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热点聚焦

用心修路的人

编辑:常魁星 发布时间:2020/12/02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记中交隧道工程局华北公司遵秦高速公路B8标项目经理白建文

 

中国早报河北讯(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张国锋)他,参加工作12年,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他始终坚守、奋战在施工一线,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一名项目负责人;他始终用青春谱写着一首首奋斗的赞歌,用汗水浇筑着一座座暖心的桥隧。他就是中交隧道工程局华北公司遵秦高速公路B8标项目经理白建文, 1986年9月出生的小伙,中共党员,一个乐观且热情满怀的人,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奋斗者。

担当尽责,抢咱先机

平市庄国有林场内、祖山风景名胜区内、温泉堡水库二级饮用水备用水源地、19.8公里的盘山施工便道、全长4.87公里三隧二桥一路基、桥隧比高达81%……这是遵秦高速18个项目中最困难的施工现场,白建文和他的团队就“战斗”在这里。

忠厚热情,身材硬朗,话语温和亲切、眼光真诚睿智,这是白建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施工便道贯通的那一天,他站在施工现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向上级领导描绘着项目的蓝图:这里是温泉堡大桥,全线最高的桥梁,是河北省少有的大跨径连续钢构桥;这里是温泉堡隧道,进洞口与地表高差70余米,又要考验我们这些“飞人”了;这里是高填路基段,最高填筑60余米,最宽段超210米……面对这些“非凡”的数据,白建文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样的项目确实挑战性十足,他绝口不提便道修筑曾经历过的艰辛和困难、地方协调工作曾突破过的重重难关,他说:“施工机械能顺利开进施工现场,我们就迈了一大步,前面的路还很长”。

“每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都觉得很难,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项目经理去一一解决。千头万绪,纷繁芜杂。”作为项目经理,白建文最擅长的就是抽丝剥茧,从一团乱麻中找出解决之道。旁人总是称赞白建文和他的团队干得漂亮,抢占先机,却不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地方区政府相关领导、地方协调指挥部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便道,能以这样的速度修好,能修出这样好的质量,确实造福地方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尽显无遗”!

知行合一,改革先锋

白建文一个严于律己、务实求效的实干派、改革派,以勇立潮头的精气神、善作善成的真本领,推动项目发展、破解技术难题、服务全体员工,让改革清风扑面,让创新劲风扬帆,为项目部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他总说,项目问题会很多,要解决惟有实践。依靠项目部自己的技术人员,白建文带领大家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计算、推演、倒排、比对。旋挖钻、冲击钻、水磨钻、人孔挖空等,经过不断优化,温泉堡大桥全线最硬石方桩基施工这块硬骨头终于“开啃”顺利,随后,依然是夜以继日的24小时施工建设,看着桩基一根一根露出地面,白建文心里悬着的大石头落地了,他和他的团队漂亮地打赢了开局第一仗。

白建文对职工们、工人师傅们十分和蔼可亲,态度话语都很温和,在安全质量上,在布置任务时,就成了另外一个人。精细管理,是项目部职工感受最深的要求。白建文要求大家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任务,做完了还要跟踪、要分析,下达任务时,要把工作具体化、精细化,只有定时定量,才能增加可执行性。要做到“有计划、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在白建文的坚持下,项目部的工作不仅实现了周计划、日计划,甚至有些具体事项的完成节点,精确到了以小时为单位。为加强安全管理,项目部实施了工地综合管理奖罚制度,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追求质量精品,项目部严格实行质量工序管理,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加强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他这样的工作作风,在处理地方征拆协调等工作事宜中,一度得到了市、区县两级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海港区地方工作协调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赵宝春如是说“只要他盯办的事儿,没有得不到落地的,事交给他,大家都放心”。

