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法律之光照亮人性暗角——《无所畏惧》中的正义祛魅与良知觉醒

编辑:贺文生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张卫春

 

图片01.jpg

       在当代影视作品普遍追求流量与娱乐性的背景下,《无所畏惧》的出现犹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这部以律师行业为切口的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连续两季引发观众热烈反响,不仅在于其紧凑的剧情与精湛的表演,更因为它直指当下社会的痛点——在利益与权力交织的复杂网络中,法律如何成为照亮人性暗角的明灯,正义如何穿透层层伪装现出真身。剧中那些被"扒掉遮羞底裤"的反派角色,恰如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让观众在获得“清除妖魔”的快感之余,更引发对法治精神与职业伦理的深层思考。

图片02.jpg

      《无所畏惧》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律师形象,他们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法律人光谱。女主角罗英子、邱华、夏舒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成长轨迹,呈现了法律人专业能力与道德勇气同步提升的过程。梅大梁被算计后潜心研究,脱污自洁,陈硕长袖善舞以独到的手法游刃于形形色色面孔丛中犹能独木柱厦。他们面对权势时的无畏、遭遇威胁时的坚定、发现真相时的执着,共同勾勒出一个理想法律人的画像。而剧中老律师方丽虹的形象则更为复杂丰满,她既有为弱势群体据理力争的职业坚守,又深谙行业潜规则的生存智慧,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打破了法律题材剧中人物非黑即白的简单二分法。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剧中那些“伪君子”律师——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唯利是图的所谓业界精英韩之通、许卓等,他们的存在恰恰构成了对法律职业异化现象的尖锐批判。当这些“业界楷模”的虚伪面具被一层层剥下时,观众获得的不仅是戏剧性的快感,更是对法律职业本质的重新认识。

图片03.jpg

       剧中通过一系列案件展现的“正义祛魅”过程,构成了最具思想冲击力的叙事核心。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中,观众目睹了资本如何操纵法律、媒体甚至学术机构编织谎言网络;“富二代性侵案”则揭露了特权阶层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扭曲司法程序;而贯穿两季的“律所权力斗争”线索,更是将法律行业内部的利益角逐赤裸呈现。这些情节之所以让观众感到“如同观看孙悟空清除妖魔鬼怪一样痛快淋漓”,正是因为它们完成了对社会假象的“祛魅”——剥去权力与金钱为不义行为披上的合法外衣,让丑陋的真相无所遁形。剧中对司法程序的专业呈现并未削弱这种批判力度,反而因细节的真实增强了说服力。当观众看到正义最终通过法律程序而非个人英雄主义得以实现时,法治信仰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

图片04.jpg

      《无所畏惧》的深层魅力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对立,呈现出良知觉醒的复杂过程。剧中没有绝对完美的圣人,也没有毫无人性的恶魔,每个角色都在特定环境中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年轻律师邱华从明哲保身到勇于担当的转变,资深律师韩之通在利益与良知间的摇摆挣扎,甚至某些反派角色在最后时刻的人性闪现,都让这部剧具有了难得的道德深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剧中“反派也有律师”的情节设置——即使是最令人不齿的犯罪嫌疑人,依然享有法律赋予的辩护权利。这种对程序正义的坚守,使得《无所畏惧》避免了沦为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成为对法律精神的深刻诠释。当观众为正义的胜利欢呼时,他们实际上也在接受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正义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专业;良知不仅需要热血,更需要理性。

图片05.jpg

       从社会文化视角看,《无所畏惧》的热播反映了当代中国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求。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面对权势的不公往往无力反抗,而电视剧恰好提供了情感宣泄与心理补偿的渠道。剧中律师们一次次在看似无望的案件中逆袭成功,恰是观众内心期待的投射。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没有停留在满足观众报复快感的层面,而是通过展现司法系统的自我纠错能力与法律职业的崇高理想,增强了公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当剧中主角说“法律不会让好人蒙冤,也不会让坏人逍遥”时,尽管与现实存在差距,但这种艺术表达本身就在参与构建社会的法治想象。制作团队积极回应观众反馈推出第二季并获得持续好评,也证明了严肃法治题材同样可以赢得市场认可,这对改善影视行业生态具有启示意义。

图片06.jpg

      《无所畏惧》对法律题材剧的突破值得业内深思。与传统律政剧相比,它既避免了将律师神化为正义使者的俗套,也跳出了纯粹展现法庭辩论技巧的窠臼,而是将法律实践置于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剧中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反转”,往往不是依靠主角光环,而是源于对证据的细致挖掘与法律条款的精准运用。这种专业主义的创作态度,使得剧集的批判力度不仅没有削弱法律的权威,反而通过揭露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此外,剧中女性律师群体的突出表现也打破了法律行业剧的性别刻板印象,她们以专业能力而非外貌或情感故事赢得尊重,这种女性叙事对促进性别平等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07.jpg

      《无所畏惧》的成功启示我们,优秀的法治题材作品应当既是社会的手术刀,也是法治的播种机。当观众为剧中反派“现出原形”而畅快淋漓时,他们也在无形中接受着法律信仰的熏陶;当制作方认真对待观众反馈精心打磨第二季时,他们实际上也在践行着文化产品的责任伦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它们不回避现实的阴暗面,但始终指向光明的可能性;它们提供观剧的快感,但不停留于肤浅的娱乐;它们展现法律的威严,但不忘人性的温度。正如剧中一位老律师的台词:“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无数人用热血守护的文明底线。”《无所畏惧》的价值,正在于它让观众相信,这条底线终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固。

微信图片_20250418102315.jpg

(本文系张卫春借助DS协助完成)

执行总编辑   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