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李印奇《 深夜孤灯下的笔耕人——记凤翔籍法官作家杨舟平》
我国古代动荡巨变的春秋时期,老秦人于国都雍城演绎出一幕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今天普通平凡的岁月里,赳赳老秦的后人们续演的系列生活剧更加精彩纷呈。
——题记
深夜孤灯下的笔耕人
——记凤翔籍法官作家杨舟平
文/雍 人
我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杨舟平。对他第一印象感觉斯斯文文,脸上常有着微微的笑容,尤其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纯粹的学者气度。
退休回老家定居后,我闲余时间里喜欢“舞文弄墨”,常在各类报刊及网络媒体上见到“杨舟平”或署名“雍城一舟”的作品,也算久闻大名。知道他担任着凤翔区作协的常务副主席、文学期刊的主委、多家刊物的签约作家等多个头衔,是这个有着五十余万人口凤翔古城的公众人物。特别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情关风月》散文集的出版发行和《一城烟雨》作品集即将面世,使他更成了网红。经朋友的详细介绍才得知,杨舟平的正式身份是宝鸡市凤翔区法院的副院长,一个头戴国徽肩扛天平,有着34年司法经历、荣获“荣誉天平奖章”称号的高级法官。但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无法把他与在古雍城大地推行变法、狂傲不羁的商鞅和大宋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尹黑脸包公等形象相联系。我们虽不常聚会见面,但却有着相同的爱好和更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就时不时在微信上交谈聊天,有了深入地了解。
杨舟平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母亲受过中等师范教育,他虽没有延续母亲和外公的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但他们丰富的国学知识却提供了杨舟平成长的精神营养,年少时就怀揣着一个文学梦想,在上初中时他的文学才华就崭露头角,他的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同年级学生面前诵读。上初中二年级时他的一首小诗就发表在当时的《宝鸡文学报》上,之后一发不可收,在《语文报》《少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当他的诗词文章带着铅字墨香,发表在校刊和各类报纸刊物上时,他就欣喜不己、自豪得意。现在回想起来,杨舟平忍不住笑着对我说:“那个阶段还比较稚嫩青涩,是一种朦胧的文学梦和冲动”。
1988年7月,他从陕西省司法学校法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凤翔法院工作至今,参加工作后他又在职完成了法律本科和法学研究生学业,学习法律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歇。他31岁就担任法院民庭庭长,是全省基层法院较年轻的民庭庭长之一,多次获得全市“优秀审判长”“优秀法官”“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省法院优秀调研工作者”“全国荣誉天平奖章”等荣誉。他任民庭庭长时,担任审判长并主审的全省第一例因变压器触电引发的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案,圆满调解结案,此案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他并没有就案办案,结案后还及时向电力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城乡变压器提高安装高度和加护安全围栏,得到了西北电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纳了他的司法建议,取得了很好的办案效果。
他兼任凤翔区法学会副会长,带头深入司法理论研究,迄今为止写了四十余篇、二十余万字的法学实务方面的论文,发表在《三秦审判》《人民司法》等法学刊物上,多篇论文获省市法学会一二等奖;他还兼任区老年学会学术委主委,每年撰写的论文获国家老年学会优秀论文奖并被国家老年学会多次邀请参会、进行学术交流;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曾资助两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
2003年4月他从凤翔法院民二庭庭长岗位提拔担任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院党总支书记,他一干就是16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多次被省市法院、市县纪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优秀纪检监察工作者”。2019年7月转任副院长后,他亲自审理重大疑难民事案件数起,分管的民事审判工作案件收结比连年居全市前列,分管的诉讼服务中心荣立集体二等功。他从书记员干起,历任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委会委员、四级调研员、高级员法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着。
杨舟平任法院民庭庭长六年的司法实践中,他亲自审理了近千起民事案件:家长理短、邻里争执、经济纠纷等等。办案同时,他又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困惑之中,既为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淡薄、道德观念的缺失、思想认识的浅陋、优良传统的断层而挽惜痛心,也为他只能在事后做到公平公正裁决而苦恼自责。古人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思考到:在经济大潮汹涌的时代,身为一个基层法官,不能只管在一张张判决书上签字,埋头法理研究。新时代的文学作品也不应只作为一种打发光阴的消遣品,而应该运用手中的笔创作出好的有分量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的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启迪更多美好的初心,让尊法守法护法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此,在工作之余,他又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文学创作之路。
杨舟平忠于职守,勤勉敬业,身兼多职又古道热肠,工作和社会活动非常繁忙,但他工作之余回到家中,基本都是“深夜苦耕非利禄,挑灯夜战为光明”。杨舟平先生的笔下既有一抺淡淡的“悠悠乡愁”,也有火热滚烫的“难舍亲情”;既有缜密细腻的“心语心愿”,也有笔锋犀利的“凉风一缕”;既有醒世严谨的“法宛夜话”,也有笑谈生活的“人生况味”;有游历见闻的“行者无疆”,也有乡情乡韵的“一城烟雨”。法律、亲情、道德、民俗、文史,无一不是他关注的焦点和创作领域。
文学创作对文学工作者特别对兼职作家来讲是件劳命伤财的辛苦差事,有许多人很不理解,认为他有着受人敬重的工作及幸福和睦的家庭,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不好好地享受生活,何苦要点灯熬油、呕心费神。他笑着回答:“也就这点嗜好,能做多少算多少,天生的贱命”。他就象一只陀螺,被勤奋之鞭不断抽打着,一直旋转不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他用陶渊明的诗句常常激励自已。
当人们称赞他两部作品集的出版时,他会油然而生出感慨和高兴:“如果说女儿是我的小棉袄,那作品就是棉背心,凝结着我的心血和真情,只要人们喜欢它,我就非常欣慰了”。曾有人撰文称他是“凤翔徐志摩”,当朋友们也这么称呼时,他只会淡淡一笑:“这都是些夸张戏谑之词,你们也跟着起哄。断案审判、研究法理才是我的主业,但弘扬正气、启迪心灵也是我的使命。我常常以十九世纪德国法学家、作家雅各布·格林为偶像,希望用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呼唤人们美好的初心,使雍城大地呈现出二千多年前史马迁描绘的景象:‘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自已即就成不了一颗擎天大树,也愿做一株碧绿小草,建设装点美好的家园”。仅去年一年他就在市以上报刊纸媒上发表了53篇散文作品,许多作品在《散文选刊》《美文》等杂志上发表后,被网易、腾讯等网站转载,单篇作品阅读量均超过十万。另外,去年他还撰写了 3篇涉工作方面的论文。至今,他的作品已超过一百余万字。
杨舟平是中国法学会会员,高级员额法官,区法学法律专家人才;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家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他作为职业法官审判生涯的努力足迹和业余文学创作之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印证了作家路遥的一句左右铭:“像牛一样耕耘,像黄土一样奉献!”
作者简介:
李印奇,笔名 雍 人。从过军,为过师,任过吏,经过商。玩味古代历史,搜集乡俗民风,恬淡清欢,野鹤闲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