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黎评|百年故宫:从帝王禁苑到文明灯塔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当晨光掠过太和殿的琉璃瓦,605岁的紫禁城正迎来作为博物院的百年华诞。这百年虽仅占故宫历史的六分之一,却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沧桑巨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最生动的文化注脚。
 
     1925年10月10日,乾清门前的开幕典礼划破了帝王宫苑的千年沉寂。"数千年宫殿尊严,今则略破悭囊即可昂首阔步其间",彼时报纸的记述,定格了皇家禁地向民众开放的历史性瞬间。从"朕的天下"到"人民的博物院",故宫的转身本质上是一场文化权利的革命——195万件(套)清宫旧藏从君主私产变为民族共有财富,红墙之内的文明密码从此向全民解锁,这正是中国社会从帝制走向共和的文化缩影。

微信图片_20251011143540_405_1362.jpg(图片源于网络)

 
     百年历程中,守护文脉始终是故宫人的核心使命。抗战烽火中,近两万箱文物踏上数万里南迁之路,在轰炸与颠沛中创造了"人在文物在"的护宝奇迹,十面石鼓历经车祸与火灾仍完好留存的传奇,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从建国初期的古建大修到新时代的"文物医院",从传统技艺修复到3D打印技术助力,故宫人用五代人的坚守,让《五牛图》等稀世珍品重焕光彩,更构建起科技与人文并重的保护体系,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东方智慧。
 
    今日故宫早已超越博物馆的物理边界。从"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精细化管理到覆盖线上线下的公益课堂,从数字故宫的全景呈现到边疆地区的文化巡讲,这座文化地标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践行"服务人民"的初心。2024年超1760万人次的参观数据背后,是民众文化自信的觉醒,更是故宫从文化遗产保护者到文明传播者的角色升华。
 
     百年故宫的发展史,是中国博物馆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华文化从濒危存续到自信传承的见证。站在新的百年起点,这座矗立在中轴线顶端的文化殿堂,已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明桥梁,继续照亮民族复兴的文化征程。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