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董邦耀《 汉 江 之 子——记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馆长创始人刘贵棠 》
汉 江 之 子
——记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馆长创始人刘贵棠
文/图 董邦耀
知道刘贵棠这个名字,还是前些年在《陕西交通报》上看到他写的《蜀河古渡轶事》《最后一艘班线客船驶离蜀河码头》《兰滩摆渡人》、《水上情结》等有关汉江水运的文章。每当读到他的佳作,便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旬阳修三线襄渝铁路时,第一次坐船遇到的旬阳航运公司的年轻水手—一位毕业不久的高中生。这事过去很多年了,但总想见见刘贵棠,看是否就是那位年轻的水手?
图为 刘贵棠
前几年,刘贵棠说他要创办汉江航运博物馆,邀约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史志办编修《陕西省志.水运志》的同行去看看。那天,是个初秋的周末,我们还陶醉在秋色美景之中,车在正午时分已赶至旬阳山城。面对等待我们的刘贵棠,让人感到他热情中洋溢着诚恳,既朴实又忠厚,初次见面就让人心生暖意。加之旬阳蜀河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俩又有共同的写作爱好和搜集交通航运史料的工作关系,让我一握刘贵棠的手,彼此便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航运事业的执著。
汉江起帆铸人生
刘贵棠对旬阳县蜀河镇情有独钟,那是他人生扬帆起航的第一个码头。
刘贵棠说,要想深入地了解汉江水运的历史,就必须看看承载着厚重的汉江水运历史文化的蜀河码头。被誉为“小汉口”的蜀河镇,因河而名,因水而兴,汉江、蜀河、仙河在这里交汇,船运盛极一时,明清时期,湖广移民大量进入陕南,蜀河成为汉江水运与镇安、孝义(今柞水)、宁陕、长安、西安乃至关中陇上各地联系的枢纽。我们随着他的指引,来到蜀河码头,参观了黄州馆、杨泗庙等船帮会馆,还让我们见到了号称“蜀河活辞典”的陈明一老人和老船长何显明等,诸多了解蜀河水运史的“活地图”,这都是他在搜集汉江航运史料时认识的,现在他们已是老朋友了,这为他后来创办航博馆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蜀河老街,刘贵棠的朋友和熟人,都与他的航运情结有着不解之缘和动人的故事。1986年1月,从小在汉江里游泳、嬉戏、捉鱼,被汉水哺育22年的刘贵棠,缘于对水上生活的眷恋和热爱,高中毕业后从故乡神河报名被旬阳县航运公司招录为水手,随航运公司轮驳船队航行于安康至丹江、汉口的汉江航线上。
船长刘学仁第一次领他出航丹江,带他到蜀河镇给船上买菜,看到街上很多熟悉船长的人不停地打招呼,都很尊重船长,也很尊重船长这个航运职业。当时,旬阳一江两岸公路尚未完全打通,三线襄渝铁路建设只留下一条低等级的江南公路,属安(康)白(河)公路的过境路,当地群众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出门交往,大多依赖水运,汉江水上运输还很活跃,这就更坚定了刘贵棠的选择和干好航运的信心。
从此,刘贵棠扬起了他人生的风帆。
刚上船时,船工们见刘贵棠戴副眼镜,满脸书生气,都怀疑他吃不了船上的苦!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困境中低头退缩、逃避,而刘贵棠在艰苦的水运生活中,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洞察生活,没有怨恨、没有责怪、没有漫骂世间的不公,这种精神是他做人做事的宗旨,也是他成事的基础。
立志建馆终无悔
在返回旬阳的路上,提起三年多的水上生活,刘贵棠总是喜形于色。
他庆幸汉水这样一条不平凡的母亲河,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了诸多亮色,他感恩航运工作使他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真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使他对航运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也被汉江中下游沿岸城市、码头的民俗风情与航运文化所吸引,更被沿岸群众对水运的依赖和厚爱所感动,他不但写了大量的航运日记,搜集了大量航运历史文化资料与实物,还用母亲资助他的60元买了红梅牌胶片相机,拍摄了10000多张航运变迁的照片。
在多年的航运工作中,刘贵棠深深地认识到,虽然现在的航运因水资源的匮乏和多处水库、电站的建设而萎缩,但在不久的将来,水上旅游的兴起,将会带动水运事业新的发展。他渴望撰写一本航运生活的回忆录,让人们能够了解上世纪的航运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经意间对航运资料的搜集和对航运实物的收藏,再到决意创建航博馆,用史料与实物将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展现给人们,唤起人们对航运及航运历史的重视。这也是刘贵棠在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不断认识、不断定位的由衷抉择,这或许就是他创办航博馆的最初动因和目的吧。
从此,刘贵棠每逢节假日就背上旧帆布包和新买的数码相机,不知疲倦地奔走在三千里汉江。
2010年,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看到那些移民丢弃的渔网、渔具、马灯等老物件,刘贵棠如获至宝。他捡了一根扁担,分几次把这些老物件挑到通车的地方,走在雨后泥泞的乡村小路上,累得直不起腰,喘不过气。饿了渴了,干粮就着矿泉水,就算是一顿午餐。晚上,住在乡镇最简易的旅店,一晚十块钱,连澡也洗不上。
一次,刘贵棠在河南省唐河县的源潭,发现了3件锈迹斑斑的铁锚,物主说是当年日军轰炸唐河上民船沉没后留下的。任由他如何砍价,物主就是低于3000块不出手。为了收集到这个对汉江水运有着特殊意义的实物,刘贵棠只好在这里住了一天,和主人软磨硬泡,终于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后,将锚顾车拉到南阳,又转运到襄阳,辗转运回旬阳。
( 刘贵棠与蜀河的“活地图”探讨汉江文化)
30多年来,刘贵棠的一件件收藏品,都是自己掏腰包、花时间一点点积累的。有时候遇到有价值的收藏品,他就和物主交朋友,讨价还价,直到成交。一次次往返汉江沿线的交通费、住宿费,对于妻子下岗多年、女儿正在花钱上高中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好在妻子朱新月和女儿刘芮琳,对他十分理解和全力支持。每次出门前,妻子都煮上一袋鸡蛋,灌满一竹筒甜竿酒,这也成了刘贵棠必不可少的力量源泉,他暗下决心,博物馆这事不管咋的都得办成!
