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举办张子琳书画暨医案文献展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翰墨医道映初心。金秋时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校园内翰墨飘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医学与艺术对话悄然启幕。


微信图片_20251020093105_533_1362.jpg


2025年10月18日,“翰墨传医道——张子琳书画暨医案文献展”在学院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展,通过50余册医案手稿、3万余条诊疗记录及20余幅书画真迹,全景式展现了晋地名医张子琳(1894-1983)“以医济世、以艺修身”的传奇人生。

医艺双辉:解码老中医的精神图谱
     作为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首批专家,张子琳先生从医六十余载,既以仁心仁术救治病患,又以丹青笔墨修身养性。此次展览首次将其医学遗产与艺术成就并置呈现。


微信图片_20251020094330_537_1362.jpg

    医案展区:泛黄的《张子琳临床医案》手稿中,小到一味药的加减、一剂方的调整,均标注清晰,如1965年为矿工治疗矽肺病的医案,详细记录了中药配伍与疗效观察,堪称山西中医药临床经验的“活化石”。

微信图片_20251020093140_536_1362.jpg


     书画展区:1953年获奖作品《荷花》图以淡墨勾勒出亭亭玉立的莲荷,暗合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医者操守;书法作品《大医精诚》笔力遒劲,彰显“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从医理念。

三晋文脉:填补本土医学研究空白
    展览特别设置“山西中医药文化溯源”板块,通过《徐继畬批观物篇医说》等珍贵文献,揭示张子琳先生对晋地医学的传承与创新。学术价值:其独创的“脾胃同治法”在治疗慢性胃病领域成效显著,相关医案被纳入《山西省名老中医经验汇编》。地域特色:结合山西“表里山河”的地理特点,展出其针对黄土高原多发病的诊疗方案,如用连翘、黄芩等本地药材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案例。

教育赋能:让文物成为“活教材”
     作为中医药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展览被纳入学院《临床中药学》《中医文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场景。学生实践:药学系学生通过临摹医案手稿,学习中药配伍逻辑;书画社成员则从《梅花》图中感悟“杏林春暖”的职业精神。教研创新:学院计划以此次展览为基础,开发“山西中医药名家”系列微课,其中张子琳医案数字化项目已获山西省教育厅立项支持。

社会影响:搭建文化传承新平台

      展览期间,学院同步举办“医道与艺道”学术论坛,邀请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侯小平等专家研讨张子琳学术思想的现代价值。太原市中医医院青年医师王雪表示:“从医案中学习辨证思维,从书画中涵养人文情怀,这种‘专业+文化’的教育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微信图片_20251020094401_538_1362.jpg


     当参观者驻足于张子琳先生的《出诊图》前,画面中背着药箱行走在太行山间的医者身影,与展厅外药科校园里的朗朗书声交织共鸣。这场持续至11月18日的展览,不仅是对三晋医魂的深情致敬,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让古籍里的智慧照进现实,让传统中的精华滋养未来。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