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80后新农人领跑“蒜黄之乡” 绘就产业振兴金色图景
中国早报山东淄博讯(通讯员 林华)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的特色农业版图中,悦庄镇龙湾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消水蒜黄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历经30余年的深耕细作,这里早已摘得“蒜黄之乡”的美誉,并于2013年凭借卓越品质斩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当地农业的金字招牌。如今,一位来自悦庄镇北小水村的80后新农人周纪江继续接棒,带领家乡产业不断突破,执笔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金色故事”。
“我们的蒜黄品质就是市场标杆,不仅卖得上价,还供不应求!”周纪江谈及自家产品时,言语间难掩自豪。自2011年投身蒜黄收购行业,创业初期,他便遭遇资源短缺、销路不畅、货款回收困难及客户信任度低等重重困境。然而,凭借不服输的坚韧精神,他愈挫愈勇,携家乡蒜黄积极参展各地农展会打响品牌,深入农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他手持地图跑遍各大农产品市场,用毅力与真诚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客户网络。在疫情三年特殊时期,周纪江以“抗疫情 保供应”为己任,开通冷链物流专线,依托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带领企业实现销量“三连跳”,创造出年营业额超2000万元的佳绩,在逆境中书写出蒜黄产业的传奇。
回顾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周纪江仍记忆犹新:“当时,种植户们看着即将烂在棚里的蒜黄急得想掉泪,每天天不亮就堵在我家门口。我深知,这不是简单的滞销,更是乡亲们的心血和希望。”正是这份使命感,促使他在困境中不断寻找破局之道,带领当地蒜黄产业逆流而上。
为有效破解传统种植模式下蒜黄质量参差不齐、农户收益不稳定等难题,周纪江创新探索出“协会+农户”的抱团发展路径。202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纪江牵头推动成立沂源县蒜黄协会,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全产业链整合,推动当地蒜黄产业向规模化、智慧化转型。协会成立后,迅速落地一系列关键举措:从大蒜头筛选、蒜黄种植到产品销售、蒜根处理等全环节入手,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搭建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品种改良技术攻关,协会以创新思维重组生产要素,以组织化方式激活产业潜能,打破了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形成“协会统筹、智慧赋能、公司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蒜黄种植的标准化水平,更通过产业链整合为农户稳定收益提供保障,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截至目前,沂源县蒜黄协会已吸纳当地60%蒜黄种植农户入会,通过系统化技术管理培训、评比优秀会员、四季福利关怀等方式,不断激励农户规范化生产的积极性,成功将传统农民转型为专业“农业员工”,既破解农村劳动力短缺与经营理念滞后难题,又显著提升蒜黄专业化种植水平,实现农民增收与集体增效双赢,探索出乡村振兴多方共赢新路径。
“成立协会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蒜黄生产,最大化保障农户的利益。”协会带头人周纪江介绍,“未来将着力攻克蒜根高效利用技术,构建生产、销售、处理的完整闭环,并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让消水蒜黄走出国门。”
昔日奔波市场的创业者,今朝变身乡村振兴“领头雁”。周纪江以创新实践诠释新时代新农人担当,带领家乡蒜黄产业稳健前行。目前,当地蒜黄种植规模已超1000余亩,年产量突破5000万斤,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蒜黄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成为齐鲁大地乡村振兴中又一处鲜活注脚。
责任编辑:张兆伟
值班总编: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