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书香天地

圣手神笔 雄健豪放 ——观李志全先生画展有感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4/01/17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董文静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第十八则有言:“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窃以为,正合李志全先生书画之意。正对展厅正门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副侧影,他含笑从容端坐,凝神看向远方,那目光,是思索,更是追溯……徐徐展开的背景,从韶山小院,到南湖泛舟。星星之火,终将燎原,点燃了无数人的坚定信念。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数十载,最后是巍峨的天安门城楼,令人想起开国大典上领袖的雄姿英发。既是属于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五个重要节点,又是领袖亲历的峥嵘岁月。今年(2023年)正逢领袖一百三十周年诞辰,从大气磅礴的画卷中,不仅感受到李志全先生的深切悼念之情,更有一种盛世气象,自然生发。


李志全先生的山水画,既师古法,但师古而不泥古,素来新貌迭出,于新古之间,彰显洋洋洒洒的万千气象。底色一般都是雅致的,水墨缓缓铺陈开来,似乎隔着漫漫尘烟,于现世的一角,偶尔窥见岁月的风尘。他胸中的丘壑化为笔端的繁华与苍凉,却仍然有一种勃勃生机,萌发于点面纵横交错中。那屹立的山,挺拔陡峭,点染皴擦出繁茂的枝叶,高山之下,宽阔通途上,一列公交缓缓驶过,满载着一股呼之欲出的希望。山是旧的,不知在此地屹立过多少年;车是新的,装下沿途的风景与乘客;两下相较,李志全先生的笔法老辣,他既有泼墨似的云山,又有沟壑纵横的青山。

640 (1).jpg

他的山水画里,有商山洛水的余韵,滋养出一派悠然从容。笔墨布局上灵动鲜活,不拘泥于技法形式。丘壑林木,往往别有会心。到了山石,又为之一变。有近乎工笔画的山石以其逼真的形态忽然出现在眼前,又有笔墨松泛灵活,点染苍苔之外,一丛明亮的野花,兀自摇曳生姿,承载着他数不尽的乡情。追本溯源,李志全先生老家在山西,沿着旧迹,那份经年累月的乡愁便落在笔端,鹳雀楼如此,普救寺万固寺亦如此。重重高塔,层层雕梁画栋。俯瞰之景,幽微高妙。细观线条,下笔沉稳,将所见所感,所思所忆,俱都浓缩在眼前的一副副美妙的画中。


山水之外,还有画不尽的乡情悠悠。譬如饱经沧桑的老人,一边筛面,一边含笑带着小孙子。顶上丝瓜结蔓,地上闲花丛生,风土人情美便先鲜活地点染出来。拾柴火的稚童,戴着红领巾笑眯眯。一步一步,随着他的画卷走进历史深处。

640 (2).jpg

笔墨之中,自窥盛世。历史更深处,还有洛州的文化底蕴,也都凝结在他的笔端。仓颉造字图是另一种风格了,所有瑰丽的想象都落在华丽的画面中,云山环绕,人物栩栩如生,演绎着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同样是仓颉的形象,在他不同的画作里都有着不同的演绎形式。人到七十古来稀,李志全先生依然有种极顽强的创新力与生命力,蓬勃生发。

640 (4).jpg

当然,李志全先生最擅长画的,还是荷花。他在画面局部的笔墨,往往恣意潇洒,看似随机,荷叶上晕开些许斑驳的肌理,充满一种不确定性。但整体的画面又在他得心应手的掌控之中。几幅长卷的夏荷图,用色大胆,笔墨浓重,池荷密而不乱,一侧荷叶舒展,一侧蜷缩生嫩。逡巡而过,花不语,叶不歌,四季的无声流转间,气韵霎时如汪洋倾泻。其间我最爱的,莫过于花间仕女,螓首蛾眉,霞飞颊侧。四下烂漫花开,池荷静谧。裙裾间线条丰富,意味深长,更有一种戴敦邦其画雄健豪放之感。


李志全先生的画作,既有纯粹的写意,又不乏精致到兼工带写的地步。精雕细琢,是他从画以来的坚持;风格多变,是他孜孜以求的追寻。更有陈年旧画做对比,彰显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上下求索。

640.jpg

纵观李志全先生的画作,所谓:圣手神笔,雄健豪放,大开大阖,盛世气象,无外如是。

 

(责任编辑   张国强)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