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展演在贵州剑河成功举办

中国早报贵州讯(记者 贺文生 特约记者 段伊鸣)中国村歌,唱响剑河。10月25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展演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仰阿莎广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西藏、陕西、甘肃15个省(区、市)的15支正赛队伍和6支副赛队伍同台竞技,分获总决赛一、二、三等奖。西藏、海南、河南等地首次参赛,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大浪镇大新村的《坐着高铁去赶圩》
原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黔东南州州委书记李建出席并为特别贡献奖和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祁睿、市场与信息化司二级巡视员黄力程、政策与改革司二级巡视员曾佑志等司局领导出席并颁奖。 正赛队伍中,来自南部赛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大浪镇大新村带来的村歌《坐着高铁去赶圩》,以高铁网络为线索,展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悠扬旋律下,特色圩市、地道小吃和非遗手作依次呈现,体现乡村文化与现代交通的融合活力,荣获一等奖。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的村歌《江边小村》则通过选手们朴实的演唱,呈现新安江畔村庄的日常景象,白墙黛瓦、红灯笼与江水交相映衬,勾勒出江边村落新时代的生活画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向阳而行》
北部赛区,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八位驻村第一书记带来的原创作品《向阳而行》用音符记录下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奋斗历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连布村的《丰收麦穗》
来自西部赛区的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带来村歌《醉美恒合》,歌曲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为灵感,描绘了万州山水田园与村民幸福生活的画面,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通过乡村振兴发生的巨大变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连布村唱响《丰收麦穗》,用独具民族特色的唱演形式,献上藏区人民丰收的祝愿。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秦韵戏曲公益培训社带来的非遗说唱剧《农民的日子美扎了》,融合老腔调式,欢快明朗、热烈豪迈,反映了大西北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大搞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过上了脱贫致富的好日子,该作品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

副赛队伍中,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文化馆用一首《村晚,嗨起来!》,唱出了村晚等乡村文化活动给老百姓精神面貌带来的积极变化。来自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农民兄弟乐队带来歌曲《奔跑吧乡村》,结合电音和民谣,用年轻、活力的音乐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

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王一民在致辞中表示,村歌大赛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品牌活动,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创作个人,实现了“村歌出村又出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一步,村歌大赛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不断推动乡村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村歌大赛办得更具时代感、更接地气,让更多村庄演绎更有感召力、凝聚力的村歌,让更多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黔东南州州长杨光杰代表州委、州政府致欢迎辞。他表示,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族儿女将丰收酿成故事,将故事谱成歌曲,凝练出“饭养身,歌养心”的生活智慧,将平凡的日子过出诗意,让精神的原野与广阔的田地一同丰收。村歌大赛在黔东南州举办,是对黔东南州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推动黔东南州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机遇。根植于乡土的歌声通过村歌大赛,必将汇聚成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磅礴力量。
总决赛期间,黔东南州还举办了民族团结大巡游和农特产品市集等系列活动。25日下午,20个民族方阵盛装上阵,手提肩挑丰收果实沿城巡游,展现出锦绣黔东南的民族风情;在仰阿莎广场,来自全州的60家农特产品企业集中亮相,琳琅满目的优质农产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选购。

今年村歌大赛首次在重庆万州、山东临沂分别举办西部和北部线下大区赛,并为所有参与大区赛和总决赛的参赛队伍提供交通补贴。初步统计,大赛共吸引全国近两百支队伍、数千名农民踊跃参与。
总决赛由中国农村杂志社、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剑河县委、剑河县人民政府承办。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为大赛举办提供支持。
总决赛得到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值班总编辑 邱天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