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 组一

何瑞乐新作《艺游发轫——何瑞乐艺文论稿》出版发行

编辑:李凯 发布时间:2022/03/23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何瑞乐新作《艺游发轫——何瑞乐艺文论稿》出版发行

来源:作家网编辑

封面1

 

何瑞乐新作《艺游发轫——何瑞乐艺文论稿》出版发行

 

  近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引进人才、呼和浩特美术馆(院)专职理论研究员何瑞乐所著《艺游发轫——何瑞乐艺文论稿》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由著名书法家王迺欣先生题写书名,由著名作家滑国璋先生、著名画家刘金贵先生作序推荐。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收录其十多年来陆续撰写的有关文艺理论、评论方面的文章33篇,总计25万字,内容分为甲、乙、丙、丁四辑(及附录),分别为吴昌硕书法、内蒙古书画、书画史论、文艺时评,主要涉及近现代书画史论与内蒙古当代书画方面的内容,兼涉诗词、散文、剪纸、民歌等门类的评论。

 

  本书对书法内容与形式问题进行新探,对“诗书画印”四全传统的意义予以发掘,既有对草原题材绘画的评述,也有对地域书法理论的梳理;既有对近现代书画大家的研究,也有对当代名家和青年新秀的关注。书中图文并茂,视野开阔,将学理思考与诗意挥洒相融合,出版发行后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已在呼和浩特市蒙检美术书店上架。


2

3

1


作者 

  何瑞乐简介:

 

  何瑞乐,1983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艺术学)硕士学位,呼和浩特市2018年政府引进人才,现供职于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呼和浩特市书画院)。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实践,兼事文学创作。


题字 

  序一:

 

  走向诗意,走向远方

 

  作者:滑国璋

 

  知道何瑞乐除了书画学习、创作,还一直在写作,也读过不少他的诗词文章,但是当他把《艺游发轫》书稿呈现给我的时候,我还是被他的勤奋惊讶了。

 

  记得初次见他大约是在2009年春日里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一个陌生的青年带着一些书画习作来让我提意见,我肯定了他的“路子”,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他频频点头。看完书画,临告别时,他又从包里拿出一本稿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诗。“你还写诗啊?”我问。“我喜欢写一些,请您指点。”他说。我接过稿纸一看,原来他写的还是旧体诗。我见多了文学青年们作的顺口溜、打油诗,也见多了附庸风雅的人们那类半通不通的口号诗,可是,“风雨三秋凋碧柳,诗书半壁对黄昏”,对仗工整、格律正确,显然,何瑞乐的句子不属于前两类,他写的真是诗。

 

  当时,我就有点奇怪,从土右旗乡野间走出来的人,即使写诗也应该是写“灯瓜瓜点灯,半炕炕明”之类的爬山调吧,因为“爬山歌王”韩燕如就是他的老乡,他怎么会接触到格律诗呢?瑞乐说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每年给乡亲们书写春联,时间长了脑子里记住了不少对联,中学时代又受到隐居土右旗的山西文人刘维新先生的指点,知道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他由此窥见了旧体诗的门径。后来,他考上大学,主修国画专业,又兼修了汉语言文学第二学位,之后又考取艺术学研究生。世间万事都有其原因所在,了解了何瑞乐的经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农村孩子既会书画又会格律诗了。瑞乐对我执弟子礼,我亦以弟子待之,一来二往,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他性情蔼然,不张狂,与人交谈多微笑,又风趣,因此朋友很多。他勤于思考,勤于笔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塞北乡野偏狭的一隅逐渐走向了都市,走向了艺术,走向了文化,走向了学术的宽阔地带,在这个人心竞尚浮华的时代,这种选择与坚守是不容易的。

 

  《艺游发轫》是何瑞乐出版的第一本书,从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积累和学术积淀。所谓的“艺游”,即是“游于艺”,“游”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是从师求学,负笈问道,更是对身与心的放逐。生活中的何瑞乐是一个漂泊者,他的许多篇章都写在漂泊的路上:公交车上、地铁上、小店就餐时、买菜的途中……随时随地,一有心得就记录下来。当年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许多是写在水上的,空灵邈远,得江山之助,成一代楷则。瑞乐很喜欢沈从文,他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瑞乐的文字是写在路上的,写得很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本书里的篇什记录了他的脚印。书中既有对吴昌硕、邱石冥等近现代大家的研究,也有对范治斌、刘秉政等青年新秀的关注;既有对书法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新探,也有对“诗书画印”四全传统的呼唤;既有学理的思考,也有诗意的挥洒。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一些篇章虽提出了问题,但论证不够充分,有待深入,个别观点亦可商榷。不过,好在是第一本书,“发轫”即启程、出发之意,希望瑞乐从这里出发,昂首阔步地继续走向诗意、走向远方。

 

  (作者为著名诗人、作家、艺术评论家)


44 


  序二:

 

  行进中的收获

 

  作者:刘金贵

 

  马莲先生、滑国璋先生联名向我推荐来自家乡的青年学者何瑞乐,嘱我为其文艺评论集《艺游发轫》写几句话。二位先生爱惜人才、提携后学的热忱令人感动。

 

  《艺游发轫》收录了十几年中作者先后撰写的文艺评论作品,涉及书法、国画、油画、散文、诗词、小说、剪纸等多个艺术门类,反映着他的行迹和思考。孔子曰:“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显然,作者对各种艺术门类采取一种“游”的态度。他在博观的基础上,亦有所侧重,侧重于书法和国画,这与他的学习经历有关,他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读书期间主修国画,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读研期间主修艺术学理论(侧重书法)。学院的训练为他储备了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他先后在画院、高校等部门任职,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升。游学北京后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感悟与日俱增。

