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脉承文化,魂蕴红色——伍氏顺昌总祠的时代答卷
中国早报湖南讯(记者 伍振兴 通讯员 廖广隆 卢晓星)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以来,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提升至新高度,从战略部署的精准落地到文化软实力的显著跃升,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传承。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怀揣责任感与使命感投身文化事业,让新时代的文化浪潮奔涌向前。在此浪潮中,各地宗族也唤醒了更深沉的文化自觉,宗族事业蓬勃发展,而以祠堂为载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更如繁星般点亮了基层文化阵地,伍氏顺昌总祠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
坐落于革命老区新化县孟公镇井家村的伍氏顺昌总祠,自2015年动工至2017年竣工,始终承载着族人的文化热忱。11.5亩的占地面积、412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500万元的总投资,背后是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伍氏隆公后裔的踊跃奉献。这份跨越地域的同心之举,不仅是对宗族事业的深情守护,更彰显了中华儿女共护文化根脉的坚定信念。
走近这座总祠,便能感受到其独特的建筑之美与文化气韵。坐北朝南的布局庄重规整,壮观雄伟的风格中透着肃穆;门前牌坊矗立,三副楹联墨韵飘香,为建筑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厚重。步入其中,演艺厅、厅堂、昭穆堂依次排布,三进四部分的结构条理清晰,东西两侧40间厢房错落有致;两个大天井引光入内,让祠堂始终明亮通透,内饰的高端典雅与布设的精巧独特,更让它成为新化境内祠堂建筑中当之无愧的精品。
而这座总祠的珍贵之处,更在于它将建筑之美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大门后第一个天井两侧的厢房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静静诉说着家国情怀,伍氏英烈陈列室、革命战争场景陈列室、新化和平解放暨伍光宗起义纪念室、民俗文化展览区四大板块,共同构筑起一部鲜活的“红色教科书”。在伍氏英烈陈列室,1536位自1840年以来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伍氏英烈事迹在此定格——从近代民主革命家伍汉持、伍任钧,到土地革命时期的伍中豪,再到朱德夫人伍若兰,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可歌可泣的奉献,既是伍氏家族的荣光,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革命战争场景陈列室则以半幅墙面油画搭配半幅立体实景雕塑的创新形式,将武昌起义、长沙战役、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场景生动再现,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革命先辈在硝烟中冲锋的无畏;新化和平解放暨伍光宗起义纪念室里,伍光宗率部起义的历程与新化二次解放的历史被细致梳理,让地方革命故事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展览区聚焦王爷山武术文化,展现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红色教育多了一份烟火气与亲切感。
这份红色与文化交融的成果,离不开伍氏隆公宗亲联谊会会长伍先光及团队的用心付出。他们以总祠为纽带,将宗族情感与红色教育紧密相连,以族规家训涵养品德,以爱国奉献凝聚力量,用一言一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伍氏后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三观、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为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伍氏顺昌总祠的实践,是新时代宗族文化与红色教育同频共振的生动范例。它不仅为姓氏宗祠注入红色基因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更以实际行动证明,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并非孤立存在,二者结合便能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相信在未来,这座总祠将继续坚守初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值班总编: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