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以预为重 以实为要 科学施策 ----再显内乡县水利防汛抗旱工作新成效
中国早报河南讯(特约记者 靳立伟 通讯员 张娟 黄红礼)2022年,河南内乡县水利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查漏补短,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及早安排,强抓落实,科学施策,使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以预为重,以实为要,落实到位。
内乡县水利局及早着手,精心安排,汛前“7个到位”,汛中“四加强”,实现了防汛工作目标。一是预案编制到位。县水利局申请资金,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公司,编制全县42座中小型水库和6条主要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4月底已完成内乡县防汛预案、山洪灾害防预案、橡胶坝及水电站度汛方案和全县42座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水库调度运行计划的编制和报批, 16个乡镇修订完成乡、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共累计编制各类预案400余份;二是人员配备到位。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相关单位职责分工;全面落实水库、河道、橡胶坝、在建工程等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人;三是培训到位。水利局组织总工和高级工程师等专家编写防汛抢险技术知识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教材、课件,把教材下发到各乡镇,同时开展县级培训2次,培训人数200余人;各乡镇组织对水库“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四级责任人”进行了培训,培训人数1300余人;四是演练到位。今年,县级组织山洪灾害防御、水库、河道防汛抢险演练5次,演练人数400余人,16个乡镇开展演练36次,演练人数达3700余人;五是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汛前,局党组先后召开推进会3次,专项安排部署防汛“查弱项、补短板”工作,制订行动方案,对方案中的工作内容展开全面排查摸底,共形成防汛工作“查弱项、补短板”问题清单8大类34项,全部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在汛期到来之前各种隐患清零;六是物资储备到位。汛前,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型水库汛前物资准备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每座水库各类防汛物资储备数量按照防汛物资储备清单要求逐一进行实地查看,检查结束后,针对每一座水库下发问题清单,限时储备到位。在汛期来临前局里再次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了督查,确保了汛前各类防汛物资保质保量储备到位;七是监测预警设备维修更新到位。水利局争取项目资金,4月份委托专业公司对16个乡镇的简易雨量器和无线预警广播的设备进行了维护,更新了预警设备,在主要河道和橡胶坝上新安装了9处视频和流量监测站。
把各项工作措施实实在在落实到位,使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汛中,内乡县水利局“4加强”,使防汛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值守。今年从4月23日开始,水利局抽调业务熟、能力强、工作实的6位同志开始轮换24小时值班,每天有局领导带班,严格落实了值班制度,确保防汛通信畅通;二是加强预警。降雨前通过微信、短信、简报等形式发布气象部门提醒信息,雨中通过水利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雨情信息,雨量达到暴雨标准时,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措施,及早采取避险措施,避免灾害发生。今年,共发出预警信息360余条;三是加强会商。气象部门发布强降雨信息后,水利局及时组织局相关领导、专家组等人员进行会商,研判强降雨可能造成的灾害,适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今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3次,落实省委书记提出的“321”防汛避险工作要求,及早采取避险措施,使易发生山洪灾害区域的群众提前转移,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
四是加强督导。汛期,不定时对水库“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五级责任人”、乡村值班人员进行督查,使每个责任人坚守岗位,做好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履职尽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迅速处置,确保了政令畅通,落实迅速。
二、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供水到位。
自5月份开始,内乡县旱情显现,水利局坚持人民至上,因地制宜、科学施策,供水到位,抗旱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扛责任细排查,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局党组及早着手,提前部署,5月份抗旱伊始,建了9个工作专班,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抽调机关及局属单位党员干部100多人,分包全县15个乡镇,督导、指导抗旱工作,并相继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问题“回头看”排查整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项核查、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等活动,针对排查问题,建立督查台账,对排查出的63处农村饮水工程点进行修,对水源不足的工程打井10眼,更换水泵49台套,切实做到了工程随坏随报随修。打磨岗、太山庙、斩龙岗等5个中型灌区累计筹措资金60万元,对灌区的干、支、斗、农管(渠),闸阀房和机电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抢修管网80余处、更换田间出水口100余处,保证灌区设施正常运行,切实做到了靶向整改、问题清零;二是深研判精调度,发挥每滴水作用。根据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情况,及早部署,提前行动,落实落细抗旱减灾各项工作措施,6月份以来,共下发抗旱保秋用水通知2次,启动抗旱Ⅳ级响应2次,签发水工程调度指令3次,共引调水2012.45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27.432万亩次。同时,切实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灌区末端管理的作用,灌区根据管理片区旱情、苗情、墒情,熟练运用智能计量、智能浇灌设备,合理安排不同地块、不同作物的灌溉计划,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米”;三是早谋划重投入、补齐短板强弱项。争取巩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资金3100万元,3月份开始,相继实施了打磨岗灌区及水厂管网修复、太山庙灌区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中型灌区维修及提灌站建设、12座塘坝建设、岞曲镇王井村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田灌溉水源及耕地综合利用等9个项目,打通灌区“肠梗阻”、清淤疏浚扩库容,在抗旱保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明确两个维修服务企业,分别对全县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和单村供水工程的水源、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护,已累计投入200多万元。2022年5月,完成了总投资2.66亿元的南水北调内乡供水工程,自邓州市赵集南水北调干渠引水,途径邓州市和内乡县4个乡镇、19个行政村后到达内乡新建水厂。输水线路全长27.47公里,年供水总量2000万m3。8月份试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城区供水100多万m3
;四是重沟通讲协作、凝聚抗旱供水合力。一方面,针对抗旱保秋,水利局与农业农村局互通信息,加强旱情监测,及早掌握坑塘、水库、河流蓄水情况,准确掌握受旱农田作物种植比例结构及面积,精准指导各乡镇、各种粮大户全力做好农田抗旱管理。另一方面,针对抗旱保供水,水利局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动态管理,特别是7月份以来,针对山丘区季节性临时饮水困难等问题,指导乡镇和水厂完善并启动“一村一策”、“一厂一策”应急预案,灌涨镇胡刘村、湍东镇下洼村、七里坪乡蚌峪村等村采取送水到村、送水到户等措施,避免集中连片、整村停水问题发生。8月26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在内乡调研抗旱保秋时,给予充分肯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灾害,基础在“防”,关键在“治”。防汛抗旱工作永远在路上。内乡县水利局时刻绷紧防汛抗旱这根弦,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强化“五预”措施,贯通“五情”防御,牢牢守住了防汛“金标准”,实现了“四不”目标。扛稳了抗旱保秋保供水的政治责任,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的目标,切实保障了内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