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传承傅山文化,绘就时代新篇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2025年5月13日下午三点,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在尚中书院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太原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安排会议精神。会议由秘书长祁志军主持,会长孟永华、副会长兼支部书记吴金生、副会长郭琪、支部纪检委员姚振华、副秘书长郭永强与成海英、尚中书院院长聂惠敏以及新会员梁荣芳、常君、李彦锦等十五人共同参会。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446.jpg

 

会上,会长孟永华着重传达了太原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安排会议精神,明确了研究会接下来的工作方向。随后,副秘书长郭永强作为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傅山文化课题组执笔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傅山文化。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研究会积极营造学习研讨“傅山文化”的浓厚氛围,如今“傅山文化”已成为并州大地承古启今的关键文化符号。傅山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与书法家,其精神遗产深深融入太原的山水与街巷。为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傅山文化,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联合多方力量,打造了“跟着傅山游太原”的文旅融合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635.jpg


在溯文化之根方面,研究会以傅山足迹为核心,整合城郊傅山文化遗存,形成“一园多线”文化图谱。中华傅山园作为傅山故里西村的文化地标,园内建筑重现傅山生平,还通过多种载体将学术研究与大众体验相结合;晋祠傅山纪念馆陈列傅山书画精品与文献,是研究其艺术成就的核心场所;同时,通过“文旅资源导览一张图”,将众多相关景点连点成线,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铸精神之魂上,研究会提炼出傅山精神的“家国情怀、学术创新、民生关怀”三大内核,并从多方面深化研究。学术与艺术交融,傅山书法理论及手书碑刻成为共研史料;医学与养生传承,其创制的美食及医著通过传习所实现非遗活化;武术与强身实践,傅山拳法列入省级非遗,在中华傅山园定期展演,融入全民健身与青少年教育。促文旅之兴中,以“傅山文化”为文旅IP,通过主题活动赋能,举办“崛围红叶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跨区域联动,联合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党报媒体构建传播矩阵;数字化探索,开发线上导览系统,向年轻群体渗透文化资源。启未来之思时,傅山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激励今人践行终身学习与创新精神;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为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提供经验;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542.jpg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的特别嘉宾——尚中书院院长聂惠敏,不仅在书法领域造诣深厚,更是身兼数职,为文化传承事业贡献着卓越力量。他身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教育中心主任,凭借其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致力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作为三晋文化研究院朱熹榜书研究院院长,在榜书艺术研究与推广方面成绩斐然,为三晋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734.jpg

 

在会议的尾声,聂惠敏院长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从“永字八法”这一书法入门基础笔法讲起,生动阐述“习书如人”的独特见解,深入剖析用笔习惯的重要性,还就书法传统文化传承的多元维度展开细致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书法文化盛宴。讲解完毕后,聂惠敏院长向各位参会者赠送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墨香寄情,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大家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文化韵味的美好瞬间。
 

此次会议,绝非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而是对傅山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鞭辟入里、全方位的深度研讨。吴金生书记及所有与会者都发言表态,要从傅山文化遗迹的整合活化,到精神内核的多维诠释;从文旅融合的创新探索,到时代价值的深度挖掘,每一个层面都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剖析。这不仅是对过往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性总结,更是为未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事业,清晰地勾勒出前行方向,精心绘制了发展蓝图。
 

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以对文化的赤诚热忱与崇高担当,宛如中流砥柱,正稳步成为傅山文化乃至更多传统文化于新时代传承发展进程中的强劲推动者。他们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深信在研究会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奋进下,傅山文化定会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于新时代浩瀚无垠的文化星空中,绽放出愈发耀眼夺目、动人心魄的光芒。这光芒不仅将为太原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注入磅礴力量,使其更加厚重深沉,更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添砖加瓦,书写浓墨重彩、辉煌壮丽的崭新篇章。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