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微言诗语,从《读〈长恨歌〉有感》中看许峰老师的伦理与史学观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4/08/25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许峰研究院3.png

——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第三章

 文/邹中海  图/王光兴

 

一、何来长恨歌一回

文学作品中常有封神现象,一部作品,若在某个圈子定调,并能历久不衰,则封神。白居易的《长恨歌》,则属于此类。自作品问世之后,迅速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作名篇,其中有不少已成千古名句,熟诵于“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白居易自己也很重视这首诗,认为是“一首长恨有风情”的压轴之作。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在读了《长恨歌》后,写下了一首名作一一《读〈长恨歌〉有感》,从中可以窥探出许峰老师的伦理、史学和家国观。笔者依据许峰老师践行的文以载道的理念:“咏物、悟道、劝世”这三个步骤,结合我所拥有的一些资料,尝试着对两首不同时期产生的作品,即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许峰老师的《读〈长恨歌〉有感》,这两首相同又不同的精品佳作,同时做一下解读,这或许也符合民众的期待。

 作品展示.png

许峰老师的诗佳作众多,也有很多名句广为流传。他的诗一经面世,也迅速会流传于街头巷尾、殿堂内外、成为各界人士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在当代诗坛、尤其是在古典诗歌方面的艺术水准和阅读量,还没有一个诗人能与之比肩。阅读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并能常年稳定者,诗坛没有第二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诗人的作品,有他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持久力。他的作品,无疑也是当代诗坛的封神之作。著名大书法家、恵州市政协原主席汤聘辉老先生评价他是“咏山第一人”;著名文化学者彭松先生盛赞他“自成一派”;著名诗评家邓三君老师高赞他的诗“独成一体“……关于对许峰老师的评价,国内外至少有数十位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在这里不再赘述。

   从上可知,两位都是诗坛不同时期有数的顶级高手。但令人感慨的是:白居易却不是许峰老师欣赏的前代诗人。许峰老师是家国意识和伦理观念都很强烈的诗人,我想之所以不欣赏白居易,可能是对白居易的伦理观和在《长恨歌》引用史实错误有关。因而把他看成了只知“歌功颂德”的宫廷诗人。笔者也认为,白居易在李、杨爱情故事中对历史真实没有如实书写,有“杜撰”的因素。杨玉环入宫后,玄宗从此醉生梦死,疏于朝政,不惜重金、劳民伤财为她修建了华贵的宫殿。并且她的兄弟姊妹全都因她得以分封:追封其父为太尉、齐国公;其叔为光禄卿;堂兄弟杨铦官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公,封魏国公,丞相;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直到震惊大唐帝国的安禄山反叛的消息传来,唐玄宗看杨贵妃跳《霓裳羽衣曲舞》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也过不成了。不得不率领手下一班人逃往蜀地。逃到马嵬坡时,陈玄礼代表将士请诛杨贵妃,玄宗无法,只好赐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嵬兵变”。

    此外,白居易对伦理方面也比较含混。以诗坛正统为底色的诗人许峰老师,当然是看不惯的。有错必纠,是正统文人的风骨,所以对白居易的《长恨歌》提出质疑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诗坛就有了另一首与《长恨歌》有关,却独一无二的佳作。这是一种进步和超越,恰恰是要肯定与弘扬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就是由这些有真知灼见的学者推动前行的。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感谢许峰老师,正是他的纠正,我们才明白了是非对错;如果他不纠偏,那不就是一直错下去了吗?现在很多有良知的学者,对待古文化上面也是非常认真的,出现错误,就及时予以纠正。在传承古文的版本中,又出现了很多的修订本、注校本、校正本或今释本等,这就是为了纠正前代先贤们的误识,防止以讹传讹。对那些已形成定论,或约定俗成的文化,如果不好纠正,也要注明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的。

