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孙新治散文《 方便面的情愫》
方便面的情愫
文/孙新治
晚上在办公室值班,忽然觉得饥肠辘辘,猛然想起错过了晚饭时间,于是就打开茶柜,拿出一包常备的方便面,撕开包装袋,先把灿黄香脆的面饼和红绿蓝三包酱料放进碗里,热水“哗”的一声冲下去,立即再盖上一只碗,等闷了一会儿,打开碗盖,香味就欢腾地充盈满室,嗅着这久违的味道,我脑海里旋即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第一次吃方便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大一时。我高中时一位同桌在郑州大学上学,国庆节假期我去找他玩,下了火车转公交,好不容易找到他,真是又饥又饿,他关切的问我:“饿了吧?咱条件差,这里有快餐方便面。”说着他拉开抽屉,手里一包红色的方形包装,好像是“天方”方便面。他撕开包装,把一块圆形面饼放进茶缸里,再放进一包酱料,将暖水瓶的水沏下去,盖上盖子,不一会儿,再掀开盖子时,一股浓香辛辣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我从未享受过的美味!
自那以后,就不少吃方便面。
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军工厂,最初我是在子弟学校教学的,每天起床从单身楼上山进厂门到职工食堂,早饭后步行二十多分钟出厂下山到沟口山嘴上的学校,六七位同事结伴而行,很少吃方便面,只是我有一次买了三袋方便面。
那是一天晚上我值班,晚饭后我早早就去学校了。一进校大门,就看见三个小学生在打乒乓球。一般这个时间学生都是回家吃饭的,我就把这三个学生叫到我办公室,一问才知道他们三个住在山上,来回时间不够用,就等晚自习后回家吃饭。我心里一阵酸楚,看着三个瘦小的学生,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背着几十斤中的磨刀石翻山越岭上学,天天迟到不说,晚上也是饿着肚子上晚自习的,于是就掏出五元钱让其中一个高个子出校门到下面的商店买三袋方便面。
方便面买回来后,我就让三个小学生自己泡面,他们吃着,我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条件差,没有好吃的,自己又挑食,身体素质差,体育总是补考才勉强及格,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期,路途远可以骑车,但不能不吃晚饭。只有身体素质好,才能有体力和精力学习好。
第二天我推开办公室的门,地上一个用纸叠成的信封,我打开以后,里面放着昨天方便放的钱,还有短短的一行字:“谢谢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一定遵循您的教诲,按时吃饭,好好学习!三个红领巾”
后来我调到厂里政工部门负责宣传和青年团工作,虽然自己是按时到职工食堂一日三餐,可我的同事小秦和通讯员小刘,总是泡方便面。
小秦的爱人不在身边,小刘是周一匆匆忙忙坐车从镇上的家里转车赶来,上班一会儿了,领导也下车间了,他们就泡好方便面,“哧溜、哧溜”额头冒着汗津津有味的吃着。后来小秦调到别的部门了,小刘不好意思在办公室吃泡面,就常到我团委办公室去。那方便面的味道,总是飘荡在走道里、弥漫在山沟里。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方便面对于地处深山沟三线厂里的单身一族,简直就是“亲爱的味道”。
我对方便面的情愫,还源于两个侄女。我每年一次回老家,总看到土窑洞门口龛内塞满了方便面袋,期初很是纳闷,直到一次我看到小侄女手里拿着一袋方便面,“嘎嘣、嘎嘣”香喷喷吃着。原来弟弟和弟媳经常早起晚归去上班,有时夜班不回来,两个侄女就自己泡方便面。方便面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天天离不了;方便面,伴随着留守儿童的成长。
自从自己成了家,很少吃方便面,当然这是得益于贤内助。调回老家这二十年,年年节假日都要带着孩子驱车半天去瞧岳父岳母,每次孩子都要预先在车里备足方便面和饮料,路上在服务区泡这吃,孩子说服务区里的饭菜贵、方便面也贵。
方便面,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特别是遇到特殊时期,方便面派上大用场。
开车在路上,开车我车上总得备着方便面,因为我不知道何时堵车,更不知道会堵多长时间。今年“720”特大暴雨,我困在路上,在洪水中行进,好不容易找了一块高地,多亏车上的方便面才熬过一宿。
在本地受洪涝灾害严重断水断电的农村、小区,我们的乡亲都是靠着方便面充饥的。那时我连夜驱车去看望受灾严重的职工,就是带着这些方便面和矿泉水去的。
尽管三十多年来,常见方便面,常闻方便面,偶尔也吃方便面,尽管方便面从最初的一包调料到如今的多包调料,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虽然也听说“方便面没有营养、只有味道,常吃影响发育……”但我姑娘就好似对方便面情有独钟,隔山差五趁她母亲不在家时,晚上闹饿,每次都是她自己麻利的完成一系列标准动作,再加上火腿肠和鸡蛋,对她来说,方便面比爹妈都亲!
方便面,确实方便,既经济,又实惠。
作者简介:孙新治,河南巩义人,某集团公司高管。发表作品多篇,系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