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侯发山《 续写军人本色的“兵支书”——记巩义市小关镇楼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涛 》
初夏时节,山清水秀,翠竹黛绿,与高低错落的现代化楼房相映成趣,远远望去,楼子沟村宛如一幅山水画,让人赏心悦目。一个个农家小院门口的树荫下,聚集着三三两两的老年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闲谈,一派安静、祥和、幸福的生活气息。“他是我们村民的主心骨、贴心人。没有他,就没有楼子沟的今天!”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他们口中的“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红涛。从白手起家到成就一番事业,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农民儿子到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从一个退伍军人到最美兵支书,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人生词典里的几个关键词:“拼搏、勇气、创新、爱心。”
李红涛,1972年出生, 1990年参军,1994年10月退伍。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先后创立巩义市佳泰铝矾土加工厂和巩义市泰公新材料有限公司。2008年进入村委,并连任三届村委主任,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怀揣着将家乡建设的更美丽的梦想,时刻牢记回乡建设家乡的初心和使命,坚守“退伍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把一个“脏、乱、差”的经济落后村变成了闻名遐迩的先进文明村。
让村民富起来
李红涛是一名“70后”的“兵支书”,1990入伍到部队时,他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十分拔尖,部队的生活塑造了他不服输、不叫屈的精神,为他干事创业,当好“兵支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副支书张全周说:“2008年之前,楼子沟村不但穷,还乱。”当时,村支两委年龄结构偏大,为民服务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空壳,群众怨声载道。李红涛当选村支书,家人都竭力反对,觉得经商更有前途。但他没有退缩,暗下决心要尽己所能,去改变家乡的面貌,帮助乡亲去致富。
“把群众装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多与群众交流沟通,通过与他们交心,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具体,才能燃起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李红涛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上任伊始,他虚心向老领导、老党员、老干部学习,广泛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他收集了百余条意见和建议。根据村里实际情况,从抓班子、带党员入手,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力增强了,他也迅速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实干兴邦”,唯有实干才有出路。近几年,李红涛同志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乡村建设,坚持“担当显品质,落实是能力”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楼子沟村党群干部,共同秉承着实干的劲头,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将“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和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紧扣“亮赛比”活动,制定阶段性目标,实行日报告、逐条销号的模式,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常言说,自己不会富,当不好村干部;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1994年10月退伍后,李红涛克服重重苦难,多方筹备资金,根据当地铝矾土矿藏丰富的特点,让大家都有事做,有钱挣,先后创立了巩义市佳泰铝矾土加工厂和巩义市泰公新材料有限公司,安排本村闲散劳动力50名。针对贫困群众大多是无门路、无技术、身体残疾、年迈多病的群体,李红涛坚持以面对面亲切交谈、拉家常的形式到户家访,做到所有政策应享尽享的同时,积极根据各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困难,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途径。他带头分包贫困户,他本人,通过自己的企业共帮助6户贫困户增收近3万元。同时,他还号召村里的其他企业包扶贫困户。2018年,全村11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第十村民组的张丰林,年轻的生活少不更事,整天浑浑噩噩,不务正业。李红涛跟他年龄相仿,曾是高中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找张丰林促膝长谈,给他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干事创业。张丰林说:“我行吗?”李红涛说:“你又不缺胳膊不少腿,怎么不行?”“我也想干,没有本钱啊。”“只要你愿意干,本钱我给你解决。”就这样,李红涛给张丰林垫资,让他搞钢构做生意。如今,张丰林的生意越做越大,业务范围越做越广。他不但自己走上了富裕路,同样带动村里一批人在他那里创业。支部委员赵万五说:“在李书记的影响下,张丰林不但脱贫致富,也学会了做人和感恩,2021年春节,拉到村委三吨大米,让李书记给村民发福利。”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李红涛的魅力!
