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书香天地

水滴石穿飞奇葩---河南省巩义市农民书法家李光普创新《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面世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郜泉州


近日,从河南省巩义市文联获悉,巩义市农民书法家李光普先生,在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创意”伟大理论指导下,通过30年独自钻研、改革创新、三易起稿、精心编制的《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著作完成,在巩义市脱颖而出,短时间即将面向社会绽放。不仅填补了中国篆书史上的一项空白,而且成为中国书法界一支耀眼奇葩。

图片5.jpg

据巩义市书法家协会一位负责人讲,李光普先生创编的《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著作,共十四卷册,一万五千余字。其巨大功效为5大特点:1、改革创新,填补空白。近代篆书是追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几千年之后,向篆书进行的第二次改革创新。它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挖掘、传承、革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取得的新成果。且用楷篆手法书写而成。无拼凑、无抄袭,称稀世之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和珍藏价值。填补了几千年来篆书一直没有完整范本的历史空白。2、工程浩大,耗时耗资。李光普先生独立用30年时间完成,投资约百万元。3、内容丰富,文字齐全,字体繁简,相当规范。大胆借鉴吸收和融合了楷书的“提、按、顿、挫”之手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篆书的书属性,灵动性和艺术性,使篆书的结体更加端庄,更加静穆,更显气韵和生机。4、简单实用。采用书法形式与大字典完美结合,耳目一新,独具一格。既能轻松帮读者査字,又能相互欣赏交流,切磋书法艺术,把同音字、异体字,特别是简化、繁体字,全部篆写在一起,增强记忆,便与鉴别。无论是对简化字比较熟悉的青壮年,还是对繁体字比较熟悉的老年人,都能一目了然,运用自如。在所有的字首上都标有拼音、四声和注释。同时还登载了拼音部首两种检字方法。查字精华、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得心应。到处都能看到中国文字有篆书进化而发展,过渡成为汉字的过程和影子,不仅是部现代新篆暂新型工具书,不仅属中国书法界首创。属中国首创。而且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历史见证。5、规划长远,计划精密。李光普先生经历三个阶段、三易其稿、三个版本,精修而成。作者有划时代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习近平对文化艺术的系列讲话精神,然后分步进行。首先准备阶段,拟出计划大刚,对整体工作进行规划部署,计划二十年时间完成这项艰巨工程。其次,计划以六年时间搜集资料,书写、设计、编篡、校对、修改、制版、完善,制作电子版。其三是计划以四年时间,进入具体创新工作。以常用汉字为基础,伴有少量的简化字。严格规定,在“新、奇、全、顺”上下功夫,在顺应新时代上标新立异。其四,针对《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首版排版紊乱,二版不够规范的现象,在第三版本上,依照中华大字典最新修订版本的顺序,所有繁体字、简化字、同音字、异体字无一漏缺,完善终稿。


巩义市文联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讲到,作为一位农民书法家,李光普先生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公民,李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千百万书法爱好者,李先生作为一位无业农民,一方面拼命打工赚钱,一方面坚持创作编篡。不惜花尽人生一辈子的所有积蓄,不惜变卖家里所有家产,三十年如一日,不放弃,不间断,无怨无悔,挖山不止,滴水石穿,忘我之心,天地可鉴。虽然吃尽千般苦,受尽万天累,用坏千支笔,耗尽万瓶墨水,终于圆了三十年梦寐以求的心愿。把《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编篡成功,对于一个从来就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来说,精神真是感天动地。

