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金色脉搏 红土孕金米:河北怀来县孙庄子乡的小米振兴之路

编辑:贺文生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怀来发布
分享到:

       中国早报河北讯(记者 贺文生)小米,这一源自太行山区的古老高寒作物,曾是革命的脉搏、硝烟里的温暖——以自己传奇的方式化为精神和思想的光芒,化作巨大的热能和无比的力量,为养育革命老区,做出了母亲深恩大爱的奉献。 

图片01.jpg

       孙庄子乡地处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南部太行山区,是一片饱含红色记忆的革命热土。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元帅、肖克司令员等曾在此指挥作战,英勇奋斗。当地群众积极参军支前、支援抗战,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那时,孙庄子所产的小米,作为重要的军粮来源,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图片02.jpg

       如今,“小米加步枪,好米在孙庄”的精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传续,这里出产的优质小米,不仅延续着历史的醇香,更成为新时代健康生活与真挚情谊的象征。

图片03.jpg

       孙庄子乡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显著。得益于半山腰梯田的地理环境,当地降雪更多、气温更低、温差更大,谷子生长周期更长,从而形成了颗粒饱满、色泽金黄、黏糯甘甜的特质。这里出产的小米素以粒大、色黄、味香、粘稠、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而闻名,所熬制的粥品粥油浓醇、色泽金黄、入口温润香甜,不仅广销京津冀地区,也成为人们日常养生和馈赠亲友的上佳选择。

图片04.jpg

       孙庄子乡积极推动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05.jpg

        作为谷子种植的新兴产区,万庄村引进了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成功播种张杂谷10号,有效抵御了低温和少雨的影响,实现了亩产量从700斤到1000斤的跨越,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用工成本。

图片06.jpg

       2025年,该村持续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投资建成现代化生产加工车间,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经新设备加工后的小米,在色泽、营养保留及杂质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化,为其进入超市、对接北京市场奠定了坚实的产品基础。

图片07.jpg

      作为传统产业,下枣沟产区为保障质量,当地小农户坚持精耕细作,拒绝使用除草剂,避免影响作物生长速度,这也使得该产区小米品质更加优良。2025年,该产区引进金苗系列品种,并对加工车间进行升级,推动精细化加工与品种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和产业提升,下枣沟正稳步提高集体收入,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图片08.jpg

       小米不仅是红色基因的滋养者,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已从饱腹的“物质粮食”,升华为一种质朴而坚韧的“精神符号它承载着“小米加步枪,好米在孙庄”的奋斗传奇,更寄托着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凝聚着代代相传的实干精神。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孙庄子乡人民正用智慧与汗水,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让这片土地持续收获着金色的希望与芬芳。

值班总编辑 邱 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