 白居易1.png

 许峰老师是家国情怀浓厚、学识渊博、正气凛然、三观极正的诗者,所以当他看到白居易不顾史实一一“李隆基因迷恋杨贵妃而疏于朝政、动摇国本“,李、杨二人有伦理之乱却仍以歌行体的方式颂扬时,许峰老师的正气爆发,以诗为器,写出了自己的观感。诗歌简短而有力量,条分缕析、叙事清楚、主题明确,胜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诗中对李、杨二人及白居易都有一定的批判。许峰老师对白居易的批判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是非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分清主次;二是没有伦理观,杨贵妃并不是为唐玄宗直接选上的妃子,她最早是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被唐玄宗看上后,成了唐玄宗的贵妃,是家公与儿媳的关系,违背公序良俗,三纲五常,属乱伦关系。只不过是玄宗看上了,先是要她出家为道,号太真,至天宝四年纳宫中,才册封为贵妃,因此受到玄宗的极度宠爱。这些,在白居易所写的《长恨歌》中,与史实严重不符,因而也是被许峰老师批判的原因。由此可见,许峰老师的学识、修为、正气、情怀,都远非常人所及。《长恨歌》流传了一千多年,历史上能看出问题或不能看出问题的人,如过江之鲫。有的学识不够,看不到;有的勇气和良知不足,看到了也不说,这大概就是“智商”与“情商”吧!只有许峰老师,发出了诘问,堪称“史学上的第一人“。向历史上公认的名家名诗发出质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二是要有丰富的史学知识,二者缺一不可。白居易是古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唐代公认的诗坛“三剑客”,有“诗魔”“诗王”之称,但仍有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利益的取舍。虽然后来有学者认为,白居易的描述之所以与史实不符,可能是出于避讳,这也是可以讨论的。现在来看,白居易的这首诗,确实有伦理和史学方面的瑕疵。所以当某文化部门把《长恨歌》搬上舞台后,也没有对错误进行纠正,更引爆了诗人的正义,于是在导语中,也直言不讳进行了批判。

    许峰老师这首诗的艺术水准非常高,以艺术的角度来看,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出神入化、生动传神。从历史性、思想性来看,要高于白居易的《长恨歌》。《读〈长恨歌〉有感》,也是诗人站在新时代的视野,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所以主题非常明确,这首诗也是当今诗坛唯一一首对古代名诗进行批判的作品,读罢很能给人启迪,如醍醐灌顶。诗人既严厉地批判了李、杨的荒唐无道;也不露声色地对白大诗人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而对白居易的批判,其实是在借古讽今,是对有些文化部门在处理古文化题材时,对其中的某些误区,没有及时纠正。

 

二、无缘放下好过秋

关于白居易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我查了一下资料。元和元年十月,白居易和朋友陈鸿、王质夫三人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白居易的长诗中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记叫《长恨歌传》。与《长恨歌》相比,《长恨歌传》侧重描写唐玄宗的荒淫生活导致国家衰败,对李、杨爱情的渲染则比较淡,因而比《长恨歌》更具历史批判性。

 女孩.png

许峰老师的诗,应该就有陈鸿《长恨歌传》的犀利与笔风。由于许峰老师是站在一千多年后的新世纪来重新审视这个历史片断,所以许峰老师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更为全面。这首诗的隐与藏,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不仔细看,品味不出诗人的诗中之意,以为诗人的批判,仅指李、杨爱情的荒唐。但如果仔细推敲,则发现这首诗真正批判的重点,是对白居易是非不分,主次不明的批判。由此可以联想到,该作是诗人在借古讽今,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也给予了批判。只不过写得含而不露,须雪里寻梅,才能觅其踪迹。诗的前三句是铺陈,归根结底,就是为最后一句“何来长恨歌一回”做的铺垫和渲染。这首诗是“诗中有诗,话中有话“的精品佳作。融怀古、写实、隐射三位一体。第一体:对李、杨二人的荒唐误国给予了批判;第二体,对白居易是非不分、主次不明的历史观也有了批判;第三体,是对当今有关部门,在对待历史题材时,没有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也有了批判。诗歌借古喻今,环环相扣,一石三鸟,是诗歌话中有话、诗里有诗的典范。

“盛世始乱恋环肥,粪土黎民养奸邪。

君无威德惹国难。何来长恨歌一回!

这就是今天要讲《长恨歌》,也是许峰老师用了较长的导语,表达出心中的愤懑。许峰老师用的诗题,就是《读〈长恨歌〉有感》。

 

   诗人说:“盛唐李隆基因迷恋杨玉环而疏于朝政、动摇国本。后唐诗人白居易一叶障目,竟置李隆基迷恋美色、杨玉环兄妹扰乱朝纲,致李隆基被兵变要挟赐死杨玉环的史实于不顾,把李杨恋当作一段凄美爱情撰诗《长恨歌》!诗家这般不顾史实看问题也许属历史认识局限,情有可原!然陕西文化部门投入血本把《长恨歌》搬上舞台,还是沿用白居易颂扬李杨凄美爱情的主题。吾认为尽管此舞台剧舞美设计堪称一流,但主题无是非,容易误导世人认同错误的史学观。”

 

   邓三君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唐明皇的淫乱,造成大唐盛世的衰败。而白居易却将他们的苟且之事当作凄美的爱情大肆讴歌,一千多年来,没有被人质疑。诗人却以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荣辱为要,对荒淫无道的帝王给予了无情的鞭答与批判。这首诗,值得执政者深思,更值得没有正确历史观、是非观的历史学者和文人深思。