得道多助,刘贵棠矢志前行的路上并不寂寞。汉江航运博物馆的建设从立意到实物收集工作,得到国内知名的文化义工团队——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支持。他们多次联手合作,沿三千里汉江,自发、自费开展活动,访问船工和“老海事”,拍摄码头和会馆,收集整理航运史料,发表100多篇。
航运文化流百年
刘贵棠个人出资收藏航运实物,创建航博馆的事迹,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9年,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陈德智看到刘贵棠的收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他从航运公司调到了县海事局。2011年,县政府又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启动航博馆建设,将县粮食局的老办公楼划拨给航博馆使用。随后,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航博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梁平任组长。2012年3月,县交通运输局专门成立了航博馆筹建办公室,并让刘贵棠做县交通运输局的宣传干事和专门负责航博馆的筹建工作。现任交通运输局长熊本奇,党委书记杨群显都对航博馆在各方面给予支持。
从此,刘贵棠便心无旁鹜的对航博馆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实物,陈列布展,遴选文物,编制展出大纲,几多汗水,几多心血……
从此,刘贵棠多年来连续被旬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省、市、县交通系统宣传部门的表彰奖励……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5年4月,是刘贵棠最忙碌的时刻,由交通部原部长钱永昌题写馆名,总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300平方米的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开馆在即。
刘贵棠引领我们走进航博馆,扶了扶眼镜,手指展示区域不乏自豪地一一介绍起来。从远古时期汉江沿岸石器时代遗迹、先民结绳制木筏渔猎活动到近现代大型木船、钢质机动驳船的应用;从古代巴人象形文字“船”字的写法到历代船制制造工艺的不断演进;从《诗经》对汉水的描写颂扬到近代京剧之母汉剧产生和被称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民间《孝歌》的广为传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汉江航运给交通闭塞的陕南带来的变化,三线建设和汉江梯级开发,更是浸透着汉江航运不可磨灭地历史功绩。
航博馆以大量的文物和史料,直观再现汉江航运的历史。汉水汉韵为第一单元:包括华夏动脉、汉朝摇篮、人文汉水;利涉大川为第二单元:包括特色船舶、悠久航运、古今航管、港航码头、沧桑船工;文治武功为第三单元:包括文明交汇、航区通货、战略要道、文化航运;扬帆未来为第四单元:包括航运开发、汉江保护、美誉珍存。
我的眼前,航博馆内种类繁多的船舶收藏品,大约有上千件,大到各种不同样式的船模、铁锚、铜盆、纤绳、陶罐、水缸、马灯、算盘、鱼网、船工厨具餐具;小到船票、船员证、安全证等,还有太多不认识的物件。
(刘贵棠在蜀河向省交通运输厅的同行介绍汉江文化)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巡视员、《陕西省志.水运志》主编白宗孝,看完航博馆的实物说,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展现汉江航运的兴衰变迁,展示汉江水运文化魅力与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是对汉江水运历史教育、科技普及、信息传播,还是对于人们认识、开发和利用好汉江水资源,都意义深远,作用重大。为研究汉江悠久航运历史及文化,保护展示航运文物、文献,教育普及航运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提供了良好的窗口平台。
2015年4月27日,是刘贵棠多年期盼的日子,也是他功德圆满的一天,“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正式开馆,交通部原部长黄镇东、中国公路协会副理事长汪临发出席开馆仪式,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市县交通、航运、海事部门领导,汉水文化研究专家共同见证汉水文化长廊开放。自此,航愽馆这个旬阳的“名片”门庭若市,每月接待全国各地来访20批次,每次平均20人,目前,已有40000余人目睹了航博馆的芳容,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
随后,刘贵棠荣获“2015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此殊荣是对刘贵棠多年搜集,整理,保护,传承、宣传汉水文化的肯定,当仁不让,名至实归。2018年3月,他被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陕西好人”,荣获“陕西道德模范” 称号;2019年2月,他又荣获“旬阳县第一届道德模范”称号。
(作者与刘贵棠)
刘贵棠快到退休的年龄了,本该歇歇脚了,但他“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依然在为航博馆展品的增加,内容的拓展操心尽力。这两年,他又为创建“三线建设襄渝铁路实物文史资料陈列厅”费尽心思,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资源,用他的话就是“沟连”各方朋友,尽快把即将丧失的三线史料抢救出来,传给后人。为此,他与铁道兵老战士和当年的三线“学兵”交朋友,通过他们收集三线旧物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前行。
我看到当年那位水手,为报答母亲河养育之恩而付出的所有艰辛,似乎早已云淡风轻,因为,此时刘贵棠露出的满面欣慰,分明就像饮尽了夫人满满的一竹筒甜竿酒。
作者简介:
董邦耀,笔名:骊山、高言,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为铁道兵5847部队三中队学兵15连学兵,曾任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史志办主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顾问、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6年入选《陕西文化名人辞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