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内化凝视 审视自我 (学生习作)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 高二(10)班 徐昕莹
身处群居社会中,“他者”的存在必不可少,而“他者的凝视”便有了永恒性。有人因不堪凝视的重压而丧失自我;有人因追求“洒脱”而蔑视他者;更有人因陷入迷茫而无所适从,最终都走向虚无。
而在对他者凝视与自我审视愈发敏感的今天,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又应如何自处,方能不负韶华、坚守本我?
首先,应当正确面对他者的凝视。被凝视的本质是一种他者价值观的投射。凝视的方式并不单一:父母的引导、师者的教育、同龄人的比较、长者的评判,这些凝视的嬗变形式无处不在。如果无法正视,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就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我们应当在被凝视的过程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为以后的自我审视反省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必须意识到他者的凝视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自我客体化”。如果过度在意他者的看法态度,凝视就成为规训的过程。被他者凝视奴役必然走向自我主体性的消解与灭亡。萨特曾提出“他人即地狱”这一观点,正是出于人们因他人而自我认知扭曲的现实困境。而当今许多人因担忧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相契合而困扰也证实了阿兰•波顿德所说的“身份焦虑”,在社会高压的互相凝视中,很多人正慢慢丧失自我。
面对向过分恐惧他者凝视倾斜的天平,唯有积极审视自我,方能找回他者与自我的平衡。古有圣贤“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今有卡尔维诺“树上的自由”,无一不揭示了自我审视与反省的重要性。我们要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不再做他者眼中的完美模范,而是力求找回自我主体性,活出真我、本我与超我。
在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正确面对凝视与积极自我审视仍具有其巨大现实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言:“人不是齿轮。”作为怀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青少年,我们既不离群索居抛弃他者凝视,也不成为机械齿轮失去自我审视。要在凝视中汲取力量,在审视中坚定自我,为实现梦想、报效祖国、奔向未来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愿我们时时自省、常常学习、不再内耗、内化凝视、审视自我,共同奔赴灿烂洒落的未来!(指导老师:张磊)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