强抓管理,敢闯敢干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需要勇气;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底气。”为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切实提高员工们的工资收入水平,白建文带领项目领导班子,调动各部门管理人员,采取成立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头召开现场管理会议等形式,多措并举主抓项目各项管理工作。他先从制度规范建设抓起,由各部门根据局、公司各项制度,制订符合本项目的制度,再修编再完善,给每个部门定制度,给每个岗位定职责。细致入微、紧锣密鼓的工作一环扣一环,联系实际、凸显管理的制度一个又一个,让员工们看到了这个表情严肃的项目经理内心里那份对工作的激情,看到了项目部发展的希望!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他强化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他除了通过“老带新”的项目人才管理模式,大力培养新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外,更以提升项目管理为导向,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绩效考核。他坚持“相马不如赛马”,让有能力的人都有位置去干事,有效的提高了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永远扎根现场,永远雷厉风行,白建文以其高强度的工作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来自福建的劳务负责人历数他最近这段时间的压力,“他一门心思都在项目上,为了赶进度,不分日夜,三更半夜都在工作中,最多一天深夜5个电话。”在原则问题上,他“决不让步”。有一次夜间巡查,发现隧道内初支施工存在小瑕疵,白建文立即叫停生产,查找原因,整改落实。白建文说,细节决定成败,不要小看细节,在简单工序上有瑕疵,面对更复杂的关键环节,如何保证质量?在安全问题上,他更是“盯得很紧”,连场地的布局摆设,都是不会放过的关口,他用实际行动一直践行他总挂在嘴边的话“我们一定要保质量、保安全,修路建桥,造福一方”。

不畏艰难,敢于创新

白建文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创新工作内容,成绩显著。随着人工费单价的提高,项目上的施工成本随之增加,项目的利润也会受到压缩。为此,工作中,白建文带领项目部的全体人员秉承“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仅在施工过程的周转零星材料等,杜绝浪费,责任落实到人,而且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项目上也精打细算,每月减少可控成本,他总是说“该花的,咱坚决要花;不该花的,咱一个钢镚也不花”。在大事、急事、难事上,他从不吝啬。

项目施工工地处于平市庄林场防火区内,若干年前,那场“4·12”森林火灾洗礼过的松树根依稀可见。在项目管控工作中,白建文高度重视林区防火防控工作,多次亲自部署相关防火工作,多次指示购置防火器材,多次主持或参与防火联控会议、活动,平市庄林场工作人员提起项目经理,赞扬的话语总是特别暖心,“项目这样大力的管控防火,与林场组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我们大伙都特别放心,林场防火管控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侠骨柔情,企地共建

对工作,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组织,他衷心热爱、无限忠诚;对项目,他是倾尽全力;对自己,他却从不在意。在遵秦项目开工大干之初,他的爱人生二胎,本该早早回去在媳妇身边照顾、伺候的,可是他深知这时候的工地更需要他,当时正在紧锣密鼓准备开工,机械和人员都已进场,正在展开施工大干,就算停一天,也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他忍着对媳妇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继续坚持在工地的第一线,直到媳妇打电话一再催促,进医院随时待产了,他才安排好工地事宜,连夜回家,第二天孩子就降生了。他知道媳妇肯定理解他,也会原谅他的。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统筹谋划,开篇布局,组织项目全员安全抵达项目,确保疫情物资充足。他积极配合、支援项目驻地所在地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镇,为他们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辖区贫困家庭送去了爱心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这样的担当和情怀,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肯定和当地政府的表扬。当他接到杜庄镇镇政府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时,他受宠若惊,“一手抓施工生产,一手抓地方服务,有效保障工程建设与地方发展共进步的双赢局面”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内心宗旨,锦旗上的字“企地共建办实事,修路造福暖人心”深深地印刻在他心里。在荣誉面前,在掌声之中,他没有止步,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远方的路正等待着他和团队继续开拓、砥砺前行!企地共建办实事,修路造福暖人心。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白建文已经在一线悄然走过了12个年头。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在长期的一线施工生产中,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他把自己的身心融入了一个个项目,他说,漂泊是一种旅行,进取是一种修行,身在项目部这个集体之中,在不断进取中成长。是的,他在项目经理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以自己的身心,铸就了一座座工程丰碑,温暖了一座座他乡之城!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