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人尽其才,业尽其志”——浅评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形式”
中国早报湖南讯(通讯员张子川) 一年转眼间过了一半,6、7月间,高考、出成绩、填志愿,这一系列,无数学子正经历着的、又曾经是另外一批批学子们经历过的人生大事,牵动着我们的心。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夏天所积攒的一切努力,在若干年后将转化为力量,面对一个重要话题——就业。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一幕在每一年的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包括笔者在内,诸多同龄人通过高考平台进入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后进入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加之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投入就业市场中,我国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命运的选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22年毕业季来临,1076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象牙塔”,“考研大军”、“灵活就业”、“内卷加剧”等关键词涌现,更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如此“风云变幻”。
站在宏大叙事角度,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们,仅仅是统计报告上的数字,是国家需要合理分配的“人力资源”;站在个人视角,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成长在红旗下,与祖辈相比,他们在物质上更充裕,同时就业观又有很大不同。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大致分为“好”(hǎo)与“好”(hào)。
就业从“好”(hǎo):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对于一份工作的“好”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好的收入待遇、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高校毕业生逐级实现自身需求是至关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这从每年最热门、最高薪的行业所吸引着最顶尖高校的毕业生的情况来看,收入待遇是“好”工作的特征之一,决定着个人及其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近年来,收入待遇非顶尖、但胜在稳定的体制内,也吸引了众多顶尖、非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们,可见,稳定的工作也是高校毕业生衡量“好”工作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一份工作能否维持事业、感情、家庭之间的平衡,也是“好”的标准之一,在此不做赘述。
就业从“好”(hào):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个人的喜好十分关键,这是一个信息流通广泛、兴趣爱好多元化的时代,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培养起了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能选择他/她所喜欢的工作,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本人将获得良好情绪体验,更愿意在工作中投入,进而获得更多正向反馈。对喜好的偏好,甚至能让高校毕业生容忍一部分工作的短板,如薪资待遇、通勤、环境等。笔者在学生时代,也曾与同学们讨论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有可能投入其中,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计较太多回报,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那么应当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的这股“就业洪流”呢?笔者认为,可从高考志愿填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借鉴已有高校和用人单位促进就业的先进做法,以及高校毕业生个人应所持就业观,这四大方面来分析。
从高考志愿填报方面,赶在高校生入学之前来“未雨绸缪”,这是从源头和根本来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考志愿对应的不同专业,预示着将来的就业大方向。让高考志愿填报,更合理地服务于若干年后的就业需求,是准高校学子、家庭、学校、社会应关注的问题。首先,志愿填报应考虑准高校学子的个人情况,是否感兴趣?是否在这方面的资质、悟性更强?家庭情况如何?是否在本行业内已有积累?家庭条件是否支持学子深造?在做好充分调研,征询有关建议后,慎重作出选择;其次,高校在宣传其有关专业,供学子填志愿之时,应当实事求是,真实有效的提供专业相关数据,对将来的就业情况保持定期的调研、分析,为高校学子负责;最后,笔者认为:高考志愿的填写,对于刚经历高考、并未踏入社会的学子来说,很多是抽象的,存在于想象中的,而在高校学习期间,更应时刻关注自身将来就业情况,对本专业的了解及预期,随着学习和阅历的加深会更加得心应手。众所周知,除却某些专业性很强、门槛很高的学科(譬如临床医学),很多工作并不限制其他专业毕业生,高校就读期间的学子可以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关注并深耕其他有关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考取有关专业研究生来更换当年的“高考志愿”,也可以依靠积累的一技之长,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国家一直是不遗余力且“因地制宜,因事而设”的。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国家曾多次要求国企、央企设立对应届生的就业指标,保障刚出“象牙塔”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各地公务员、编制考试中,针对应届毕业生设置的岗位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国家加大了选调生的投入力度,鼓励各大高校学子前往基层就业,这种“基层就业导向”,将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体系,对促进就业裨益极大,更对于强化党的基层治理体系有积极影响;最后,从各大中城市的落户条件中,“学历”一栏可谓重要条件——保障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们能顺利入户口,无疑给了高校毕业生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学有所盼,学有所用,能达到“人尽其才,业尽其志”,无后顾之忧。
对于具有“象牙塔”之称的高校,以及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们,也采取了积极促进就业的先进做法,概括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相当数量的高校在课程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由有关专业的老师对还未走出校园的学子们传授有关就业方面的经验,让学子们提前熟悉就业形式,同时展开“校企合作”,鼓励在校生进入有关企业见习、实习,进行有关实践和调研,充分给予高校学子们了解相关专业就业形式的机会;其次,众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暑期下乡”、“支教”等实践活动,这也是一种“基层就业导向”在高校中的延伸,高校学子在实践活动中能走出“象牙塔”,深刻了解基层社会的情况,为将来的就业观注入了一份“基层就业导向观念”,这与国家鼓励高校学子前往基层就业的政策不谋而合;最后,用人单位的有关做法也值得借鉴,笔者曾了解过某集团高管当年的毕业工作史:他大学期间家庭贫困,某集团在高校设立助学金(类似免息贷款,毕业后需偿还或进入该集团工作),依靠助学金,他顺利毕业,并进入该集团工作至今成长为集团高管。笔者认为用人单位此举既帮助了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也帮助其就业,一举多得,可供参考。
那么,作为高校毕业生个人,应树立哪些就业观念呢?
“眼高手低防断肠,脚踏实地放眼量”: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业观,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人数“井喷”的今天,除却极少数顶级学府,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不复当年“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在许多行业的就业市场,基本上属于用人单位一方的“买方市场”,这是严酷的现实。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形势时,应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方面考虑就业渠道,相比于关注眼前的收入待遇、工作强度,更应考虑工作的长期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是终身的,需要长期坚持”,选择一份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工作,更甚于关注眼下的收入,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充电”、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在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跳跃式的进步,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才能谋得更高的议价权。
“广阔基层天地宽,田间地头展抱负”:将基层视为就业选项之一,投身基层建设中。中国是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尽管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但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地级市、县城,乃至乡镇农村,高校毕业生的家乡也大多来自于此。在固有印象中,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地点为“北上广深”以及各省省会城市、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在此,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基层——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考取了县乡一级的选调生、公务员。笔者的高中同学刘同学是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2021届湖南省直选调生,从北大未名湖畔,来到某偏远乡镇工作。高学历的人才投身基层,不仅对自身成长颇为有利,更有助于强化国家的基层治理,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斜杠青年爱好多,爱好特长出路多”:将主业之外的爱好视为拓展就业的渠道之一。近日,人民网一则新闻《真文武双全,长沙拳击冠军高考考了638分》引发关注,这位冠军名叫彭湖,是湖南师大附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他,热爱拳击运动,哪怕是学习最紧张的高三,他也坚持训练,这个“冠军”头衔还是在高考前一个月收入囊中。他在采访中提到“强大的执行力”、“良好的规划”,并谈道:“我想去北京上大学,同时参加职业拳击赛事”。这位文武兼修的后生给高校毕业生们带来了深刻启发: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愿意投入其中将其打磨为“特长”,面对就业压力,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选择面更加广阔,这不妨为一种新的就业思路。
就业是国之根本、民之生计,作为就业主力大军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更是处于风口浪尖。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应“多管齐下”,让就业形式“因地制宜,因事而设”,让每一位就业者能“人尽其才,业尽其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