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以光为炬照杏坛
作者 黄芳
西江月·师者追光
几尺讲台逐梦,一支粉笔书春。
答疑解惑意情纯,笑对莘莘眼神。
往昔豪情满志,如今岁月留痕。
心灯长照启迷津,身化微光成韵 。
______题记
当晨光穿透教室的玻璃,在翻开的课本上跳跃成金色诗行时, 我总会想起二十八年前的那个秋晨,在桃源师范鎏金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前驻足的那个青涩身影,尚不知这八个字将如何照亮整个教育人生。
向光引航
初执教鞭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箴言如启明星悬在心头。目睹山区教师背学生涉水的报道,亲见张桂梅校长在晨雾中点亮第一盏灯,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永不褪色的教育剪影,让我懂得真正的师德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烛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对教育的无私奉献,让我心生向往。
这种师德师风的光,是关爱学生的温暖,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学校里,我也看到了身边许多优秀教师,他们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好坏,都给予尊重和希望,那是一种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力量,让我渴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个能给学生带来希望与温暖的人。
逐光共绽
教育之路是永不停歇的追光之旅。我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我都会深入研究,将知识与道理如春风细雨浸润到孩子们心田。即使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也不再是当初的简单粗暴,而是始终秉持耐心引导的态度。记得开学第三周作文批改时,我班的汤毅学生的作文《我的家》存在很多语法错误和逻辑不清晰的问题,简直无从修改。想到这孩子的家庭特殊情况,我没有简单地在作文上批注错误,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与他面对面交流。我先从他的作文立意入手,肯定他想要表达的积极情感,然后逐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他提供一些修改的思路。经过几次这样的交流,他最终完稿的这篇《我的港湾》还被学校广播站播报,那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是技巧,更是被唤醒的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授历史故事《将相和》时,我让教室化作历史剧场:书简为卷轴,课桌作城池。起初局促的孩子们渐渐挺直脊梁,廉颇的铠甲似乎真的在日光下闪烁。"负荆请罪"环节,当小杰深深鞠躬的刹那,我听见有学生轻声说:"原来宽容比宝剑更有力量。"这种浸润式的领悟,远比说教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熠光成炬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作为班主任,我就是他们身边的一束光。记得刚接手现在这个班时,班上的朱晋材同学在古诗词背诵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总是背了上句忘了下句。我了解到他只是死记硬背。于是,我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计划。我先给他讲解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的主题思想,然后再教他一些背诵的技巧,如按照诗歌的意境和结构进行分段背诵。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逐渐克服了困难,对古诗词的学习也有了较浓的兴趣。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深知为人师表的重要性,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诚实守信,承诺学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兑现。有一次,我为了激励学生保证课堂学习效果,承诺他们如果本周课堂表现良好,就组织一次诗词朗诵会。尽管那周,我自己的工作特别忙,但我还是抽出时间精心准备了这个活动。就这样,让学生们在一件件小事中明理懂事,学会做人。
此时,坐在师德讲堂,望着年轻教师们眼里的星光,我忽然明白教育本就是光的传递:前辈们将火种交付我们掌心,而我们终将成为新的光源,就像教室窗外那株百年银杏,春日抽新芽,秋日散金叶,年轮里镌刻的,永远是向上生长的姿态。
责编:卢开基 审核: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