英国的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是英国的机遇。他们把中国视作威胁,甚至是“敌对国家”。现在英国议会正在审议《国家安全和外国投资法案》。英政府高官告诉我有关法案并不针对具体国家。我们希望英国能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如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未来仍会有更多的中资企业来英投资兴业。
方文建(代表与会人员提问):近日,(针对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决定)英国外交发展部多次“指责”中国违反国际义务和《中英联合声明》。有报道称英方可能因此“制裁”中国官员。针对英国政府和议会的有关言行,中方将作何反应?
刘大使:近日有媒体炒作,我因涉港问题被英国外交发展部常务次官“召见”。实际上,我在会见中向他清楚阐明中方严正立场,即中方坚决反对英方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英方总是借口《中英联合声明》指责中国“没有履行国际义务”。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中国是75年前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国家。中国一直遵守《联合国宪章》,始终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政府间组织,签署了500多项国际公约。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国违反了国际义务。恰恰相反,是英方违反国际义务。《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基本原则,首先就是国家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就是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的决定合理、合法、合宪,符合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
我在许多场合谈到过,中英关系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遭到破坏。这就是当前中英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今年是英国承认新中国70周年。70年前,英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70年来,中英关系取得巨大发展,但也经历起伏。事实证明,只要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英关系就能向前发展;反之则遭遇挫折,甚至倒退。中方仍然重视中英关系,一个良好的中英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中英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在双边领域和全球事务上,我们有很多共同议程。因此,我们有一千条理由发展好中英关系,而没有一条理由把中英关系搞坏。但是,“探戈需要两个人跳”,希望英方珍惜来之不易的中英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归正轨。
我常说,经贸合作是中英关系的基石。我常鼓励在英中资企业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稳定剂”和“推进器”作用。但是,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密不可分,如果政治互信受损,整体双边关系就会受到影响。有互信才能做好生意。希望中英两国企业共同努力,克服当前困难,为两国关系发展贡献正能量。
方文建(代表与会人员提问):在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国为何“限制”英国国民入境?
刘大使:我们高度重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国防控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性成果。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境外疫情形势进一步恶化,中国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加大,中国国内个别地方也发生局部疫情。在境外输入病例方面,英国排名居前。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出于减少输入病例考虑,对外国人入境实施了一些限制措施。我想说的是,这是为应对输入病例增加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既有利于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也有利于维护大家的健康安全,将来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会进行必要的调整。
英国议会跨党派“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小组顾问阿夫塔布:“一带一路”已经将中国和外国市场联系在一起,现在中国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请问“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是什么关系?
刘大使:“双循环”是在新形势下中国推动构建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双循环”与共建“一带一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带一路”是构建“双循环”的重要渠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了中国西部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联系起来,“双循环”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更大动力。我认为,未来“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会让“一带一路”更加高效、更富有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