 

  这本书是何瑞乐的第一本著作,是求学路途上的精神收获。持守笔墨,心怀诗意,祝愿他在学术和艺术之路上取得更多的收获!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来源:呼和浩特市美术馆


5 

  附:

 

  执拗的等待

  ——《艺游发轫——何瑞乐艺文论稿》创作手记

 

  作者:何瑞乐

 

  书终于出版了,从开始写作到付梓发行,期间竟有16年的时间,就是说那一年出生的孩子也已经16岁了吧。我或许还没有疯掉,但是已经到了喃喃自语的程度和境界。就像是苦恋了16年的一位女神,终于答应要和我约一次会那样地欣喜和迷狂。接过印刷工人送来的一包包图书,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摩挲着封面,吹掉上面残留的纸屑,我仿佛是接到了护士从产房里抱出的我的又一个孩子。

 

  2021年腊月廿二的那一天,是这本书定稿的日子,尽管出版社已经经过了三审三校的程序,我也翻看过无数遍了,心里还是不踏实,我把资深编辑刘秉政老兄请到印刷厂的排版室,和我把最后一关。两人从中午看到晚上,果然找出了几处问题,我欣喜地修改了。到后来我读样书里自己的文章,竟然读不通顺,刘兄说“你不要再读了,你已经成了文盲。印出来你也别看了,如果看到错的地方,你又会心里难受。”他说的真有道理,初拿到书的二十多天里,我确实没有再翻看。只是每天给人题款签名,赠书卖书,忙得不亦乐乎。

 

  我一下子变得特别健忘,精神恍恍惚惚的, 甚至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餐桌上突然发现一袋苹果,我吃了一个,很甜很脆,可是这到底是那里来的苹果竟全然不知,我没有买过这种苹果,也不记得有人给我送过这袋苹果。管他呢,吃吧,或许是我的好友一向信奉的那位神仙赐予的吧。    

 

  在老家朋友们的关心、鼓励下,我踌躇满志地想要回到故乡举办一个论稿的首发式,因为我的艺术是从故乡的土地上发芽、生长,又像蒲公英一样被时代的风吹到了远方的。可是呼和浩特的疫情又严重了,全民做了14次核酸检测,我的手机背面也贴满了“核酸已检测”的图标。这本小书的发行传播受到疫情的限制和影响,这是无疑的。

 

  大约在2014年的时候,我就在打印店里印出来数本自编文集,取名为《槐安游艺录》,赠过几个文友。意思是一个书生做了一场槐安大梦,游了一段艺术之旅,做了一些记录。后来在我当北漂的岁月里,恩师滑先生怜我怀才不遇,漂泊无定,便鼓励我出本书,我便正式张罗起来,搜集历来自家所做诗文,编到一起。滑先生为我赐序勉励,并约请著名画家马莲先生同邀央美教授刘金贵先生为此书赐序评介。恩师王迺欣先生用修炼了几十年的独具风骨的隶书字体为我多次题写书名,一直题写到先生自己满意为止。先生们的良苦用心、道德文章,我永志不忘。可是这本书像个难产的婴儿一般久久地不肯出来。

 

  我似乎变成一个精神上的富农和生活中的低能者,做事情的效率进一步变得缓慢。在车水马龙的快节奏时代里,我慢了下来。陈谷子,烂芝麻,转眼之间我也到了喜欢婆婆妈妈地写一些往事的年纪。这是之前的我所无暇顾及和不屑一顾的事情。在眉毛可以种,睫毛可以接,酒窝可以切的高科技时代,人间的真情似乎依旧因稀有而珍贵。回到童年的乡村,也找不到童年的欢乐。去年初夏的那次回乡,我见老院门口那棵老槐树绽放着香郁扑鼻的白花,树的年轮却旋转出流逝的岁月。我还是那个骑在槐树上乘凉、坐在牛背上唱歌的红衣少年吗?从黄河边的古渡口出发,一个人的诗意行走,于我而言,已有不少念头。带一支笔,抱一颗心,轻装上路,看风景,遇师友,长见识,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或许,回到生命的原点 ,会明白许多事情, 我偶然感悟到,土默川挺直的麦秆,恍若我行走的青春。

 

  所有的事情都将成为过往,我们回顾往事其实是在找寻自己的初心。书中的篇目是我陆续写就的有关文艺的点滴思考。最早的写于2006年,那时我还没有考研,在一所民办学校做教师,对书画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驱使着我一路走来,几度移居,辗转漂泊,日书片纸,积久成章,字里行间大约有我的初心在焉。

 

  谨以这本小书献给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亲人、我的老师,还有那些久违了的朋友和学生们。诗曰“别后光阴慢,江河日夜流。相逢饮一杯,同醉碧云秋。”

 

  我中学时代有一位好友,高中毕业时他认为我有当作家的潜质,于是把一本带锁的私密爱情日记本送给我保管,希望我能写一本反映青春期男女的小说,我也郑重地答应过他,并且在大学时代写过几万字的手稿,毕业后辗转谋生就搁置了,后来转学艺术学理论,更是几乎封杀了感性思维。21年过去了,今年他又问我:“我们的小说出来了吗?”我说:“先出了一本评论,下一本可能是散文,小说的事还得往后放吧。”他说“你决定,你安排,不着急”。想来我应该算一个执拗的人,认定的事情会不计成本和结果地一直做下去。而我的朋友原来也是在与我一起经历一种漫长的等待。我难道不该心存感谢吗?(2022 03 22)

 

注:本文已获何瑞乐先生授权发布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