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河南伊川:盘活僵尸企业 激发经济活力
中国早报河南讯(记者 常红伟 通讯员 刘春生 石湘罡 王社民)“利用多年闲置的厂房,村里去年引进了伊香仁食品加工厂,既节省了投资和建设时间,又为万亩瓜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张奇庄村党支部书记田圣卫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资源制约日益凸显,伊川县部分企业亩均产出低、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了僵尸企业,这已经成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的短板。
在招商引资和乡贤返乡创业中也常有这样的困扰:一边是新上项目需要用地,另一边是一些企业停滞多年,仍占着大量工业用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高区土地综合利用率、有效拓展发展空间?
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强调:要盘活僵尸企业,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盘活僵尸企业,处置低效企业出清的是落后产能,带来的是要素资源,留下的是发展空间。
耐材是伊川优势传统产业,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众多耐材小企业,带来了税收和就业,但也与散乱污、高耗能等问题并存。近年伊川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环保不达标的,坚决关掉一批;对产品低端、高耗能的,停掉一批;对有市场但生产规模小的,兼并重组一批,目前全县仅保留20余家规模大、市场稳定、技术工艺好的企业和50万吨产能,一举砍掉耐材企业180多家。耐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增强了,资源要素集约了,释放出土地资源1115亩,吸引了中钢洛耐“退城进园”,在彭婆镇数十家小厂的旧址上,建起了产学研一体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龙头企业中钢洛耐一期已投产,伊川耐材产业“老树发新枝”,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通过“招商激活、嫁接盘活、技改撬活、服务帮活”等途径,停“空转”、去“累赘”、甩“包袱”、强“筋骨”,大力度促转促活“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凤”,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伊川县鸦岭镇乡贤牛利利2013年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了现代化标准化大型烟花爆竹储存仓库,2019年禁放烟花爆竹政策出台后,仓库一直闲置。牛利利积极探寻企业转型,2021年初对烟花爆竹仓库进行改扩建,成立世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花椒收购与深加工业务,解决鸦岭镇花椒销路不畅问题。烟花爆竹储存仓库“嫁接”后重生,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盘活僵尸企业,整合各方资源,突破制约发展的重围,考验着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
白沙绿色铸造工业园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做好减法、腾出空间、集约发展、精心管理”的思路,立足园区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园区企业盘活路径,深入系统摸排梳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落实“一企一策”,通过重组、嫁接等方式,实现园区企业闲置土地再开发再利用,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园区有4家企业实现了产销两旺,年产值12.6亿元 ,上缴税收5000万元。
引入资金、技术,实现企业“联姻”增效,这些都不失让低效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良策。腾出空间“腾笼换凤”,积极帮助企业对接生成新项目,引进新的投资方,盘活企业资产。关键还要对新项目的企业资产状况、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市场前景、品牌优势等指标进行考察,严把准入关口,确保引进的项目有实力、有市场、有发展基础,避免出现二次闲置。
伊川县吕店镇符村利用“三清两建”中清理出的闲置砖厂,成功引进了河南瑞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植物基PVC环保增塑剂,产品性能优越,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在紧张建设,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利润近2000万元、税收500万元左右。
盘活僵尸企业、治理低效用地目的是让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对于地方经济来说,大项目、好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助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只有让优质项目之“凤”取代僵尸企业、低效企业,才能促进产业和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