 

三、来世尘缘再聚首

白居易的《长恨歌》,思想性不强,文学性却非常高。在他的《长恨歌》后,七月七日的“情人节“,增加了一道生动的风景,“长生殿”这个地方,也成了李、杨爱情的代名词。

 

    这首诗有句有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都是千古名句。

 

《长恨歌》也是最早将李、杨爱情纳入诗中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经典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唐玄宗和杨贵妃既腐败荒唐又真挚感人的故事,一直令人唏嘘不已。如果可以假设,杨贵妃没被选中入宫,或没被玄宗看上,以她对爱情的执着,是否可以看成相夫教子的典范呢。然在封建社会,谁又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她自小就过继给叔父,即使是官家小姐,也是寄人篱下,直到选中入宫。正如许峰老师的诗所言:“无缘放下好过秋!”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许峰老师的诗歌作品,倡导的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咏物、悟道、继而劝世。诗人把自己的见解、感悟,公之于世,达到劝世的目的。所以他每一首诗,都有深刻的含义。《读〈长恨歌〉有感》这首诗,既奉劝了当家人要勤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家国观,也劝了世人在对待历史题材时,要进行甄别,去粗取精,以免误国误民。

 

    为了欣赏白居易的这首名诗,笔者特意从历代名家评《长恨歌》的言论中,筛选一些,和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因为白居易的诗里,还有一个地方也存在着争议:“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句诗里的“长生殿”,按《旧唐书》记载,“长生殿”是祭祀神灵的地方,但为什么玄宗和杨贵妃要把私密话放到这里呢?期待读者朋友们能给出的答案!

 白居易2.png

    《长恨歌》是一首极富传奇色彩的叙事长诗,故事曲折,情节生动,以李、杨爱情悲剧为题材,批判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从而形成了批判与真实并存、讽刺与惋惜兼容的复杂主题。

 

作品前半部分实写二人的曲折相识、疯狂相爱,以及玄宗被迫处死杨贵妃后的无限思念;后半部分则幻写杨贵妃在蓬莱阁中对玄宗的寂寞思念和深沉期待。李、杨二人天上人间彼此牵挂,思念绵绵,从而形成相之人不能厮守的“长恨”。

 

《长恨歌》虽以帝王的腐败爱情为题材,但同时表现了人类对爱的真实追求。在作者饱蘸感情的笔下,杨贵妃姿容绝世、楚楚可怜,无论生前死后,都对玄宗一往情深,足以唤起人们对她的同情和惋惜。而唐玄宗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主人,居然能有“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可爱和深情一面,使人们情不自禁地与诗人一起,由对李、杨荒淫误国的憎恨,逐渐转为对他们爱情悲剧表示同情、发出叹息。伴随着玄宗悔恨和杨贵妃憾恨的不断加深,人们的同情和叹息也与日俱增、绵绵不绝。这种感伤的风格是《长恨歌》传诵不衰的主要原因。

 

全诗浓厚的抒情色彩进一步加剧了作品的感染力。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当个人爱情最热烈的季节,内心感情十分丰富。我们看到,作品中凡是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作者都对其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将杨贵妃死后玄宗对她随时随地的思念表现得生动感人。“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写出贵妃的美丽动人,更写出两人的深情,人随景现,情随景生,使诗中人物鲜明生动,极富诗情画意,有很强的感染力量。

 

   《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生动传神,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把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貌一展而出,“春宵苦短日高起”,一个“苦”字,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李、杨寻欢作乐、相见恨晚心理;马嵬坡前六军请诛杨玉环,“君王掩面救不得”“掩面”这一细节成功地展示了玄宗对玉环不忍见其死而又不敢不让其死的复杂心理。正是这些细致人微的刻画,使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含蓄丰满、栩栩如生,别有一种动人的魅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杨的爱情因真挚而感人,因悲苦而为绝唱这真挚和绝唱因白居易这几句一字千金、无可取代的诗句变得比天高、比地久,如泣如诉,缠绵排恻,成为永恒的感动!

 

   《长恨歌》的语言优美和谐、婉转流畅,充分发挥了歌行体诗歌的特点,读来缠绵悱恻、回肠荡气,让人不能不佩服诗人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关于诗中“长生殿”这个地方,历代学者都有不少争论,因为骊山华清宫中的长生殿,是祭祀神灵的斋殿。《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天宝元年(742)冬十月,唐玄宗“幸温泉宫……改骊山为会昌山……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宋代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五亦载:“长生殿,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此殿。”那么,身为帝皇的李隆基和杨贵妃,为何又把密语放到长生殿呢?如上所述,期待您的答案!

