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广东茂名打造岭南荔枝文化绽放的现代高速公路柏桥服务区交通新地标
中国早报广东讯(图文:曾景善 曾天):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省茂名高州市根子镇考察全国荔枝、龙眼第一村一一柏桥。对茂名市致力高质量发展荔枝、龙眼特色产业给予高度评价。茂名市、高州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受启发,坚定跟党走,奋力拼搏。在习总书记考察高州市柏桥村满两周年之际,建成世界一流的柏桥文旅包茂(G65)高速服务区。
在"中国荔乡"茂名高州的青山绿水间,一座以千年荔枝文化为魂的现代化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崛地而起,今天正式揭开面纱,交付使用。现场锣鼓喧天,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游人人头攒动,个个喜逐颜开,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游客不停地举起手机拍摄区内美景。记录幸福时刻。作为广东省首个荔枝文化特色示范服务区,这座镶嵌在荔枝林海中的交通驿站,不仅重塑了传统服务区的功能边界,更成为广东交通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创新实践样本。
荔韵匠心:建筑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柏桥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将荔枝DNA深刻镌刻在建筑肌理中。西区主楼呈现"破壳荔果"造型,中央穹顶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和钢网架结构,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东区主楼则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与西区遥相呼应。令人惊叹的是全长660米的人行景观天桥,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化身为"空中枝干"将东西两区紧密相连,形成"一枝串果叶"的视觉奇观。
在细节处,设计团队将荔枝元素发挥到极致:服务楼外立面隐藏的灯带使建筑白天素雅、夜晚璀璨;人行广场地面LED灯带如荔枝汁液流淌;连洗手间指示牌都采用荔枝造型。连接东西区的天桥护栏镶嵌着荔枝壳纹样的镂空金属板,阳光透过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荔影,让现代交通设施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立体教科书。
科技赋能:传统美学的数字化表达
项目建设中创新引入徕卡三维扫描仪,对"荔花"状幕墙进行毫米级精准建模,以数字化手段完美复刻传统岭南建筑的精髓。服务区西区二楼的数字非遗馆,通过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示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茂名非遗瑰宝,让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网红洗手间成为服务区的人性化亮点。内部设置景观天井,顶部采光配合原石面流水瀑布和精致园景,将岭南园林美学融入最高频的使用场景。这种"设计即体验"的理念,让短暂停留的旅客也能沉浸式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开放交融:乡村振兴的能量枢纽
柏桥服务区突破传统"围墙经济"模式,成为广东首个实现人、车开放的高速服务区。660米景观天桥直通国家4A级旅游景区柏桥荔博园和千年古荔园,ETC专用车道实现与周边村镇的互联互通,真正将车流转化为带动乡村发展的"致富流"。
服务区商业布局深度融合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特色。东区乐驿便利店变身"粤西物产展馆",1000余种特色商品通过"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专柜"走向全国;西区非遗手作坊提供竹编、沉香制作等体验项目,让非遗技艺可触可感。"荔市十二时辰"里,食惯嘴粉、化州牛杂等地方小吃与荔枝咖啡、沉香茶饮碰撞出独特的味觉盛宴。
驿路繁花:广东服务区提质升级的示范样本
柏桥服务区的诞生,标志着广东高速公路服务区从功能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跨越。在"一路一策、一区一品"理念指导下,广东交通集团已打造出侏罗纪主题、银杏主题等特色服务区矩阵。目前全省399对服务区中,210间设立乡村振兴农产品专柜,237个设置地方美食专区,累计实现消费帮扶超1.2亿元。
这座将2000年荔枝文化"搬"上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不仅是一座交通驿站,更是一扇展示岭南文化的窗口、一个促进城乡融合的支点。当旅客站在景观天桥上,看西区"荔果"建筑与东区"荔叶"造型相映成趣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之美,更是广东交通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按照规划,2024至2027年将打造如长沙湾服务区、柏桥服务区等32对“规划定位更加精准、设计实施更加精益、经营管理更加精细、业态产品更加精致、服务体验更加精美”的“五精”特色服务区。随着柏桥服务区的正式运营,这条贯穿荔乡的交通动脉,正将岭南的甜蜜与韵味,送往更远的远方。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