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湖北襄阳黄龙人大:“三抓三化”赋能支点建设 履职尽责显担当

编辑:曾伟文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湖北讯(记者 杨涛)2025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人大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以“三抓三化”为重要举措,全力破题基层人大工作,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推动民生实事解决、加强与群众联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贡献了重要力量。


抓培训,化知识“无”为“有”,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黄龙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将其作为提升代表履职水平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学习培训达10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不仅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授课,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履职技巧等多个领域,还组织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拓宽视野。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代表们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监督,化实事“难”为“易”,全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在民生项目推进过程中,黄龙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主动认领了18个民生项目,并建立了“周问询、月汇报、季总结”的高效监督机制。代表们定期深入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在代表们的持续监督推动下,涉及道路、环境、饮水等方面的17件民生实事已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陶巷村与红光村相连5.5千米的村道,是两村村民出行和农副产品销售的主要通道,因年久失修,加之风吹日晒,车辆碾压,路面破损严重,不但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还影响村民农副产品销售,村民强烈建议村道重修。该镇人大代表许全香在人大代表下基层时了解到村民需求,积极整理成建议提交镇人大。镇人大立即向镇主要领导和区反映,得到镇委、政府和区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争取项目,投资380万元对红光村道进行拓宽、维修,让村民出行有保障,农副产品外销有通道,夯实助农增收的基础。


抓履职,化联系“少”为“多”,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了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黄龙镇将81名代表科学合理地划入23个网格,让代表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三员”。代表们积极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今年以来,已协助解决群众诉求90件,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大工作更贴近群众、更符合民意。


       该镇人大“三抓三化”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将继续深化“三抓三化”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履职实效,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人大贡献。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