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父亲带血的存单(续)

编辑:吴泽涛 发布时间:2024/04/29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彭东权

时光再次追溯到2005年。

这年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小雪节气刚过,时序便郁结一片灰暗与湿苦。这时,我的生活陷入低迷,正如我上文所描述的“穷困得几剩一把文字,孤独得只有几个文友。”八十岁的父亲来到我的身边,及时给我鼓励与安慰。

那是一个清冷的午后,我独坐办公桌前,对外张望,我突然看到父亲走进单位的院子,冬日里的父亲更显苍老,只见他行色匆匆,步履蹒跚,走上台阶时,几乎一步一个踉跄。父亲坐在我的对面,没有指责,没有怨怒,只是冷静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说:“我有三年没有栽田了,真还有点闲得慌,现在种棉花收效蛮好,我冬里把两亩田转要回来,栽上棉花,争取有生之年还存上一万元,也力所能及的减轻你的负担啊。”

父亲说到做到,八十岁又开躬耕陇亩,尽管收效低微,却乐此不疲。

父亲去世后,村里的人时常讲述父亲的种棉经历,件件充满辛酸。这里,我为微信朋友奉献两个故事做为例证。

第一个故事:有一年的中秋前夕,父亲的棉花满田吐絮,如繁星点点,父亲累死累活地抢收棉花,日以继夜蜷曲在棉田里伴着月亮摘“星星”。实在忙不过来了,他出钱请来邻村一个六十多岁的婆婆帮工。谁知这个婆婆新交的七十多岁的“男朋友”醋意大发,赶到父亲的田头吵闹不休,还喊来儿子到场助威。几次企图行凶。直到路人“拔刀相助,”怒斥无理父子:“你们不要欺人太盛,人家也有儿子,虽然现在虎落平阳遭犬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小心回来找你们算账!”这对父子才悻悻离开。

父亲知道我中秋节会带家人回乡过节,立马对左邻右舍反复叮嘱,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父亲这样说道:“我的儿子性情我了解,自己受到欺凌多半选择忍让,但只要家人受到委屈,他一定会找人拼命的!还有我的孙子现在也长成人了,脾气比他爸爸火爆得多,莫惹出祸来不好。”有人说怎么不叫你的儿孙为你出口气?父亲马上纠正:“身正不怕影子歪,人争闲气一场空,出气有必要吗?

后来有好事者这样总结描述:八十多岁的公公请六十多岁的婆婆捡棉花,遭七十多岁的绑腿围攻,还请来五十多岁的儿子助阵,自己四十多岁的儿子和二十多岁的孙子却浑然不知。

第二个故事:父亲卖了棉花存款那天,拿着存单沾沾自喜过马路,不幸被本村一个骑摩托车的年轻人撞到,双手倒地血流不止,瞬间染红存单。年轻人立马要送父亲去卫生院,父亲活动了一下身体后说:“没有大碍,你走吧。”旁边有一个人劝说:“伯伯你不检查一下吗?至少也要把伤口包扎一下呀!”父亲说:“伤口包扎了,反而不透气,不利恢复。再说,这伢儿也为难,他年幼的儿子又得了大病。我虽然为难,但为难人何苦为难为难人。”从此父亲的存单上标注起血色的痕记,而“为难人何苦为难为难人”这句话,成为我家乡的“名人名言”。

行笔至此,我想草草收尾,因为再多的语言,也难表如山的父爱。我就借我的文学恩师、著名作家高立先生赠给我的诗句,做为此文的结尾,以呈画龙点睛之美。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经覆干苔。

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辛酸入喉来。

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

恍觉如今只形影,故乡无人诉情怀。

迁居他乡几十载,重归故里似客来。

门口空留教子棍,从今难入双亲怀。

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04e0ff27c94c93bf6990606ae2f12e24_1712757821368836.jpg

作者:彭东权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