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
——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平型关研学之旅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98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交流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活动。省城及原平神山老区的53位同志齐聚一堂,踏上了前往灵丘县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红色之旅。
此次活动得到了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悉心指导,活动组织策划周全,分工明确。邢建青同志担任总策划,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侯建国、闫刚柱、牛永平、刘维民组成安保组,全力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张建荣、宋一钢、郝大为负责娱乐组,让旅途充满欢乐;侯彩英、郝采芬在服务组默默奉献,为大家提供贴心服务;兰云亭、贾宪生、史晋太、弓元香组成影视组,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瞬间。
7月20日清晨7点,研学团成员满怀期待地登上旅游大巴,从太原出发。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对即将到达的平型关充满了向往。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11点多,顺利抵达目的地。平型关纪念馆馆长吕民忠同志带领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对研学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抵达纪念馆后,一场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拉开帷幕。全体成员整齐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抗战英雄塑像敬献鲜花,深深鞠躬致敬。一朵朵鲜花,寄托着对英烈的无尽哀思与崇高敬意;一个个鞠躬,表达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坚定决心。随后,红色文化中心邢建青主任代表研学团向纪念馆吕民忠馆长赠送了锦旗,以及毛主席、习主席标准像。锦旗上的字句,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历史的铭记,也表达了对纪念馆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紧接着,邢建青同志代表省城书法艺术家们,向纪念馆捐赠书法作品。此次捐赠的艺术家阵容强大,国家一级书法师、九十四岁高龄的王承图同志,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用笔墨抒发对英烈的敬仰之情;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会员、山西著名红色书画家王保旺同志,以精湛的技艺展现对历史的敬畏;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山西晋剧院演员、导演韦世禄同志,将艺术与情感融入作品;省级非遗传人、全国著名木板年画大师吴百锁同志,用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红色文化;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王卫东同志,以书法之力传递爱国情怀;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任理事、运商书画院副院长王镇虎同志,以及中国书画院山西分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张元海同志,都以各自的风格为纪念馆留下了珍贵墨宝。这些作品或笔力苍劲,或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抗战英烈的敬仰,赢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更为纪念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研学团成员认真参观了纪念馆的每个展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驻足凝视,仔细聆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大家来到了平型关大捷遗址。站在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上,对当年战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的指挥下,在这里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汽车百余辆,大车二百余辆及大量枪炮及军需物资。
平型关大捷如同一束曙光,照亮了抗战的道路,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五个小时的参观学习,让研学团成员收获满满。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平型关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更加敬佩那些在战斗中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此次研学活动在大家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向抗战英雄致敬!抗战烈士永垂不朽!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将带着这份对历史的铭记和对英雄的敬仰,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