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北京市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穆剑志与四川广汉基层工作者刘礼科开展文化助残交流活动
中国早报四川讯(通讯员 刘洋)2025年9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穆剑志与四川广汉基层社区书记、四川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广汉市戏曲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礼科一行,在北京市通州区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驻地开展了一场以“文化赋能·关爱共融”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残疾人艺术事业发展、基层助残服务创新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支持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助残工作的新路径。
穆剑志:33年坚守,用艺术点亮残障群体人生
穆剑志1988年毕业于天津市音乐学院戏曲专业,1992年在时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关怀下创立新中国首个民营残疾人专业艺术团——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截止2024年,带领团队完成7000余场国内外演出,作为创始人,她始终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搭建艺术舞台,为2500余名全国各地残疾人提供免费艺术培训及就业创业支持,她带领团队以“心灵之声”为名,汇聚听障、视障、肢残等多元群体演员,通过舞蹈、声乐、器乐、杂技等艺术形式,打造出《千手观音》《向党旗致敬》等经典作品,足迹遍布全国并远赴海外,向世界展现中国残障人士“身残志坚、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团队多次获评国家级演出团体称号,并多次受国家领导人接见。
“艺术是残障群体突破身体局限、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穆剑志在交流中表示,“我们不仅希望传递艺术之美,更想通过演出让社会看到残疾人的潜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包容性社会发展。”
刘礼科:基层深耕,以多元身份赋能社会公益
作为四川广汉市一名基层社区书记,刘礼科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旅融合、22年中华传统礼仪推广近3000场各类庆典活动策划实践及文化传播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他身兼四川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监督员及共青团德阳市委青创计划青年创业导师数职,多年来为退役军人及青年、大学生群体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指导,助力上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此次参访中,刘礼科对艺术团演员们“以技立身、以艺报国”的奋斗历程深感敬佩。他表示:“残疾人艺术团的实践证明,社会关爱与自我奋斗相结合,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未来我们计划在德阳引入艺术疗愈课程,并联动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为当地残障群体提供更多文化支持与就业机会。”
交流期间,双方就“艺术+公益”模式展开脑力激荡。穆剑志提出,可通过共建基层助残艺术基地、开发残健融合表演项目等方式,让残疾人艺术走进社区、校园;刘礼科则建议结合退役军人“红色基因”与残疾人“自强精神”,策划主题公益演出,同时依托其基层网络推广无障碍观演服务。
活动尾声,刘礼科老师向穆剑志团长赠送了广汉三星堆文创艺术品及非遗文化缠丝兔特产,穆剑志向刘礼科回赠送艺术团演员手绘的纪念画册,双方约定,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推动北京与德阳在残疾人文化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帮扶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一场跨越地域与身份的对话,一次艺术与公益的深度交融。穆剑志与刘礼科的携手,不仅为残疾人艺术事业注入新活力,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残障群体“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践行。正如穆剑志所言:“当艺术的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我们便共同书写了人间大爱的篇章。”(值班总编 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