“只要觉得群众得到了实惠,村里得到了发展,就值得去做。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不让老百姓富起来,我们就对不起他们哪!”怀着对村民的这份深情厚意,李红涛自上任那天起,就怀揣着让村民们致富的梦想。他时刻关心集体发展,投资80万元建设苗圃20亩,培育的有红栌、黄栌、桂花、蔷薇等绿化苗木;投资70万元建成葡萄采摘园26亩;投资50万元流转4/5/6组土地30亩建设樱桃采摘园。宝泉山耐材厂区曾经是集体企业,前任领导经营时,粮食产量不给,承包款不给,在企业形势不好时,偷偷变卖设备(后已被司法部门处理,得到了应有的处罚)。面对这种情况,李红涛迎难而上,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算去啃这块“硬骨头”。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用地中,迁坟是个“老大难”,虽是死人的事,牵涉的却是活人的利益。短短一个月,在盘活宝泉山耐材厂区时,累计迁坟20棺!李红涛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少难?怕只有他自己知道。终于,闲置多年的土地百余亩腾出来了,一下子引进3个超亿项目:华博耐材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负极烧成保温耐热新材料项目,光华实业年产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3万吨项目,宏建金属制品10000吨模板脚手架、新型支护材料及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等。谈及这三个项目,李红涛信心满满地说:“待建成投产后,可有效提高村集体收入,为群众提供就业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
做村民的贴心人
有人不理解,说你有企业,放着自在日子不过,当村官图啥哩?李红涛说:“不能眼里只有钱,不能老是想着自己……为人在世,留个好名声比啥都强。”
李红涛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民中凡是有家庭困难的,无论大事小事,他总是主动帮忙,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亲力亲为,出钱出力。他关心下一代,捐资助学,连续多年个人出资数万元用于支持困难学子就学;连续十余年来,每年为全村百姓发放福利;每年为400余名65岁以上老人以及贫困家庭发放棉被、棉衣、毛毯等爱心衣物;每逢重阳节,出资举办象征团圆和睦的“饺子宴”,每年参加“饺子宴”的都有近千人。支部委员赵万五说:“如今都不缺吃的,但这样的活动,无形中拉近了乡亲们之间的情谊。”2008年大年三十,第二村民小组张五军的妻子意外死亡,当时大孩子三岁多,小的八个多月。李红涛资助两个孩子上学至今。张五军的老大孩子今年高考结束后,利用假期考驾照,对于这样的家庭,学费还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李红涛得知后,二话没说,及时给予了资助。
李红涛还带头向在抗疫一线岗位上的党员、干部、群众们捐赠了方便面、金锣火腿肠、王老吉等价值2000元的抗疫物资。在他的影响下,楼子沟村的党员、群众自发向楼子沟村的抗疫志愿者共捐赠抗疫现金16000余元,捐赠抗疫物资价值一万多元。
2021年7月中旬,河南遭遇了千年一遇的暴雨。20日这天,李红涛冒着大雨和班子成员在村里排查。忽然,他接到险情报告——第一村民小组赵宝海的窑洞塌了,赵宝海和老伴被埋在家里!李红涛的脑袋嗡地一下大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李红涛对笔者说:“那一刻,我差点摔倒,人命关天啊。”李红涛稳过神来,一边通知镇里和抢险队的人员,一边跌跌撞撞往赵宝海家里赶。雨瓢泼似的,越下越大,路上到处都是洪水。幸亏,赵宝海家的地势较高,依稀能分得清道路,但是路上全是泥泞,一步一滑,跌跌撞撞,有时候不得不手脚并用。在前一天的排查中,村里已经通知赵宝海夫妇撤离,他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故土难舍,不愿搬离,而且他们家的窑洞不是一般的窑洞,前脸都是石头砌就的,窑洞里边是用砖砌起来的,应该还算坚固,所以,村里也就没再坚持。想不到,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走了二十多分钟,李红涛才赶到现场,看到老人的窑洞只是前脸塌了,门口上方还没有完全堵严。李红涛一边安排人用塑料布从老人的窑洞上方搭起来,免得雨水冲刷,导致窑洞的二次坍塌,一边组织人开始清理门前的石块和淤泥。在铲车还没到达之前,他们就用手刨、锨铲。讲到这里的时候,李红涛两眼一红,动情地说:“那场面真跟电视上演的一样……铲车到达后,加快了进度。当挖开洞口,随后赶来的镇党委许火炎书记问,谁进去救人?当时没有人接腔,我马上说,我进去……其实,我心里也怵啊。”后来,在李红涛和老人孙子等人的协助下,两位老人被救了出来,只是受了惊吓,生命并无大碍。
我采访那天,红涛书记还带我到现场看了看。赵宝海老人家的窑洞已经恢复,窑洞前边已经盖了新房,目前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还没有装修。李红涛书记说:“这个属于灾后重建,上面给补助了5万。”
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尽,道不完。当干部这么多年来,李红涛从没吃过群众一顿饭,从没吸过百姓一根烟,从没花过群众一分钱,他给群众办事从来都是贴车、贴钱、贴功夫,从没听他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就这样,李红涛时刻想着为群众服务,用感情和亲情架起了干部和群众的桥梁,连年来村里没有出现过一起个访和集访事件。如今的楼子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安宁村,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让家园美起来
“楼子沟虽然是一个村,但要把楼子沟建成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李红涛上任后,一直在朝着这个梦想努力。他把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当成自己份内之责,并进行了积极努力。
