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黎评|“粒两优8022”:续写超稻传奇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近日,一则消息令人振奋: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粒两优8022”育秧完毕,1500盘饱含希望的秧苗,从3月21日孕育开始,如今正被移栽至100亩水田,向着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奋力进发。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农事活动,更是对袁隆平先生“禾下乘凉梦”的深情续写,承载着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微信图片_20250425085559.jpg(图片源于网络)

 

“粒两优8022”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接续奋斗的心血。它诞生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凝聚着袁隆平创新团队多年的智慧结晶。2023年,“粒两优8022”在四川省德昌县的百亩示范片大放异彩,平均亩产高达1251.5公斤,一举刷新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产量世界纪录,这一成绩,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超级稻的实力。
 

在蒙自市草坝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优越的气候与水利条件为“粒两优8022”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示范基地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在科研人员和农技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公斤,2023年更是创下云南省大面积粮食单产纪录。多年来,他们不断创新栽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浅水移栽、精准施肥等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当地杂交稻亩产从750公斤跃升至1000公斤以上,为“粒两优8022”的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粒两优8022”的移栽,采用工厂机械化育秧、机械化移栽与人工精确定量栽培相结合的新模式,从源头上把控秧苗质量与数量,为后续的生长、收获筑牢根基。在移栽现场,村民们与农技人员紧密配合,将一盘盘秧苗有序插入水田,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待。
 
     袁隆平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追求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粒两优8022”的种植,正是新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对这种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他们以田为纸、以苗为笔,在大地上书写着粮食增产的新篇章,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与力量。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粒两优8022”能顺利达成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甚至创造更优异的成绩,让超级杂交水稻的旗帜在全球粮食领域高高飘扬,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让每一个人都能免受饥饿之苦 。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