 

四、怒目仗剑出边关

我们再来看许峰老师近期所写的九首名作,从中选出三首,或者也可以看出一些头绪,有著名评论家邓三君老师和著名文化学者彭松老师的点评:

其一、欣赏歌曲《孤鹰》随感

 

天生桀骜搏击命,管他风霜与浮云。

腑瞰苍茫万千色,一路长歌伴星辰。

一一甲辰年夏天于惠州

 邓三君老师说:这是诗人听了歌曲《孤鹰》激情迸发的小诗。诗小气度非凡,志高意远,场面恢宏,扣人心弦。寥寥数语,把雄鹰傲视群雄、勇猛天下的气势勾勒得大气磅礴,威震山河。

 老鹰.png

据我对许兄的了解和分析,他之所以对《孤鹰》这首歌那么感兴趣,并能写出这种气度恢宏的诗,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和魄力与孤鹰高度契合使然。说白了,这首诗实际是许兄对自己人生经历和追求的真实描绘。

 

据我所知,许兄一生在业场上从不甘落后,无论是当农村青年还是当部队战士,无论是从事军队新闻工作,还是转业后从事地方的组织工作、督查工作,他都是以“只争第一”的追求和实力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

 

许兄退休后,似乎把“孤鹰”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今诗坛上他独来独往,开宗立沠,俯瞰诗坛。几十年来,在新闻界也好,文学界也罢,他既有资格,也有实力成为这“会员”那“会员”,甚至他的好几位学生都是当今文坛这“会长”那“理事”,但他从不参加这“会”那“会”,更不自诩这“家”那“家” ,以他自诩的“文化个体户”身份,独闯诗歌天下,并自成一体,取得了瞩目成绩,赢得了不少赞誉,难怪文评家邹中海先生评价他“无论是作品的阅读量、评论量,还是在文坛、尤其是诗坛影响力,一个人顶得上千军万马”。真可谓诗坛上的一只纵横天下的孤鹰矣!

 

其二、欣赏王琪演唱《军令如山》随感

枕戈待旦守疆垣,一声长啸狂沙卷。

但闻狼嚎杀声起,怒目仗剑出边关。

一一甲辰夏于惠州

邓三君老师说:许峰兄的这首诗,写得气势恢宏,威武霸气,气贯长虹。诗人曾从军,驻扎西北边陲。那里天空辽阔,大地广袤,使诗人具有了大气魄,大胸襟,于是就有了如此大手笔的诗歌面貌。

 

这首诗把保卫祖国边塞军人守土责任的思想境界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的精神状态描绘得顶天立地,令人敬仰;把中国军人藐视敌人,不畏战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其三、欣赏歌曲《静美雪夜》随感

夜辞瑶台赴人间,漫卷绢花织玉帘。

一片冰心凝河堰,惟愿大地淌清泉。

一一甲辰夏天于惠州

著名学者、彭松老师说:许峰的诗歌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结构,更在内容上融入了时代元素,展现出既古典又现代的特点。在《静美雪夜》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诗中的“夜辞瑶台赴人间”和“漫卷绢花织玉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描绘得如梦如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从宁静的“夜辞瑶台”到“赴人间”,跨越了“形而上”至“形而下”,让这首诗一开始就提升到哲学的思考平台上。

 雪夜.png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如“一片冰心凝河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惟愿大地淌清泉”则隐含了诗人对世界和谐美好的愿景,体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

 

许峰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如“夜辞瑶台赴人间”,用字考究,意境深远,短短几个字建立了天堂人间的空间感。

诗歌遵循了“七言四句”的古典诗歌结构,整齐划一,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美的方正与气势。从古体诗的格律中突破出来,又不与今体诗散漫为伍,既有传统又随时代而变化,自成一派。

 

 从上面的作品和评论家的评论中,应该有了基本的认知。他以文学的方式,践行道德化的理想,所以他对白居易忽视家国情怀和伦理观念,是有不同看法的。许峰老师也是当代诗坛,把我国的伦理文化和家国观,有着高远与延伸的大诗人。就因为这些,造成了两位大诗人的史实观不一致,所以尽管两位都是各自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却有着对立与矛盾的观点,他们之间没有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但不影响,他们各自成为时代文坛领䄂的至尊地位。至于许峰老师在导语中提到的某文化部门没有纠正历史错误,这肯定是不该出现的败笔,与新时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艺观是相悖的。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以后有时间再探讨。下一章节,我们再讲!(笔者为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

 许峰照片3.png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邹中海图片.png 

评论家简介:邹中海,诗人,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作家代表,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有作品选进教辅、博物馆、央视播发和获奖。

 

许院领导名单(新).png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