图片1.jpg

采访中我们获知, 篆书有三难“难查、难写、难辨认”,难于上青天,有很多字在篆书字典里根本就查不到,更有甚者连代用字、同音字、错别字也查不到,很多人想篆、爱篆、而又不能篆,被拒之门外,连篆书的门槛都进不去。在这种情况下,李光普先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要么从头来,重新开始学习说文解字,你把说文解字的偏旁部首学通弄懂啦,能够独立组合自己所需要的字时,才算是迈出了篆书生涯的第一步。随着创作生活的步步深入,接踵而来的就是,因为篆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的线条一体化、均匀对称化和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结构标准化,直是金朁、弯如金钩、藏头护尾、遒劲飘逸,不容有半点疏忽。所有的篆字都要有数以万计的演练才能拿出来应用,再加上篆书的字体和汉字的笔顺差异太大,根本没有想象之处,十分难认、难记,无论走到哪里,篆书字典便是必带之物,况且一带就是两三套,沉甸甸的,非常难为情,但又不得而为之。几十年来,每逢遇到这些烦心事,李先生便在内心深处,蒙发出一种想法,“我要下决心编纂一套包揽所有汉字的中国小篆大字典”。彻底解决天下所有篆书爱好者的困扰。为了实现我的梦想和追求,我把孩子们给我的零花钱第一笔支出就是征订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导报、中国书法杂志,购买书籍、惠顾书店、捕捉信息、查阅资料,广览展出,搜集各种不同的篆字,为编纂大字典做准备,30年如饥似渴,生命不息、挖山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一直是李先生的精神支柱,李先生把它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一想到要重新编纂大字典,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只觉的浑身都是力量,有使不完的劲。曾有一段时间,李先生生病住进医院,他已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未出院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工作,他的孩子、闺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谁拦也拦不住。正是他的执着精神,才劲他战胜了病魔,战胜了所有的艰难困阻。《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终于以崭新的理念,崭新的创意,和崭新的风貌姿态面世。终于圆了李先生的的中国梦。正因为李先生的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才使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阶梯,他的书画作品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大奖,他本人先后成为巩义市、河南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资深书法家、中央书画频道客座讲师。

1717497275138060.jpg

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的问世,受到中国书法界的高度评价。初稿完成时,当时在世的中国著名书画家陈天然大师看后赞道:“不错,写的不错,有功底,有风格有气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卷全部完成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连高增墨宝“神颠”给予感悟。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会总书记、中国书协理事传凯增墨宝“挥毫墨颠”高度评价。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组联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邹德中评论说:“李先生的篆书作品,古朴厚重,端庄大方,清秀典雅,遒劲圆熟,完全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他的书法在维护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篆书的立体感,结体更加端庄大方,浑厚典雅。李先生对篆书这么执着,功底也相当的好,有所创新,有突破古篆书的味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巩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平均评价李光普:“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的均匀线条,继承了篆书的传统手法,借鉴了现代楷书的风格,丰富了篆书的立体感,运笔厚重,增加了提按顿挫,使篆书之结体更加端庄大方,更加静穆、安祥、典雅,更加气韵,精彩和生机,从而使小篆远离工艺性、技巧性。”  

图片2.jpg


采访结束后,我们问李光普先生,你创新编篡 《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的动机是什么?这位80多岁、精神矍铄、谈笑风生的老人风趣的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创意”伟大理论,指导我的中国梦。但愿《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的面世,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和方便。虽然我已努力,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想把《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做到极致,但难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者认为,“书法是文化,书法是精神,书法是境界,书法是品味,书法是人生,书法是社会”。由此可见,书法已经完全融进了李光普先生的生命之中,而且是不可或缺,至高无上的。中国梦,文学梦,书画家梦。一个作家、诗人、书画家、文艺工作者或文学爱好者,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连一起,把个人的小梦与民族复兴的大梦融为一体,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李光普先生正是坚持不懈努力,朝着《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这个方向前进,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力量,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生他养他的伟大母亲-------祖国。


采访结束后,记者怀着钦佩之心,感慨写拙诗赠与李光普先生:挥毫河洛浪滔鸣,鹰飞嵩峰彩云生。寒暑易节汗水飞,月到湖心格外明。提按顿挫运笔重,点皺勾染绘丹青。梅花香远苦寒来,承传古今留汉青。我们祝愿李光普先生的《中国小篆书法大字典》这支奇葩,飞出中原,在全国美丽绽放。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