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热点聚焦

传承运河文化 增强爱国情感 东光县税务局团日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编辑:李凯 发布时间:2021/10/09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河北讯(杜九升 周瑞霞 侯春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税务干部增强爱国情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税务精神,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主旋律。“十一”前夕,共青团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东光县税务局支部委员会开展了“传承运河文化、弘扬税务精神、增强爱国情感”特别主题的团日活动。该局组织以参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谢家坝的方式,激励和引导广大税务青年展现忠诚与担当,在守初心与担使命中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

微信图片_20211009155431.jpg

东光县税务局20多名青年干部,怀着无比兴奋和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座于今年6月底刚刚建成的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083平方米,是利用当地民房改建而成,外观主色为陶砖红色,大门右侧采用夯土墙元素与世界文化遗产谢家坝建筑工艺相呼应。馆内布局分世界奇迹、济运护漕、南运雄风、京杭保障4个部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大运河的水工智慧。

微信图片_20211009155436.jpg

进入馆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两位“迎宾员”——镇水神兽。镇水兽名蚣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龙的九子之一。相传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按它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据说这样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展馆负责人吴树申介绍说:谢家坝位于连镇五街、六街交界处,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水患频发,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清朝末年,当地乡绅谢家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与泥土混合筑堤,再用木夯夯实,史载“其坚如石”,故名谢家坝。坝体长235米,厚3.6米,高5米,自此历经两百多年,湍急的河水变成了乖巧的羔羊,顺从地向目的地流去,再没有发生过决堤事件,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谢家坝成为百姓的“守护神”“幸福坝”,也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的夯筑先进工艺。谢家坝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11009155441.jpg

听了展馆负责人的介绍,大家都深深感受了一场心灵上的震撼和洗礼,纷纷表示今后要大力弘扬谢家坝的两种精神:一种是谢氏“睿智开明”“甘于奉献”“务实护民”“爱国乐业”精神,另一种是社风民俗下老百姓养成的“感恩”“颂德”精神。综合这两个方面就形成了运河文化精神——解放思想、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爱国护民、感恩乐业。

青年干部侯春梅感慨地说:“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谢家坝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镶嵌在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上的一颗明珠,更是一个蕴含‘仁义礼智信’东光人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东光人精益求精,质量为先的工匠精神;求新求变,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我为我的家乡有这样光辉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