楼子沟村是个丘陵村,地势高低不平,不少村民居住在沟沟坎坎里,出行甚是不便,他们向往城里人住楼房的生活和环境。针对这部分村民的需求,2009年开始,李红涛和班子成员着手筹建恒丰园小区。李红涛说:“这个小区涉及的坟墓六十多座,需要一家一家做工作。有的一个坟墓,涉及家族几十口人……其难度可想而知。咱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伙儿,最终大家还是能够理解的。”这个小区前后仅用一年时间,两栋搂72户全部入住。村里原来只有东西一条路,高低起伏,遇到雨雪天,根本无法出行,直接制约了楼子沟村的发展。2009年,打通多年未开通的镇东路,成为楼子沟村通往外面世界的纽带和桥梁,为楼子沟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致于不少村民说镇东路是“工业路”。
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条路并不能满足楼子沟村的需要。怎么办?还得修路。为了方便村民,为了给村里节约资金,李红涛想到了外援——中铝小关矿。该矿的地盘在楼子沟村,与楼子沟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开的关系。李红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找中铝小关矿的领导,第一次,不行;第二次,还不行;请吃饭,也不行……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他的诚信和耐心终于打动了中铝小关矿的领导,他们答应在该矿的专用铁路线下打个涵洞,直接打通310到楼子沟村的路。这条“龙泉路”全长不到两公里,大大缩短了楼子沟与外边的距离。李红涛感慨地说:“为了这条路,只差没跪下给人家磕头。”
尽管艰难,最终还是尝到了甜头,李红涛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为了群众放心饮水,对接中铝小关矿谋求项目合作发展,实施全域安全饮水管道铺设工程,并引进新中煤矿水源,全村群众用上了新中水厂的安全饮用水。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争取到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先后开展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讲堂一期、工业文化园、公共卫生间、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实施了外立面改造工程,完成外立面改造67户;实施古建筑保护工程,由乡建大师李开良带领团队实施四组古民居修缮工程,完成古民居修缮7处,拟引进文旅产业项目;实施改水改厕,三线入地、天然气户户通等项目建设。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李红涛率先出资5000元,并动员辖区其他10家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捐助“七改一增”扶贫资金5.7万元,为贫困户改厨、改院、改厕、改门窗、改电、改水、改地坪,又增加了必要的生活物品;并在2020年全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活动中,为11户贫困户实施水冲式无害化厕所改造,彻底改善了贫困户的家庭居住环境。在美化居民环境中,每家补助3万元。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副支书张全周说:“李书记的家在路边,按道理应该带头创建,但他是领导,有自己的企业,担心村民说三道四,至今未改造。村班子成员张燕燕、张海军也想自己花钱整得‘高、大、上’一些,都让李书记给挡住了。李书记说,干部带头,有的事不能带头!”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李红涛组建村传统文化盘古队伍,并多次代表镇参加市新春文艺调演活动;每年举行文体活动十余场,邀请戏曲团为百姓唱大戏等。
王安石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李红涛的成功,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外人难以品味的。我在采访时得知,自担任村干部以来,李红涛自己的两个企业已经放手,全部交给亲友打理;1972年出生的他,为了事业,为了楼子沟的父老乡亲,2018年才结婚,如今儿子才一岁多。当我走进他简陋的办公室,看到简易的木质沙发一端放着一个已经枕变形的棉大衣,我在猜想,他在这里度过多少不眠之夜?他在这里为了楼子沟村的发展做了多少个决策?当我随他坐车进村参观时,路遇一个老大娘去村里做核酸,他停车搀扶老大娘上车,到了地方后又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大娘下车,他还关照老大娘:“做了核酸,让那些红马甲送你回去。”说实话,简简单单一个场景,很随意很家常的一个动作,让我感慨万千、心生敬意,以至于采访结束,我给他微信留言:如您不嫌,我愿意结您为一辈子的朋友!
“这一方水土养育我长大,家乡父老关爱我成长,党给了我一切,推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是党赋予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将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这是退伍老兵李红涛的铮铮誓言,也是这名坚守基层一线续写军人本色的“兵支书”的责任和担当。
在李红涛的带领下,楼子沟村已经成为“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园林村”、“郑州市林业生态村”等。小关镇党委书记许火炎欣慰地说:“楼子沟村的面貌日新月异,仿佛什么都在变,农民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这一切都源于楼子沟村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的,有李红涛这样的带头人,楼子沟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当雄鹰在天空展翅飞翔时,它告诉人们,勇气、胆识、眼光和行动,是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李红涛的带动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楼子沟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简介:
侯发山,郑州市作协副主席,巩义市作协主席,出版书籍25部,发表作品上千篇,有7部作品被搬上荧幕,有140多篇入选中学生各类语文试卷,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